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去公園鍛煉身體的時候遇見了鄰居王阿姨,到家的時候她跟我說,兩個人聊著聊著,王阿姨哭了,由于那時還是寒冬臘月,王阿姨臉都哭僵了。問是因為什么哭,說是因為從小帶大的小孫女不聽話,說話還很傷人,傷了她的心。
我問媽媽:“咱倆吵架的時候,你是不是也出去遛彎兒偷偷哭膻了臉?”
媽媽說:“沒有?!?/p>
我說:“喊,騙人的,肯定哭了?!?/p>
我又說:“是不是很傷心?”
她苦笑了一下。
我說:“我們以后再也不吵架了好不好?再也不互相放狠話了好不好?”
我媽的性格開朗、活潑,有決斷力,精明能干。她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閨蜜,更是我人生的引路人。她雖然沒有讀過很多書,但她從年輕時便經歷了風吹雨打,見多識廣,無論是人際交往還是生活、工作中,都充滿著智慧。
我與她截然不同,我的性格中有很多地方像我爸,比如猶豫、優(yōu)柔寡斷,有很多時候處理事情比較片面,所以,生活中各種瑣碎的小事,考學等很多人生重大決定,我都愿意去找她幫我分析、與我一起并肩作戰(zhàn)。
因此,每次我在重要的節(jié)點上即將走向偏離正常軌跡的一邊時,她總是能夠及時地出面解決、將我重新拉回正常軌跡。而當我為自己的不成熟道歉時,她說:“媽媽能為你做任何事,好的不好的?!?/p>
記得有一回校對,看到一個作者的文章,上面寫道,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媽媽愛她,理解她,接受她,原諒她,她就可以不在乎全世界的看法。盡管平凡平庸無奈,媽媽也會覺得她的小孩兒天下第一可愛。我的媽媽就是這樣,給了我勇敢生活在這個世界,面對風浪永不退縮的底氣。
然而,細細回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我的媽媽為我做得太多了,而我能為她做的,做得好的,真的太少太少。
雖然我們可以無話不談,但因為年代不同,又有著很多不同的觀念。比如花錢與存錢,她認為要多存錢以備不時之需,將來總有要用得到的地方;而我認為該享受的精神生活應該享受,不該過度節(jié)儉。比如人生理想方面,我認為應該選擇個人喜歡并擅長的領域并嘗試各種可能性,這樣才可以走得長遠;而她認為女孩子就要穩(wěn)定離家近最好。
于是,這些年兩人總是三不五時一小吵??晌覂刃闹溃瑡寢尩娜松洑v比我豐富,她也能夠很快地學習接納新技能、新思想,用變化的觀點與我交流,而我才是一個人生剛剛起步的青年人,我不能說哪一種觀念更好,但我愿意將兩種觀念進行平衡,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媽,你出門買菜、辦事跟人態(tài)度好點兒,不要老是吵架?!?/p>
“媽,你脖子腫沒腫,要不要拿熱水敷一下?醫(yī)生說你不要累著,不要著急上火?!?/p>
“媽,你出門帶水了嗎?帶點兒吃的沒有……”
“媽,你打這個電話咨詢一下,這個電話打不通就打那個,把要問的問題都寫下來。問好了要帶的資料,記在紙上?!?/p>
“媽……”
“好的,你放心,媽媽聽話??!”
“知道了,你好好工作吧?!?/p>
“好了好了知道了!你咋那么磨嘰呢!”
“行了,你快去上班吧,都要遲到了!我這么大個人了,還照顧不好自己咋的!”
這是我近來跟我媽的日常對話。
自從某個時間點以后——也許是大學開始,也許是工作以后——好像我倆的角色反過來了,她越來越像我的小女兒,而我越來越像一個嘮叨的老母親。想想,其實也不是無跡可尋,那些年她就是這樣嘮叨我的,事無巨細。都說人生是一個環(huán)形結構,你現(xiàn)在怎樣對待他人,他人將來也會怎樣待你。所以,媽,準備好接下來幾十年的嘮叨吧!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