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心
看到一位作者寫自己的母親。
她小時候,母親脾氣很暴躁,對他們姐弟倆也不是不疼愛,只是方式不對,動輒打罵。
母親對她的父親也是沒有好脾氣,但好在她父親的性格很好,算是文化人,從不計較這些,還經常拿回一些報刊給妻子,鼓勵她多看書。
沒想到母親竟然慢慢看進去了,有時一看就是大半天,常常沉浸在文字中,后來,她父親還讓母親試著寫點小文章,幫她投稿。
想不到,一開始中稿率還不低,不斷有稿費寄來,這讓她母親更加有熱情寫東西了,有空就坐在書桌前苦思冥想。
后來,她母親雖然沒有寫出什么名堂,卻像變了一個人,性格越來越柔和,和誰說話都能柔聲細語,再也沒有了從前的暴脾氣,家里也變得一片祥和。
年齡越大越活開了,喜歡啥事就去做,如今,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學會了開車,竟然還開上高速,去千里之外看望女兒。
這個老太太的故事不是雞湯,她并沒有什么所謂的成功,只是頓悟了一切不高興的源頭是自己,開始改變自己,不僅自己活愜意了,還讓身邊人都舒服了。
戴建業(yè)教授說過這樣的話:“對愛情婚姻萬萬不可胸懷大志,志向越大必然痛苦越深,要求越多收獲越少。兩個人的世界里,可以對自己高標準,但不可對伴侶嚴要求。”
戴建業(yè)教授說,他們兩口子當年蜜月剛過,小家就烽煙四起,我想按自己的標準來改造太太,太太也決心要按她的模式來重塑我。
大家開始都以為對方能脫胎換骨,最后才明白,死冤家的本性難移。
婚姻中,改變自己的是神,改變別人是神經病。
永遠不要指望別人去滿足你的期望,而是要自己去創(chuàng)造想要的生活。
朋友梅子姐,孩子從小就在封閉式管理的學校,只有放假才回家。
她每天有大把的空閑時間,但沒什么愛好,天天只盯著老公,不讓他出去。
她老公單位應酬比較多,加上他本人也喜歡熱鬧,有場子就必去,氣得梅子姐經常和他吵架。
每次和我聊天,梅子姐都抱怨當初是瞎了眼嫁給她老公。
說實在的,梅子姐的老公算是一個還不錯的丈夫,人很踏實,做事從不偷懶的那種,性格也很好,被老婆整天懟,也只是憨厚地笑笑。
我有時很怕梅子姐找我聊天,滿滿都是負能量,每次聊完連我都會覺得人間不值得,婚姻更不值得。
去年,不知什么樣的機緣下,梅子姐迷上了書法,還跟著專業(yè)的老師學了一段時間,她說每天都不想吃飯睡覺,就想寫字,一拿起毛筆,整個人就特別快樂,忘了所有的煩心事。
她老公舉雙手支持她的愛好,給她買書買紙筆,周末和她到處去參觀各種書法展覽,還主動攬下了家務活,讓她有時間寫字。
如今,梅子姐和我聊天,畫風全變了,除了聊書法外,說的幾乎都是“婚姻幸福、人間值得”之類的話題。
我哭笑不得。
男人還是那個男人,家還是那個家,但她自己活開了,一切都跟著好了起來。
其實,這樣的婚姻很多,當你自己過得不好時,看到的一切都很糟糕。
不妨試著去改變一下自己,讓自己活得高興了,不僅夫妻關系好了,跟所有人的關系也會好起來。
去年大火的節(jié)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也讓我們看到女人三十歲之后的無數種可能,可以更自由、更投入、更精彩!
婚姻,永遠都是錦上添花,從來不會雪中送炭。
人生走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和誰過,其實都還是和自己過。
你過好了,你的婚姻就好了,你過不好,你的婚姻也會很糟糕。
你的人生,要讓它在自己手上,一點點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