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生革 劉楚瑤
劉胡蘭犧牲時年僅15歲,她的英勇事跡感天動地,彪炳史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而在南雄,一位年輕的女英烈,同樣不懼?jǐn)橙藝?yán)刑拷打,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18歲。
她,就是南雄的“劉胡蘭”—張長蓮英烈。
父女一同參加革命
1948年4月15日,天氣陰沉,不時下起霏霏細(xì)雨,一幅“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腸”的凝重氛圍。
這天中午時分,在南雄縣城東門外五里山腳下,一陣槍聲響起,幾名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戰(zhàn)士高喊著“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壯烈犧牲。其中一位年輕姑娘,就是后來被南雄人民稱為“劉胡蘭式英雄”的張長蓮。
生于1930年的張長蓮是南雄縣湖口鎮(zhèn)人。他的父親張功尚是當(dāng)?shù)匾晃桓锩撸芨赣H影響,她也早早就參加了革命。1947年秋天,她跟隨父親在北山參加粵贛湘邊區(qū)人民解放總隊,成為總隊的一名衛(wèi)生員,后到政工隊工作。
1947年9月,張長蓮隨部隊參加了新田圩戰(zhàn)斗。戰(zhàn)斗結(jié)束后,解放總隊召開群眾大會,號召人民起來反對“三征”、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會后,張長蓮與政工隊的人員一起到群眾家進(jìn)一步宣傳黨的政策,挨家挨戶做全國革命形勢的宣傳工作,同時警告那些國民黨的鄉(xiāng)長、保長和地主豪紳,要認(rèn)清形勢,選擇光明前途,站到人民的一邊。
寧死不屈 英勇就義
1948年春季的一天,張長蓮隨隊伍轉(zhuǎn)移到南雄里東鄉(xiāng)橫江山頂龍鳳庵附近的紙棚里宿營時,被當(dāng)?shù)匾粋€反動保長告密。
這天上午,張長蓮正在給隊員們上政治課時,她和戰(zhàn)友們突遭敵人重兵包圍。雙方展開激戰(zhàn),這支僅有30多人的隊伍寡不敵眾,只得迅速突圍,大部分戰(zhàn)士都成功沖出重圍,張長蓮為了給戰(zhàn)友打掩護,最后和三位戰(zhàn)友不幸落在敵人手中。
敵人馬上對張長蓮進(jìn)行審訊,要她交出所在部隊人員的名單和活動情況。張長蓮只回答了敵人一句話:“記不得了?!毕M淇盏臄橙藲獾帽┨缋?,又把她打了一頓,還對她使用“電刑”,但她忍受著極度痛苦,無論敵人如何逼問,始終只重復(fù)著一句話:“記不得就是記不得?!?/p>
落入敵人魔爪的張長蓮深知自己兇多吉少。她做好了犧牲的準(zhǔn)備,與另外一同被捕的三位女戰(zhàn)士在牢房里相互鼓勵:要以劉胡蘭為榜樣,寧可犧牲自己,決不背叛革命和出賣同志。
硬的不行,敵人就改用軟的,稱只要她把部隊人員名單和活動情況寫出來,不但可以保命,還可以升官發(fā)財。
但任憑敵人軟硬兼施,張長蓮總是冷眼相待無動于衷,翻來覆去就那幾個字“不記得”、“不知道”。兇殘的敵人惱羞成怒,對張長蓮施以各種酷刑。張長蓮被折磨得渾身上下血肉模糊,好幾次痛得昏了過去,但她始終保持革命氣節(jié),大義凜然,寧死不屈。
敵人黔驢技窮,最后決定將她槍決示眾。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身陷囹圄的張長蓮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她用敵人給她寫“自首書”的紙筆,寫了一封“訣別書”托人轉(zhuǎn)給父親。
在“訣別書”中,她滿懷對親人的思念,對革命到底的堅定信念,如此寫道—爸爸:你好。我被反動派捉到坐監(jiān)房,你不要難過,請吃飽茶飯,保重身體,做好工作。只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把蔣介石和一切反動派打倒了,我死也甘心!你的愛女長蓮在南雄監(jiān)房寫。
寫完遺書后的兩天,張長蓮和幾名共產(chǎn)黨員,被敵人押往縣城東門外的五里山刑場槍斃,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