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曾鄂史地二題

2021-09-24 01:10黃錦前
文物春秋 2021年4期

【關(guān)鍵詞】南公;曾侯諫;溠;隨;盩城

【摘要】據(jù)考古出土實物及文字資料可以確認,曾人始祖南公雖被封于南土立國,但作為輔弼大臣,始終于王室任職而未就國,就封者應(yīng)系其子即葉家山M65的墓主曾侯諫?!皽选迸c“隨”古音相近,構(gòu)形相關(guān)(皆從“左”),曾之所以又稱隨,應(yīng)與曾國位于溠水流域的地理位置有關(guān)。疑尊、疑卣“于入鄂侯于盩城”,盩城應(yīng)在今湖北隨州一帶?!皽选迸c“盩”義近,“盩城”之得名亦與鄂國位于曾國以西溠水與涢水的交匯處的地理位置有關(guān)。

曾國歷史考古是近年學(xué)界十分引人注目的話題,2011年以來,湖北隨州葉家山、義地崗,棗陽郭家廟,京山蘇家壟等地不間斷地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考古發(fā)掘工作,一系列新的重要發(fā)現(xiàn)層出不窮,曾國始封時間及地望、族姓及族源、曾國都城與疆域、曾侯世系、曾隨關(guān)系等有關(guān)曾國歷史的一些重大問題皆得以解決或基本解決,可以說,憑借日益豐富的考古資料,我們基本可以構(gòu)建曾國700余年歷史的時空框架和基本脈絡(luò)。但形勢也并不容樂觀,如對于西周中晚期的曾國,因資料的空白,現(xiàn)在我們?nèi)砸粺o所知;就目前資料相對豐富的西周早期和東周時期來講,相關(guān)研究也有深入推進的空間,有些問題尚需深入反思和進一步細化。這里即就曾國始封和曾隨之謎問題再談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教正。

一、南公是否就封

2009年隨州文峰塔墓地出土的曾侯與編鐘(M1∶1、2)[1],是近年曾國考古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之一,其最重要的價值和作用在于徹底解決了學(xué)界關(guān)于曾隨之謎問題長達幾十年的爭論,其銘文明確揭示了曾人的始祖和始封等重大問題,因而是一篇史料價值極高的珍貴文獻。

鐘銘曰:

可知曾國始封于周初成王時,始封曾侯系“南公”,即鐘銘開頭的“伯適”[2]。

“伯適”又見于2019年5月隨州棗樹林墓地(屬義地崗墓群)M169出土的加嬭編鐘[3,4]銘:

唯王正月初吉乙亥,曰:伯舌受命,帥禹之堵,有此南洍。余文王之孫子,穆之元子,之邦于曾……

鐘銘云曾之先祖南公受命封于江漢之曾,與曾侯與編鐘“王逝命南公,營宅汭土,君庇淮夷,臨有江夏”可互相補充說明。

“南公”又見于2013年葉家山墓地出土的犺簋(M111∶67)[5]銘:

犺作剌考南公寶尊彝。

兩相對照,可進一步確知,南公系周文王子,為始封曾侯(詳見拙稿:《由葉家山M107所出“西宮”銘文談曾國的族源問題》,未刊稿)。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陜西岐山劉家塬出土的太保玉戈(《銘圖》[6]第35卷,第373—374頁,第19764號)[7],銘曰:

六月丙寅,王在豐,令太保省南國,帥漢,誕殷南。命曾侯辟,用鼄走百人?!霸睢敝霸痹`釋作“厲”(詳見拙稿:《曾國始封的新證據(jù)——重讀太保玉戈銘》,未刊稿)。

將曾侯與編鐘銘與加嬭編鐘、犺簋及太保玉戈銘文合觀,可知:姬姓曾國系周成王因南土地區(qū)的形勢需要而封南公于今湖北隨州一帶所立,冊命曾侯者系召公奭,其地望在以今隨州為中心的淮水、漢水及江水匯合處,約今南陽南部、隨棗走廊,南至京山一帶;葉家山的“曾”與傳世和出土銅器銘文中的漢東姬姓之“曾”即文獻中的“隨”實一;鐘銘所記曾國的有關(guān)史實與文獻記載的隨國幾無二致,是曾、隨合一的鐵證,以往學(xué)界關(guān)于曾、隨關(guān)系的爭論,應(yīng)可作出結(jié)論性意見[2]。

“南公”或稱“南宮”,又見于叔鼄鼎(集成[8]4.2342)、大盂鼎(集成5.2837;《銘圖》第5卷,第443—446頁,第02514號)、南宮乎鐘(集成1.181;《銘圖》第28卷,第383—386頁,第15495號)等,系文王子,因其居住宮室稱謂而得名。無怪乎曾侯與編鐘銘“曾侯與曰:余稷之玄孫”(詳見拙稿:《由葉家山M107所出“西宮”銘文談曾國的族源問題》,未刊稿)。

又有與上揭犺簋(M111∶67)同墓所出并為同人所作的兩件曾侯犺簋(M111∶59、60)[9],[10]124—125,銘作:

曾侯犺作寶尊彝。對照犺簋,可知犺系南公子,后繼位為曾侯。

同墓還出土一件曾侯鼎(M111∶85)[10]114—117,銘作:

曾侯作父乙寶尊彝。鼎長方體,直口平底,窄沿方唇,附耳,體四角及口沿下各有一道雙牙扉棱;薄板平蓋,中部有環(huán)鈕,鈕四周飾四條扁體龍形扉;四柱足較細,上部飾浮雕獸面,獸角外翹??谘叵嘛椓M浮雕獸面紋,四壁下部飾陽線垂葉紋。與隨州安居羊子山M4出土的鄂仲鼎[11]68,69形制、風(fēng)格近似,年代為西周早期前段,約康王時器。

曾侯犺簋侈口束頸,鼓腹,圈足沿下折成階;弧形蓋,上有圈狀捉手,獸首耳,長方形垂珥。蓋沿、頸部及圈足均飾三列云雷紋組成的列旗脊獸面紋帶,頸前后增飾浮雕獸頭,垂珥飾鳥爪紋。亦系康王時器。曾侯鼎的“曾侯”應(yīng)即同出曾侯犺簋的“曾侯犺”,“父乙”應(yīng)即曾侯犺之父,同出犺簋的“南公”。

徐少華認為伯適即曾國始封之君南公,但同時又指出:“伯適(南公)當因協(xié)助周文王、武王革殷命、安定天下有功,而被分封于南土,統(tǒng)治淮夷,監(jiān)領(lǐng)江漢,說明伯適就是南公,即曾國始封之君,所遣之‘王當為周成王,這與文獻所載西周初年成王在周公的輔佐下平定三監(jiān)之亂后,分封太公、周公、召公諸大臣立國于東土的齊、魯,北土之燕,鎮(zhèn)撫諸侯、藩屏王室的情形類似?!薄安m作為周初名臣,或因被封于南土立國為曾,故又稱‘南公;其作為輔弼大臣,理當于王室任要職,就封者應(yīng)是其子,與呂彶、伯禽前往齊、魯就封的情況相似,若此,葉家山墓地所見的幾代曾侯皆應(yīng)是南公后人,下葬年代似不能早于成王晚期或成康之際?!盵12]這個意見很值得重視。

綜合分析葉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家族墓地所出銅器銘文和有關(guān)考古材料,可知西周早期的曾侯主要有曾侯諫、曾伯生及曾侯犺,分別系葉家山M65、M28及M111三座大墓的墓主。M65年代最早,發(fā)掘者認為在康、昭之際[13]。李學(xué)勤等認為曾侯諫應(yīng)為成、康時人,似即周初第一代曾侯[14],可信。葉家山墓地年代較早的墓葬,如M1,從規(guī)模和出土隨葬品尤其是青銅禮器組合情況來看,其規(guī)格和等級顯然不及侯一級。就稱謂而言,曾侯諫的“諫”和南公即伯適(南宮括)的“適(括)”之間應(yīng)無必然聯(lián)系,二者當非一人。換言之,始封曾侯南公之墓,并不在葉家山墓地,而應(yīng)在宗周或周人故地岐周(周原)。然則上揭徐少華關(guān)于南公作為輔弼大臣始終于王室任職而未就國的意見就很值得重視。曾國的實際就封者,很可能如徐氏所云,應(yīng)系南公之子,與呂彶、伯禽前往齊、魯就封的情況相似。葉家山墓地所見的幾代曾侯,也如徐氏所云,皆應(yīng)系南公后人,下葬年代似不能早于成王晚期或成康之際。

過去因?qū)τ嘘P(guān)材料認識不夠充分、清晰,對上揭徐氏的意見,我曾認為“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但尚須更進一步的材料來支撐”[2],顯然不妥。據(jù)現(xiàn)有材料來看,此說應(yīng)正確可信。在有關(guān)論作中,我曾有意無意將曾侯諫和南公相混同,或避而不談,其實都是不對的,應(yīng)據(jù)改。

犺簋侈口方唇,腹微鼓,圈足沿下折,有階,其下連鑄方座,獸首耳,扁圓形獸角高聳,長方形垂珥。腹前后及方座四壁均飾下卷角獸面紋,圈足上有四道C形扉棱,飾夔龍紋,垂珥飾鳥爪紋[5],與遼寧喀左小波汰溝出土的圉簋[17]等形制、紋飾近同,約康王時器。由此簋可知,首封曾侯即簋銘的“南公”應(yīng)卒于康王時,這與我據(jù)傳世的叔鼄鼎銘“叔鼄肇作南宮寶尊”推定“南宮”即“南公”,卒于康王時(詳見拙稿:《“宮伯”“西宮”考——兼談?wù)俟T子銅器》,未刊稿)也相吻合,大盂鼎“命汝盂型乃嗣祖南公……錫乃祖南公旗,用狩”,亦可佐證。

二、曾隨之謎

自20世紀70年代末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發(fā)現(xiàn)了著名的曾侯乙墓[18,19],就產(chǎn)生了關(guān)于曾國之謎的激烈爭論。曾、隨系一國二名[20—23]已廣為學(xué)界所接受。近年有關(guān)新材料不斷出土,2011年湖北隨州葉家山曾侯家族墓地的發(fā)掘,掀起了新一輪關(guān)于曾國之謎討論的熱潮。曾、隨系一國,目前可以定論[24],尤其是上揭2009年文峰塔墓地出土的曾侯與編鐘銘文所記曾國的有關(guān)史實與文獻記載的隨國幾無二致,是曾、隨合一的鐵證,以往學(xué)界關(guān)于曾、隨關(guān)系的爭論應(yīng)可作出結(jié)論性意見。但曾為何又稱隨,這個問題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董珊對出土資料及古書所記載的有關(guān)曾國及曾、隨的關(guān)系進行了重新梳理,認為隨是曾國都,國都名“隨”逐漸取代舊國名“曾”,故傳世文獻只見后起的新國名“隨”。春秋中晚期的楚王為“隨仲羋加”作鼎及新蔡簡的“隨侯”,即是春秋晚期至戰(zhàn)國早期楚國已開始稱姬姓曾國為“隨”,這個新興名稱“隨”被戰(zhàn)國早、中期成書的《左傳》《國語》等傳世文獻繼承,舊名稱“曾”隨著此時曾國的衰亡湮沒不顯了[25]。但這也僅僅是推測之辭,事實則未必如此。因而曾為何又稱隨的疑問也并未真正解決。

考古發(fā)掘表明,周初立國的曾,其政治中心在今隨州葉家山一帶,距離葉家山僅1千米的西花園及廟臺子遺址很可能即西周早期的曾國都城所在[26],葉家山墓地系與之相對應(yīng)的曾侯家族墓地。

近年盜掘出土、現(xiàn)藏法國東波齋的疑尊、疑卣[33]銘曰:

唯中義子父于入鄂侯于盩城,誕貺耳于宋伯。

據(jù)士山盤[32]213—215,[34]“王呼作冊尹冊命山曰:于入中侯”及麥方尊(集成11.6015)“王令辟邢侯出坯侯于邢”等,所謂“于入鄂侯于盩城”,應(yīng)即冊封鄂侯。

我曾指出,“盩城”為地名,據(jù)上下文看,應(yīng)在鄂國境內(nèi),或在今隨州一帶。近年考古工作者在隨州安居羊子山發(fā)現(xiàn)西周早期鄂國公室墓地[11,35],表明西周早期鄂國應(yīng)在今隨州一帶。隨州一帶水網(wǎng)密布,有涢水流貫其間,在涢水兩岸,數(shù)條支流呈葉脈狀分布,其中流量較大的?水、漂水、溠水、均水等分別形成相對獨立的水系?!氨T”謂山或水盤曲貌,“盩城”之稱或與此有關(guān)。董珊認為或即南陽北部之“犨城”[35],從近年考古發(fā)現(xiàn)西周早期鄂侯家族墓地主要集中于隨州羊子山一帶來看,恐不可信(詳見拙稿:《疑尊、疑卣釋疑》,未刊稿)。

隨州安居羊子山鄂侯家族墓地的發(fā)掘表明,西周早期的鄂國政治中心應(yīng)在今隨州安居一帶,與曾為鄰,位于曾國以西溠水與涢水的交匯處。

《水經(jīng)·江水注三》:“江水又右得上檀浦,江溠也。江水又東徑竹町南,江中有觀洋溠,溠東有大洲,洲東分為爵洲,洲南對湘江口也?!薄皽选敝^水灣,與上述“盩”謂山水盤曲貌義近,可進一步證成此說。

綜上所述,據(jù)考古出土實物及文字資料,可以確認,曾人始祖南公雖被封于南土立國,但作為輔弼大臣,始終于王室任職而未就國,就封者應(yīng)系其子即葉家山M65的墓主曾侯諫。“溠”與“隨”古音相近,構(gòu)形相關(guān)(皆從“左”),曾之所以又稱隨,應(yīng)與曾國位于溠水流域的地理位置有關(guān)。疑尊、疑卣“于入鄂侯于盩城”,盩城應(yīng)在今隨州一帶?!皽选迸c“盩”義近,“盩城”之得名亦與鄂國位于曾國以西溠水與涢水的交匯處的地理位置有關(gu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館.隨州文峰塔M1(曾侯與墓)、M2發(fā)掘簡報[J].江漢考古,2014(4):3—51.

[2]黃錦前.曾侯與編鐘銘文讀釋[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7(3):76—89.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xué)考古文博學(xué)院,隨州市博物館,等.湖北隨州棗樹林墓地2019年發(fā)掘收獲[J].江漢考古,2019(3):3—8.

[4]郭長江,李曉楊,凡國棟,等.嬭加編鐘銘文的初步釋讀[J].江漢考古,2019(3):9—19.

[5]黃鳳春,胡剛.說西周金文中的“南公”:兼論隨州葉家山西周曾國墓地的族屬[J].江漢考古,2014(2):50—56.

[6]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陳鵬宇.太保玉戈的出土?xí)r地及銘文釋讀[M]//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重點研究基地,清華大學(xué)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xué)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出土文獻:第十四輯.上海:中西書局,2019:54—63.

[8]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 OL].北京:中華書局,1984—1994.http://www.metmuseum. org/collection/the-collection-online/search/44513?rpp=30&pg=1&ft=Ritual%2BTetrapod%2BCauldron%2B%28Fangding% 29%2B&pos=1&imgno=0&tabname=online-resources.

[9]黃鳳春.隨棗走廊話曾國:隨州的曾侯墓地[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13(5):76.

[10]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館.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國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11]隨州市博物館.隨州出土文物精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2]徐少華.論隨州文峰塔一號墓的年代及其學(xué)術(shù)價值[J].江漢考古,2014(4):76—84.

[1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州葉家山M65發(fā)掘簡報[J].江漢考古,2011(3):39—40.

[14]李學(xué)勤.試說葉家山M65青銅器[C]//羅運環(huán).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1—2.

[15]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shù)分類全集:中國青銅器全集:第5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三六.

[16]周曉陸.西周中殷蓋、有司簡簋蓋跋[J].文物,2004(3):94—96.

[17]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shù)分類全集:中國青銅器全集:第6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一二.

[18]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19]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8.

[20]石泉.古代曾國:隨國地望初探[J].武漢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79(1):59—68,80.

[21]李學(xué)勤.曾國之謎[M]//李學(xué)勤.新出青銅器研究:增訂版.北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6:124—127.

[22]李學(xué)勤.論漢淮間的春秋青銅器[J].文物,1980(1):54—58.

[23]李學(xué)勤.續(xù)論曾國之謎[G]//張正明.楚學(xué)論叢.武漢:江漢論壇編輯部,1990:112—120.

[24]黃錦前.新出文獻與“曾國之謎”的新認識[C]//李健勝.西北早期區(qū)域史學(xué)術(shù)研討會暨第十一屆中國先秦史學(xué)會年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20.

[25]董珊.從出土文獻談曾分為三[EB/OL].復(fù)旦大學(xué)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wǎng)站.(2011-12-26)[2021-04-20].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751.

[2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苗與南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十二五”期間重要考古收獲[M].武漢:江漢考古編輯部,2016:106,107.

[27]黃鳳春.湖北境內(nèi)出土的有銘曾器及相關(guān)問題[G]//陳光祖.金玉交輝:商周考古、藝術(shù)與文化論文集.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307—326.

[28]李伯謙.叔夨方鼎銘文考釋[J].文物,2001(8):39—42.

[29]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xù)編:第3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308—312.

[30]北京大學(xué)考古系商周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馬―曲村(1980-1989)[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00.

[31]朱鳳瀚.公簋與唐伯侯于晉[J].考古,2007(3):64—69.

[32]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M].合肥:安徽美術(shù)出版社,2015.

[33]MUSéE DU PRéSIDENT JACQUES CHIRAC. Chine de Bronze et D′or:Collection Dong Do Zhai[M].Musée du Président Jacques Chirac,2011.

[34]朱鳳瀚.士山盤銘文初釋[J].中國歷史文物,2002(1):4—7.

[35]董珊.疑尊、疑卣考釋[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9):74—83.

〔責任編輯:成彩虹〕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冷門絕學(xué)研究專項“新出曾霸銅器銘文與江漢汾澮地區(qū)文明進程研究”(批準號:19VJX071)資助成果

平远县| 开阳县| 黄陵县| 隆化县| 伊通| 铜梁县| 舒兰市| 南雄市| 吉隆县| 昌江| 泽库县| 黔东| 晋江市| 祁东县| 阜宁县| 西平县| 镇远县| 湘潭县| 漳浦县| 遂平县| 合肥市| 徐州市| 静乐县| 阿拉尔市| 马关县| 婺源县| 积石山| 安陆市| 明星| 岑巩县| 安图县| 建水县| 定州市| 漳州市| 广水市| 淳化县| 启东市| 清徐县| 化隆| 治多县|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