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育人理念深入人心,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應從育人理念角度入手,做好情感教育工作,讓學生在情感的推動下獲得更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簡要闡述了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研究
為更好地開展初中語文情教育,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和方法,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采用更加豐富的情感教育手段,并將情感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令自身情感獲得良好的培養(yǎng),以此為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和方法
教師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是絕對主體,所采用的方式多為灌輸式教學法,出發(fā)點基本是為了提升成績,導致學生主體受到嚴重忽視,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但由于缺少情感融入,以至于學生不能通過語文學習獲得更多情感體驗,限制了語文綜合水平的提升。因此,若想有效開展情感教育,首先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方法,要將自身看成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并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保持良好溝通,以此將以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深厚情感傳遞給學生。在此基礎上應改變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手段,應通過的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真正引入語文殿堂,并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靈活調整,以此不斷提升情感教育效果。以《回憶我的母親》為例,應讓學生主動體會文中對目前的思念之情,并勇敢將感受表達出來,同時結合現實生活進行深入理解,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掌握這篇課文,并通過朱德在文中融入的深厚情感完成對自身的情感教育。
二、采用多種情感教育手段
這一點指的就是利用多種方式開展語文教學,并將情感融入語文教學中當中,以此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這一點可利用信息技術來完成,近年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越發(fā)廣發(fā),初中語文教師完全可以將其作為豐富情感教育的工具,利用信息技術微課、多媒體等不同的形式有效開展情感教育。以《木蘭詩》為例,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直接觀看相關多媒體視頻,或者將文中家國情懷、忠孝之情等制作成短視頻,然后讓學生在課上或者課后進行觀看。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會被有效激發(fā),而且可在深入理解的同時對其中的各種情感產生深刻體會。此時教師可讓學生帶入角色,將自己看成花木蘭,然后描寫如果自己面對家人被征兵應如何應對,是否會代替家人參軍,以及怎樣盡忠盡孝。通過這種方式可令學生的情感體會更加深入,而且學生也會懂得什么是孝順,什么是報效國家,從而令自身情感更加豐富和完善。
三、在閱讀教學中融入情感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yōu)秀的文章,每一篇文章中的情感都極其豐富,從這一角度入手,教師可以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讓學生通過情感和作者達成跨時空連接,同時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首先是朗讀,應引導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榮譽情感,同時感受文章的情感。其次是體會,應在精讀過程中仔細體會作者的情感,并記錄可深刻反映作者情感的語句。最后是描述,應在朗讀和精讀之后,仔細描述作者在文中滲透了怎樣的情感,以及自身通過文章獲得了什么樣的感受。通過這種方式開展閱讀教學,既有利于學生深度理解文章,同時也能通過文章更好地開展情感教育,可以說是一舉多得有效手段。以《壺口瀑布》為例,作者通過生動描寫,將壺口瀑布的壯闊歧視體現在了紙面上,其中更滲透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并獲得了人生啟迪。教師可通過以上幾種方式引導學生學些這篇課文,讓學生真正理解《壺口瀑布》的情感內涵,并促進自身情感的升華。
四、在寫作教學中融入情感
寫作和情感的連接最為緊密,融入了真情實感的作品將得到升華,讓人在閱讀時產生十分豐富的感受,而不是像和白開水一樣淡然無味。而且如果學生能夠有效將情感融入作文當中,那么證明其自身情感已經十分豐富,也證明教師情感教育獲得了成功。具體來講,可以讓學生將寫作和生活聯系在一起,將生活中的真情實感融入寫作中,以《我最愛的人》為題進行寫作,很多學生都會寫自己的親人,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為了不讓作品變成單純的回憶和流水賬,可以讓學生聯想生活中親人都做過哪些令自己感到十分感動的事,以及他們怎樣表達愛,這樣學生再開始寫作就會帶著真情實感,而且其自身也會在完成寫作之后獲得更深的情感體驗。
五、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語文教學的同時滲透情感,通過情感教育幫助學生更全面、深刻地學習語文知識,同時豐富自身情感。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更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利用情感提升語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生濤.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索[J].新課程(中),2015,4(04):64.
[2]徐美玲.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方法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4(01):63.
[3]謝曉君.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6):234.
[4]王曉云,鐘亮.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4(2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