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合拉斯·賽衣達合買提,塔吉古麗·吾舒爾,趙富勇,努爾古麗·阿不都熱西提
(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成年人急性腸梗阻的發(fā)病率在不斷增加,而最常見的致病方式則是腫瘤所引起的。同時腸粘連、腸道炎癥等都有一定可能導致患者出現急性腸梗阻疾病。臨床上患者主要表現出劇烈的腹痛、便秘、嘔吐、無排氣等情況[1]。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患者出現全身性的生理紊亂或生命危險情況。臨床上對于腫瘤所致的腸梗阻的檢測一般應用X線片、B超和CT等,不同檢測方式的檢測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針對于不同患者的急診手術方案也有所差異[2]。為了尋找更好的診斷方式,同時對現有的急診手術方案進行歸納總結,我院特進行了對比試驗,現將結果整理后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采用急診手術手段進行治療的腫瘤所致急性腸梗阻患者共計66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齡23~85歲,平均(57.65±3.33)歲。其中原發(fā)性腫瘤20例、十二直腸腺癌1例、小腸癌2例、小腸平滑肌肉瘤1例、結腸癌5例、直腸癌3例、其他惡性腫瘤1例;而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齡22~86歲,平均(56.84±4.28)歲。其中原發(fā)性腫瘤18例、十二直腸腺癌2例、小腸癌1例、小腸平滑肌肉瘤1例、結腸癌6例、直腸癌4例、其他惡性腫瘤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通過我院進行了多次診斷,確診為腫瘤所致急性腸梗阻,患者的臨床癥狀符合人民軍醫(yī)出版社出版的《腸梗阻癥狀治療》[3]中的癥狀描述。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了知情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已經通過了本次研究申請。
1.2.1 檢查方式
對照組患者采用了常規(guī)的X線片方式進行檢查,使用X線數字化拍片機,檢測患者的膈頂至恥骨聯(lián)合處,將電壓控制在75~80 kV,觀察患者的掃描結果。而觀察組采用了CT方式進行檢查,使用螺旋掃描機對患者的膈頂至恥骨聯(lián)合處進行掃描。最薄層厚0.625 mm,對于有包塊形成的患者,需要進行二維、三維重建后的延遲掃描。在檢查過程中關注患者的身體情況,將檢查結果仔細對比觀察。
1.2.2 手術方案
根據患者身體情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手術方案。在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盡量一次性處理,避免多次手術對患者帶來更大的負擔。對于年輕患者,且無其他合并疾病的,無明顯營養(yǎng)不良或貧血的,且吻合口良好、無張力的患者,可以采用一期手術方案進行手術。而針對于老年患者,身體情況較差的患者,有其他嚴重合并癥的患者,或存在嚴重貧血、消瘦或手術耐受能力差的患者以及由于腫瘤穿孔而引起的彌漫性腹膜炎患者,則需要選擇分期手術方式進行手術。在一期時使用腫瘤切除附加盲腸造瘺或橫結腸造瘺術。而在晚期需使用捷徑術和永久造瘺術。
在患者手術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對比檢測的準確率。同時針對性分析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出現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主要并發(fā)癥包括了切口感染、切口裂開、肺部感染、吻合口瘺和死亡。
研究數據的處理由軟件SPSS 20.0執(zhí)行,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整體檢出率為100.00%,高于對照組患者的93.94%,且對于梗阻原因的檢測上具備明顯優(yōu)勢,數據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檢出準確率對比[n(%)]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5.15%,低于對照組患者的18.18%,數據對比差異不明顯,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n(%)]
急性腸梗阻起病急、進展快,在初期癥狀不明顯,因此常常被檢查忽略。對于急性腸梗阻的治療,需要保證能夠及時地診斷和治療。如果急性腸梗阻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容易轉變?yōu)槟c壞死癥狀,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巨大的影響。
而對于腸梗阻的診斷過程中,由于CT檢測的準確性和圖像信息的豐富性,在臨床上得到了比較廣泛的使用。利用CT檢測的方式能夠保證較高的檢出率,從而保證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治療[4]。而針對于患者身體情況的不同,對于青壯年患者應采取一期手術方式,盡量一次性地處理,避免多次處理給患者帶來痛苦和嚴重的經濟負擔。但是考慮到部分老年患者身體較差,病情較嚴重,且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其他并發(fā)癥情況。因此多采用分期手術形式,降低吻合口瘺的發(fā)生率。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手術晚期,能夠做捷徑手術的患者,應該避免做永久性的造瘺術,從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上,如果懷疑患者出現了腫瘤性的腸梗阻癥狀,需要首先應用腹部CT進行檢測,以明確基本的處理措施。后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手術方式,在提升治療效果的同時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5]。而在本次研究中,可以明顯看出,采用了CT掃描方式進行檢查的觀察組患者的檢出率為100.00%,高于對照組患者的93.94%,且觀察組患者的梗阻原因檢出率為90.91%,大大高于對照組的12.12%,以上數據對比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5.15%,低于對照組的18.18%,數據對比差異不明顯,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了對于腫瘤致急性腸梗阻患者,采用CT掃描能夠有效地提升對于病癥的檢出準確率。同時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條件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案能夠提升對患者的手術治療有效率,而在應峰等[6]的研究中,對于手術方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認為采用內鏡下支架植入聯(lián)合擇期手術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直腸癌造成的腸梗阻,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讓患者能夠有較好的預后情況。
綜上所述,CT掃描在腫瘤所致腸梗阻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有較高的檢測準確率,因此值得在臨床檢測中進行推廣。同時針對于不同的患者身體狀態(tài)和病情,需要選擇不同的手術方案,以提升對患者的手術治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