早在冰柜發(fā)明前,古人已開始享用“冰激凌”。遠在2000多年前的周代,人們就在隆冬季節(jié)采冰塊儲藏于冰庫中,便于盛夏時節(jié)食用,《詩經(jīng)》中就有類似記錄:“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之凌陰。”這里的凌陰,即藏冰之冰窖。西周成王時期,朝廷專設(shè)掌管冰的機構(gòu),古人稱冰為“凌”,專門掌管藏冰和供冰事務(wù)的官員被叫作“凌人”。
到了唐代,冷飲、冷食發(fā)展迅速,花色日趨繁多。在唐代長安街頭,更有做冰買賣的商人。有記載說:“長安冰雪,至夏日則價等金璧。”《杜陽雜編》一書專門介紹了冷飲制作法。
在五代十國時期編纂的《花間集》中,有不少記載唐代夏季冷飲的詩歌,其中一首寫道:“暖金盤里點酥山,擬望君王仔細看。更向眉中分曉黛,巖邊染出碧瑯玕?!笨坍嬃艘晃恢谱鳌八稚健钡撵`巧的宮女形象。詩中的“酥山”,被后人認為是今日冰激凌的雛形。根據(jù)文獻記載,酥山最底層應(yīng)該是冰,上面覆蓋著奶油、酥油,還要插上花朵、彩樹等裝飾品。
到了宋代,由于藏冰制冰技術(shù)的普及,民間的冰雪買賣也很活躍。據(jù)《東京夢華錄》載,當時京城開封的一些冷飲,通常是在其中加冰,種類繁多,有砂糖綠豆、漉梨漿、木瓜汁、鹵梅水、紅茶水、姜蜜水、苦水(一種加冰的茶)、香蕈飲、紫蘇飲、荔枝膏水、白醪涼水、梅花酒、金橘雪泡等等。當時人們還發(fā)現(xiàn),嚼冰塊是醒酒、解酒的好辦法。如朱敦儒《春曉曲》有“玉人酒渴嚼春冰”之句。
據(jù)史料記載,一次,宋徽宗因為“食冰太過”鬧肚子,經(jīng)御醫(yī)多方治療無效,于是將民間名醫(yī)楊介召入宮內(nèi)。楊介遂用大理中丸為方,以冰煎煮,徽宗服后,病即豁然而愈。其實,將冰用于醫(yī)療,始于唐代名醫(yī)孫思邈,他在《千金方》中云:“以冰凌頻熨”而“滅瘢痕”,其效為“良”。明代名醫(yī)李時珍,則用“夏冰”治療“傷寒陰毒,熱盛昏迷者”,開創(chuàng)了冰敷降溫的先河。
到了元代,冷飲的發(fā)展又邁上了新臺階。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他們酷愛喝牛奶,但是元大都(今北京)的夏天炎熱,牛奶保存有難度。元世祖忽必烈想到一個辦法,就是將牛奶放在冰塊中保鮮,意想不到的是此牛奶味道反而更佳,當時被稱為“奶冰”。忽必烈又嘗試加入蜜糖、果醬等,結(jié)果制成了看起來就像冰雪狀的奶制品。這樣,凝成的冰像沙泥一樣,加上濃香的奶味,既好吃又解暑。
13世紀時,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元大都游覽,見到了許多令他驚嘆的奇跡,他在《東方見聞錄》一書中記載了冰激凌:“東方的黃金國里,居民們喜歡吃奶冰?!庇捎隈R可·波羅深受忽必烈賞識,于是便破例將冰酪的配料制作技術(shù)等傳授給他。馬可·波羅回國后,將原始的手工操作加以改進,連同其制作工藝等一起寫進了《東方見聞錄》中。
(摘自《解放日報》 劉永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