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草露,
小鳥食珠鳴唱。
吟的彩虹畫美弧線,
端午的翠屏山紅綠艷裝。
虹嬌高爽,
風狹野花亂香。
坡落溝起順其飄忽,
輕輕襲來撫弄我的臉上。
樹蔭疊翠,
喊山果農正忙。
古時何情寄翠屏山?
今日紅樹櫻桃數(shù)落鮮嘗。
小溪清幽,
沂河源泉流淌。
櫻桃好吃蘋果美顏,
金沙果樹根盤富硒寶藏。
深林紅房,
佳日主娘有妝。
圓盤滿是粽子雞蛋,
如意糯米圍桲欏綠葉裳,
桲欏葉粽,
腰環(huán)桑皮帶裝。
雙葉玉塑三角圓塔,
顯得竹包桑裹見素平常。
童時記憶,
桲欏樹長西崗。
歲歲女兒攀枝高采,
幾十年后桲欏葉粽漸忘。
端陽暢懷,
桲欏葉粽福祥。
許愿年年和俗重午,
美食香粽續(xù)圓兒時夢想。
注釋:女兒、端陽和重午,都是端午節(jié)的異名美稱。
(庚子年端午節(jié)于沂源縣翠屏山)
作者簡介:劉鳳君,系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榮譽院士。
(責任編輯 肖英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