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要】目的:分析濟南市濟陽區(qū)2017至2019年AEFIIMS數(shù)據。方法:通過AEFIIMS收集濟陽區(qū)2017至2019年所有個案數(shù)據進行整理和分析。結果:一般反應97.89%(278例),異常反應2.11%(6例),男女性別比為1.63∶1,48.h及時報告率為97.89%(278例);AEFI病例主要集中在5~8月份62.32%(177例);<2歲兒童74.30%(211例),<1歲兒童39.44%(112例)。報告的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Adverse.Events.Following.Immunization,AEFI)中,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占96.48%(274例),95.07%(270例)發(fā)生在接種后≤1.d。結論:2018年AEFI.報告異常性增高可能與長春長生疫苗事件有關。
【關鍵詞】疫苗;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
【中圖分類號】R1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14-0198-02
免疫是最有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衛(wèi)生干預手段。但是2018年發(fā)生了長春長生疫苗事件,引起了全民擔憂及社會恐慌,疫苗接種也受到公眾和社會人群的廣泛關注,疫苗接種后接種者身體如果出現(xiàn)疑似接種后較為異常的反應,易導致監(jiān)護人或接種者出現(xiàn)擔憂的心理,而多數(shù)人群可能因為擔心接種疫苗后所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導致自己受到傷害,進而導致其對疫苗的接種抱有遲疑心里,甚至可能直接拒絕疫苗接種[1]。開展疑似預防接種反應(AEFI)監(jiān)測能夠增強公眾對疫苗的信心,保障疫苗的高接種率。
1?材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所有資料均來源于《中國免疫規(guī)劃信息管理系統(tǒng)》。
1.2.方法.
1.2.1. AEFI分類.
按照《中國免疫規(guī)劃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中的相關分類進行劃分,AEFI按照發(fā)生的原因分為一般反應、異常反應、疫苗質量事故、接種事故、偶合癥、心因性反應、待定7種類型。
1.3.統(tǒng)計學方法.
將AEFI數(shù)據錄入到SPSS 17.0軟件,分析AEFI的分布特征,并對數(shù)據進行頻數(shù)統(tǒng)計、Fisher χ2檢驗。當P<0.05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基本情況.
濟陽區(qū)2017至2019年共報告AEFI284例,全區(qū)所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均有數(shù)據報告,年均報告發(fā)生率為47.00/10萬劑次,2018年異常反應報告發(fā)生率要高于2017年、2019年,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21,P<0.01)。AEFI中男性175例,女性107例,男女比例為1.64∶1。AEFI分類一般反應278例、占97.89%,異常反應報告5例、占1.76%,待定的有1例、占0.35%,未出現(xiàn)疫苗質量、疫苗接種等不良事件發(fā)生。
2.2. AEFI時間分布.
每月均有AEFI報告,2017年、2019年每月病例報告數(shù)據波動不大,主要集中在5~6月份(52例,占35.86%),2018年 AEFI報告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份(70例,占50.36%)。見圖1。
2.3.年齡分布.
284例AEFI主要以<2歲的兒童為主,共211例,占74.30%;<1歲的兒童112例,占39.44%,其中以6、8、9、10月齡兒童為主,共占< 1歲組病例數(shù)的69.64%;1~2歲的兒童99例,占34.86%。
2.4. AEFI的疫苗分布..
于284例AEFI中,包括百日咳、破傷風、白喉等成分的疫苗157例,占55.28%;A群流腦疫苗30例,占10.56%;乙腦疫苗(減毒)17例,占5.99%;麻風疫苗16例,占5.63%;麻腮風疫苗14例,占4.93%;乙肝疫苗(漢遜酵母)11例,占3.87%。其他疫苗所占比例均<30%。Ⅰ類疫苗報告274例,報告發(fā)生率為54.27/10萬劑次;Ⅱ類疫苗報告10例,報告發(fā)生率為10.07/10萬劑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4.50,P<0.01)。
2.5.時間間隔和不良反應臨床診斷..
在284例AEFI中,疫苗接種后大于等于1天發(fā)生的占95.07%(270例);發(fā)生后大于等于1天進行就診的占76.76%(218例);就診后大于等于1天進行報告的占96.48%(274例)。需要調查的6例AEFI中,報告后大于等于1天進行調查的占100%(6例)。見表1。
3?討論
濟陽區(qū)2017至2019年10個街道(鄉(xiāng)鎮(zhèn))均有AEFI病例報告,其中濟陽街道報告41例,占14.44%、曲堤鎮(zhèn)39例,占13.73%比其他8個街道(鄉(xiāng)鎮(zhèn))略高,可能與這兩個地區(qū)人口多,接種數(shù)量大有關;濟北街道三年共報告11例AEFI,占3.87%,可能與其所在地區(qū)流動人口較多,數(shù)據不能及時統(tǒng)計,且為新開診的門診有關。濟陽區(qū)AEFI報告發(fā)生率(47.00/10萬劑次)高于2016年的全國水平(39.01/10萬劑次)[2-3],提示濟陽區(qū)AEFI監(jiān)測的敏感性尚可,其中2018年AEFI報告率為69.14/10萬劑次,明顯高于2017年(25.72/10萬劑次)和2019年(47.09/10萬劑次),應該與公眾高度關注的長春長生不合格疫苗案件有關,從而導致階段性報告AEFI增多。男性AEFI報告數(shù)量明顯多于女性,男女性別比為1.63∶1,與山東省2011年報道的結果相似[4-5]。在AEFI年齡分布中,發(fā)生AEFI病例的主要以<2歲的兒童為主,同時占報告數(shù)量的74.30%,大多數(shù)免疫規(guī)劃疫苗是在兩歲前接種,并且2歲以內年齡組的嬰幼兒接種劑次的時間間隔較近,存在同時接種兩種或多種疫苗的情況,另外,小年齡組報告例數(shù)較多,也與該年齡組兒童機體免疫功能不夠完善,易發(fā)生偶合反應有關[6-7]。在發(fā)生季節(jié)上, 2017年與2019年AEFI報告數(shù)據高峰集中在5~6月,而2018年8月出現(xiàn)顯著超越同期水平的高峰現(xiàn)象,這與長春長生疫苗事件發(fā)生時間吻合,提示異常性的增高應該與長春長生疫苗事件引發(fā)公眾對疫苗安全性的關注增高有關,從而導致AEFI階段性報告增高。統(tǒng)計結果顯示,Ⅰ類疫苗AEFI報告發(fā)生率高于Ⅱ類疫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4.50,P<0.01),這與湖北荊州市的報道不一致[8],可能與一類疫苗接種數(shù)量大,且接種人群主要集中在<2歲的兒童,其中一類疫苗百白破在2018年的長春長生疫苗事件有涉及。
2017至2019年濟陽區(qū)報告的AEFI病例涉及共20種疫苗,涉及Ⅰ類疫苗15種共報告274例(96.48%),報告發(fā)生率為54.27/10萬劑次;其中百白破疫苗157例(55.28%),在Ⅰ類疫苗中所占比例最高,應該與長春長生疫苗事件有關,也可能與百白破疫苗接種次數(shù)多有關[9-10]。
2017至2019年濟陽區(qū)報告的AEFI病例中,發(fā)生在接種疫苗后1天內的占95.07(270例),就診后1天內就報告的占96.48%(274例),可能與家長比較關注,接種單位工作人員宣傳到位、報告比較及時有關,提示濟陽區(qū)異常反應監(jiān)測工作尚可。
通過上述分析的結果顯示,AEFI監(jiān)測系統(tǒng)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對日后濟陽區(qū)AEFI工作有以下提示,AEFI主要發(fā)生在<2歲兒童,應加強該年齡段兒童接種疫苗前的查體及接種疫苗后的監(jiān)測工作,告知家長在接種疫苗前注意兒童的身體健康情況,接種種疫苗后提醒家長注意觀察,消除有可能會產生的誤解,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AEFI報告病例多數(shù)來源于被動監(jiān)測,可能會低估一般反應的實際發(fā)生概率,建議增加數(shù)據收集渠道,常態(tài)化進行電話隨訪、問卷調查和網絡咨詢等工作,來提高AEFI 監(jiān)測的敏感性和準確性;加強AEFI調查診斷培訓工作,引導公眾科學看待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 Kim MK,Lee YK,Kim TE,et al.Surveillance and compensation claims for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from 2011 to 2016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J].Clin Exp Vaccine Res,2017,6(2):146-155.
[2] 許滌沙,李克莉,武文娣,等.中國2016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數(shù)據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8,24(3):299-322.
[3] 張英潔,張偉燕,宋立志,等.山東省2011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3,1(1):57-61.
[4] 陳敏,梁亞瓊,徐鷺,等.2013-2016年南京市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7,44(23):4284-4288.
[5] 宋開發(fā),王運超,黃繼貴,湖北省荊州市2012-2016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74(23):458-462.
[6] 李永成,曲江文,梁苗,等.2011-2013年天津市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5,42(10):1860-1863.
[7] Furuya-Kanamori L,Dutton P,Leeb A,et al.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With Combined vs Concurrent Monovalent Hepatitis A and Typhoid Vaccines in Children.[J].Journal of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2021,10(2):192-195.
[8] ?igdem-Simsek A,Arabulan E,Tavuk?u N,et al.Evaluat?on of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reported during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s (Between 2017-2019 in Ankara Province) [J]. 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2021,17(7):2145-2148.
[9] Gold MS,Lincoln G,Cashmam P,et al. Efficacy of m-Health for the detection of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 The stimulated telephone assisted rapid safety surveillance (STARSS) randomised control trial[J].Vaccine,2021,39(2):332-342.
[10] Dpa A,Mas A,Hsi A,et al.Surveillance for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after 2015–2016 and 2016–2017 influenza vaccination of Medicare beneficiaries[J].Vaccine,2019,37(43):6543-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