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過程,對紅色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fā)利用就是對其最好的保護。我們對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形象設計進行更新改進,提取紅色資源的元素進行設計,吸引游客與商業(yè)發(fā)展的同時也是提升對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的保護。對鎮(zhèn)江市茅山新四軍形象更新進行研究,就是在發(fā)現(xiàn)對紅色資源保護與利用中的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實現(xiàn)更好的保護與更合理的利用。
關鍵詞:紅色資源,形象設計,新四軍茅山紀念館
引言
研究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以及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是為了讓全國人民樹立起遠大理想信念、傳承好紅色基因,使國家的革命事業(yè)繼往開來。紅色資源內涵豐富,從廣義上講,紅色資源包括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狹義上講主要指革命人文歷史與革命文物遺址。[1]在本文指代的是狹義上的紅色資源。為了保護并利用好這些紅色資源,建造紀念館,已成為有效的保護和宣傳方式。雖然現(xiàn)有紀念館的被關注度很高,但其中缺乏革命歷史文化特質,視覺形象設計較為單一,以及人文觀感等問題,依然亟待解決。本文聚焦江蘇鎮(zhèn)江的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希冀通過紅色資源導入,提升其形象設計,增強當?shù)馗锩鼩v史文化的影響力。
一、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及形象設計現(xiàn)狀
(一)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概述及運營現(xiàn)狀
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在鎮(zhèn)江市句容東南25公里處5A級景區(qū)的茅山上?,F(xiàn)在的新館,占地面積為16萬多平方米,展廳建筑面積有1.1萬多平方米,展館分5個部分。[2]展出各種珍貴文物和歷史資料2000多件。誠毅、粟裕等革命先烈英勇抗戰(zhàn)的歷史被銘記在紀念館中。自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成立以來,每年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次將近40萬人次。[3]許多學校、單位將其設為研學基地,在實施免費開放后,接待人數(shù)更是成倍增長,被中央、省、市有關部門賦予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國家重點紀念館等榮譽稱號。
(二)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形象設計調研
第一,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形象缺乏識別度。如圖1.1,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缺少標志,標志在紀念館的形象設計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識別性元素。與之相配套的輔助圖形、吉祥物,導視標識等不夠完善,這將削弱其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的延展性,很難使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茅山紀念館形象缺乏創(chuàng)新性。在設計之初,對茅山的人文歷史、環(huán)境現(xiàn)狀分析得不夠深入,進而導致其視覺形象上很少有創(chuàng)新點,無法吸引大眾的注意力。如圖1.2所示,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導視圖嵌套于茅山景區(qū)的導視系統(tǒng),僅在最下方有“N4A”(新四軍)字樣,缺乏紅色元素,以及與新四軍革命紀念館的聯(lián)系。使得紀念館的形象設計無法脫穎而出。
第三,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形象缺乏宣傳性。從紀念館對外的宣傳現(xiàn)狀來看,可提升空間較大。雖有線下文創(chuàng)產品商店,但缺少線上與之相關的宣傳物料。而文創(chuàng)產品作為一種趣味傳播文化遺產的方式,實則可以增強茅山新四紀念館面向廣大群眾的宣傳力度。
因此,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的形象設計上還有很多未解決的問題,這為研究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的形象更新設計提供了思路。
二、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紅色資源的梳理及形象的提取方法(展開)
(一)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的紅色資源
如表一所示,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現(xiàn)存紅色資源主要包含人文歷史類和文物遺跡類。紀念館中記錄著陳毅、粟裕等1980位烈士的事跡,以及“蘇南人民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軍、茅山抗日根據地的開辟、茅山新四軍東進北上、蘇南抗日根據地的艱苦堅持、蘇南人民奪取抗日斗爭的勝利等五大歷史進程。革命遺跡類目擁有文物史料1萬多件和書籍1萬多冊,包含中共七大代表證(國家一級文物)等70多件三級以上革命文物。有新四軍總部駐地、蘇南抗戰(zhàn)勝利紀念館、新四軍駐地等文化保護單位。還有新四軍維修站舊址、韋崗伏擊戰(zhàn)遺址、新四軍后方醫(yī)院舊址、新四軍大壩舊址、蘇南抗戰(zhàn)勝利紀念碑、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政治部駐地遺址等著名遺址。其中蘇南抗戰(zhàn)勝利紀念碑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和江蘇省抗日戰(zhàn)爭遺址紀念設施。除此以外,還有歐陽惠林王必成、段煥競李珊夫婦、江渭清、吳仲超等新四軍老元首的陵墓。
(二)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形象的提取方法
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的人文歷史類和文物遺址類的元素提取需要與英雄事跡和感人事跡相融合,結合新時代的旅游文化,以形象設計作為載體,對紅色資源進行進一步的解讀和研究。雖然作為旅游的目的地,但也不能抹除其紅色文化。在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設計的細節(jié)優(yōu)化和實用性,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進行設計,此外,設計也不能天馬行空,不建議將新四軍革命形象過于加工,這樣反而會讓游客接受不了歷史,與提取的相關元素相分離,不利于學習和傳播,最終對我國的紅色資源背后的文化造成誤解。最后一定要注意服務對象,需結合受眾人群,為當代年輕人創(chuàng)作出一些具有鮮明活力的形象設計。
三、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形象設計中紅色資源的導入原則
(一)合理與有效使用
設計過程中需要以合理與有效使用為原則,從人文歷史類,文物遺跡類這兩個角度出發(fā),總結紅色資源并進行元素提取,對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進行合理設計, 改變目前現(xiàn)狀,增強設計的延展性。在具體的實操中,首先,要借助PS軟件或其它繪畫軟件對人物進行具體化的處理加工和細節(jié)描繪。其次,要結合新四軍特點和歷史背景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體現(xiàn)新四軍頑強的精神面貌和當時的惡劣環(huán)境做出強烈的對比。最后要對符合當代的文化潮流方向進行設計,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不能過于陳舊。如圖2.1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zhàn)爭陳列,通過對中國共產黨的形象進行塑造,以雕刻的方式傳遞出共產黨們英勇抗戰(zhàn)的歷史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的形象特點。在雕像上方的絲帶狀的紅色雕塑是以紅旗為元素進行設計的,符合當代潮流設計,展現(xiàn)出革命精神的生生不息,非常適合傳播和學習。
(二)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近年來紅色旅游的迅速開展,給紅色資源的保護帶來了發(fā)展與機遇。但同時也暴露出紅色資源的保護存在保護體系落后、保護意識薄弱、開發(fā)和利用手段單一等一系列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成為當代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的經濟學家戴維·皮爾斯曾說過:“發(fā)展要保證后代福利的條件下進行,我們今天使用的資源不能使未來的資源減少”。提到可持續(xù)發(fā)展設計,我們首次想到的就是無良印品,其樸素簡約的設計從哲學,文化,價值層面都在思考如何做到好的設計,[4]并且它的極簡主義和功能主義的設計對針對茅山紀念館的形象設計具有重要的積極引導作用,將其形式服從功能,還原本質,做到綠色環(huán)保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創(chuàng)新與衍生延展
文創(chuàng)衍生作品對于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的發(fā)展有著特殊的意義,在中國的周邊衍生作品中,消費者購買產品不僅僅只局限于產品的本身所具有的功能,還會看重產品所帶有的附加價值,比如紅色文化。因此,周邊衍生作品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藝術的構造美學和背后文化的呈現(xiàn),需要去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口味。目前在線上和線下的周邊衍生的市場發(fā)展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為了打破這種限制,我們需要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推動產品本身的商業(yè)和背后文化的發(fā)展。這樣才能保證周邊衍生產品的質量,受眾面以及其傳播性。如圖3.1 的北京魯迅博物館的文創(chuàng)設計,設計與當代潮流相結合,結合自身的特點運用到文創(chuàng)上,符合當代人的審美。此外,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還沒有文創(chuàng)設計的網站,這一點也應該像北京魯迅博物館一樣積極實施。
四、結語
經過調研可以發(fā)現(xiàn)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的紅色資源在視覺形象設計中的應用趨于單一,如何在紀念館的形象設計中尋求突破是我們所要探討的問題。使游客在游覽茅山紀念館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經過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得出了以下結論:對茅山新四軍特有的紅色資源進行深入地剖析,要突出其革命的精神內涵,將其融入紀念館的創(chuàng)新研究中去。提取當?shù)赜袃r值的紅色資源,通過元素符號進行視覺形象上的傳播,增強地域性,創(chuàng)新性和區(qū)別性,增強文化認同感,讓人牢記歷史,不忘紅色革命精神。
參考文獻:
[1]馬文祥. 青新時評:黨史學習教育中充分運用紅色資源的思考[EB/OL]. http://news.cnr.cn/native/gd/20210421/t20210421_525467156.shtml,2021-04-21
[2]朱慶. 新四軍東進泰州談判紀念館[J]. 檔案與建設,2011
[3]劉佳. 紅色茅山激蕩鐵軍精神[EB/OL]. http://www.jzrb.com/zhuanti2021/bnfdl/202106/774212011,2021-6-28
[4]萬方. 淺析無印良品極簡主義設計理念[J]. 普洱學院學報,2020
作者簡介:
陸金歡,男,生于1999年12月,漢族,江蘇常州人,江蘇大學,設計學方向。
【基金項目】
本文系江蘇大學2020年度大學生課外科研課題立項申報,項目編號:20CG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