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堯欽
摘要:《西游記》作為我國古代傳奇神魔小說之中的不朽名篇已流傳了400年有余,它極具浪漫色彩與恢宏氣勢,天馬行空,奇幻絕倫的想象力,又以細膩綿長的筆觸勾勒細部,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此同時,作者在成書時巧妙地將佛學(xué)知識恰如其分地融入小說之中,大到故事框架,情節(jié)設(shè)置,小到人物形象,甚至是取名方式等等,都在不經(jīng)意間體現(xiàn)了濃厚的佛學(xué)思想;其中,取經(jīng)隊伍的法號便有著佛學(xué)修行精神含義。
關(guān)鍵詞:佛學(xué)思想;修行文化;悟空;悟能;悟凈
《西游記》所蘊含的文化色彩是紛繁復(fù)雜的,哪怕略其故事性不談,《西游記》本身也有著儒釋道三大宗教恣意交織的文學(xué)性,或者說文化性存在,因此,關(guān)于《西游記》內(nèi)容的研究和探索自明代以來就絡(luò)繹不絕。雖然《西游記》在故事的外框上帶有濃厚的神話傳奇色彩,但其本身源自玄奘法師西去取經(jīng)的歷史事跡這點卻是毋庸置疑的,取經(jīng)隊伍的人物設(shè)計依托于現(xiàn)實的玄奘法師的取經(jīng)經(jīng)歷,而師徒幾人在書中也分別有著多樣化且極具指代性的稱謂,或可說他們的名號本身就是一種放之書外亦獨具隱喻含義的象征。
這其中最為核心的一個象征之物,便是師兄弟三人的法號中共有的“悟”字,“悟”即領(lǐng)悟、徹悟、覺悟之意,其本身就代表著修煉,修心的意義。換言之,從佛學(xué)角度而言,悟是心靈的實踐,或者也可稱之為“修證”“體證”等。
一、悟空——行者
《西游記》第十四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1],這句標題中出現(xiàn)的“心猿”一詞是一個很典型的佛學(xué)用語,《維摩經(jīng)》之中就曾明確說過:“心如猿猴”?!靶摹笔歉≡瓴话驳模且恢边\動而不停歇的,正如猿猴一般活躍跳脫,不受控制。古代的時候,人們對主導(dǎo)人思維的器官認識與現(xiàn)在不同,那時候他們覺得人的欲望、夢想、感情等等事物并不是被大腦所左右的,主導(dǎo)這些東西的器官是心[5]。
而后半句中的六賊同樣是佛學(xué)的概念,依據(jù)《心經(jīng)》所言: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感為六根,而色、聲、香、味、觸、法是六根感知之物,即眼所能見、耳所能聽、鼻所能聞、舌所能嘗、身所能觸、意所能想的所有一切對象統(tǒng)稱為“六塵”,“塵”在佛學(xué)中有染污之意,換而言之,所謂六塵,即是謂之能染污情識,而使得真性不能顯發(fā),猶如盜賊一般奪取善法之一切,故而又稱六賊[6]。
從故事的角度來說,《西游記》的十四回主要講的是唐僧初遇孫悟空,并將他從五指山底解救出來的故事,既預(yù)示著取經(jīng)之旅的開始,也是為之前“大鬧天宮”的故事畫下完整的句號,因此這一回在《西游記》整個故事之中可謂是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可以看作是承上啟下的關(guān)鍵一回,這一回特意在標題中就使用了“心猿歸正”一詞,恰恰正是要與“鬧天宮”時期的孫悟空做出對比。
在十四回的開篇,作者便引用了宋代詩人張伯端的名篇《即心是佛頌》,特意提到了“心佛”之概念,透過給孫悟空的稱謂——“心猿”,更進一步論述了“修心”為何。
在《西游記》的故事之中,悟空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他既沒有前世的愿或業(yè),又沒有與現(xiàn)世關(guān)聯(lián)的緣,是為無垢赤子,有一顆纖塵不染的本心。因此,雖然他是取經(jīng)隊伍中最為調(diào)皮,也最愛搗蛋的那一個,卻總是不受世間凡塵的誘惑與干擾。與此同時,也正因為他的塵穢無染,他不諳世事,不理凡塵,在《西游記》的早期,即“鬧天宮”的時期,可謂是什么規(guī)矩都不理會,他的性格囂張傲慢又無禮可惡,這個階段的孫悟空便代表著“放心”之舉,這在鬧天宮的時期也有隱喻暗指,便是真正象征著孫悟空悲劇開始的事件——“倒反御馬監(jiān)”。古來素有心猿意馬之說,“悟空”這只心猿主動放縱意馬,便是“心”信馬由韁的暗示,這個故事也是對世人的一種警示,由著自己的“心”胡作非為,不加以約束,最終必種惡因,得惡果。
但歸根結(jié)底,孫悟空之所以這個樣子,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他不愿受到世俗規(guī)矩的約束管教,所以佛祖才要讓他被壓五百年,這從側(cè)面說來也可說是應(yīng)了佛家所說,有“惡有惡報”之意,而這階段便意味著“定心”。這“定心”也就是把"心猿"安定下來的過程。在第十四回中,重獲自由的孫悟空打死的六個山賊也正是標題所指的“六賊”的指代,打死六賊的悟空是“心猿”,也就是心的指代,一旦心中有了障礙,這個心就不是“空”了,一切多余的思想雜念,七情六欲,都會破壞這種安定,所以必須徹底去除雜念,這才安排悟空打死“六賊”,而非是唐僧所謂的趕走。除此之外,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其實也是一個十分明顯的“定心”的暗示,《西游記》中緊箍咒的咒語的稱呼便是“定心真言”。正如第十四回在《西游記》中是承上啟下的情節(jié)一樣,“定心”也是象征著轉(zhuǎn)機的階段[7]。
在之后的故事里,孫悟空在佛祖的安排下護衛(wèi)唐僧取經(jīng),此舉便是在用取經(jīng)學(xué)佛來約束他管教他,讓他一心向善,并且通過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種磨難,讓他懂得用自己強大的能力懲惡揚善,這便是最后的“修心”階段,說得再通俗一些,這一階段就是要四處行走,經(jīng)歷各種事情,歷練自己的“心”,因而孫悟空還有一個名字——行者;在此之后,經(jīng)過不懈努力,行者果然善有善報,取得了正果。
這整個“修心”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悟空”,“空”代表著的是宇宙最根本的真空,換言之,即是無,這種“無”并不是沒有的意思,它代表著的是“看不見且摸不著的能量的轉(zhuǎn)換”。“空”是一種永續(xù)存在的事物,“空”也是指能看到無的本質(zhì),最終達至“外不被五欲六塵所沾染,內(nèi)不起貪嗔癡欲的妄念”的境界,成為最超塵脫俗的存在,所謂“悟空”,便是領(lǐng)悟并最終達至這個“空”的境界,這也是佛教修行中的最高境界。
二、悟能——八戒
《西游記》中,豬八戒的前世貴為天蓬元帥,他本該是掌管天河水兵的大將之才,卻因為調(diào)戲嫦娥而被貶凡間(意指惡有惡報),可明明吃盡了前世所犯的道德錯誤帶來的業(yè)障的苦頭,偏生他哪怕是做了豬也還在犯貪吃好色之錯,甚至于在加入取經(jīng)團隊之后,他也還是在動用自己的小聰明偷懶躲事,一遇到困難挫折便成天想著分家拆伙,各奔東西,以至于許多時候會和一心一意的孫悟空發(fā)生直接沖突,這一點在《西游記》的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1]的故事之中便十分的明顯。
這第二十七回是《西游記》中的經(jīng)典篇目“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這一回中,悟空因為三次打死妖怪,遭到唐僧誤會,因而被其趕走。但實際上,在孫悟空第一次打死白骨精,還有第三次打死白骨精之后,孫悟空都曾拿出證據(jù)證明自己的清白,而每每唐僧正將相信他之際,豬八戒卻從中作梗,他妖言惑眾,胡說八道,令行者的辯白蒼白無力,最終導(dǎo)致行者被唐僧趕走,甚至就連離開之際,也還要告誡悟凈需要小心“八戒”的話。在這一回中,如果說趕走孫悟空的主要原因是唐僧的不信任,那么豬八戒的所作所為毫無疑問也是推波助瀾的間接原因,正因為他這種“不能”說的話語,才蒙蔽了唐僧心靈的澄凈,所以“心猿”才會離開。
在佛教的概念之中,“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端氖陆?jīng)》中曾有言:“佛子離吾數(shù)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庇纱丝梢姡航渎纱媸溃闳缤鹜幼∈?而佛子持戒,便是修行悟道之根本。
而所謂“八戒”,是佛陀制定的一種暫時性出家修行的戒律與齋法,其目的是為讓作為在家之人的弟子們也能參與到佛法的潛修之中,它的全稱是“八關(guān)齋戒”,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戒律,主要是因為在家人的修行同出家人不一樣,即使他們想要潛心修行,也難免受到來自家庭、社會的種種影響,障礙可謂頗多。佛陀憐憫身為在家人修行的善男信女們,為了讓他們能夠有接觸出家的清凈生活的機會,借以長養(yǎng)善根,種下出世正因,所以特別制定了在家人的修行戒律,這就是八關(guān)齋戒的由來。其中,“關(guān)”意為關(guān)閉八惡,不造三業(yè)。而“齋”者,則有使人身心清凈、消除妄念、齊斷諸惡的能力,具修重善之意。
在經(jīng)書《增一阿含經(jīng)》中曾有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2]這句話本身便是一個對世人的教導(dǎo),其意可通俗地理解為:不要去做這世間的任何一種惡行,但應(yīng)當積極去踐行這世間的一切善行。這句話是諸佛所教導(dǎo)的做人的總則;也是佛教真正的教義。想要實現(xiàn)這個目的,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便是必不可少的,不如說戒律就是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偉大志愿而存在的。
“悟能”中的“能”按字面意思解,代表著能量、能力之意,它同時也還指代變化,亦有可轉(zhuǎn)換的意思。這是因為能量本身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能力卻也是可變化成其他某種事物或是轉(zhuǎn)換成能量的某種樣式的。而“悟能”的字面意思便是指學(xué)習(xí)并知曉自己的“能”,通俗易懂地說,就是知曉自己能做什么,該做什么,明確與自己的能力相對應(yīng)行為或作為。正因為豬八戒的形象特點(貪食貪睡、投機取巧),所以才會用“八戒”來告誡于他,讓他懂得謹言慎行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言行舉止當作何為,以此開悟,從這層意義上講,也可以說“悟能”是“八戒”的最終目的。
因而對佛家弟子而言,不管想不想受戒,持戒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佛法寓于持戒之中。嚴守戒律是學(xué)佛的第一步,也是修行的根本,就好似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等五常對于儒學(xué)的意義一樣,“八戒”所說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香油著身、不坐臥高廣大床等戒律,也是佛家修行人務(wù)必要遵循的道德指標和行為規(guī)范,同時,只有守戒才能正確地踐行佛學(xué)修行,也只有守戒才能獲得真正的佛學(xué)智慧,守戒即是“悟能”本身。
三、悟凈——沙僧
與豬八戒一樣,沙悟凈也是被貶下凡的神仙,他被貶之前是玉皇大帝身側(cè)的貼身侍衛(wèi),身居卷簾大將一職,只因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盞,被貶下凡間,且每七日還要遭受萬箭穿心之苦,又因他實在無法承受這穿心蝕骨的痛苦,只得灰溜溜地躲到了流沙河之中,此后便一度在流沙河興風作浪,危害一方,甚至以路人為食,是一副惡神模樣。在加入取經(jīng)團隊之后,他痛改前非,一心向佛,成了隊伍中最為安靜、老實、吃苦耐勞的那一個。在《西游記》的故事中,沙悟凈的著墨顯然不如孫悟空或者唐僧,甚至也能明顯感覺得到他的形象亦不如豬八戒般鮮明而有特色,就像是一個沉默的苦行僧,僅以無言的行動昭示自己堅貞不渝的向佛之心。
不過也多虧如此,關(guān)于沙悟凈的人物形象來源倒是一直爭議不大,說法也較為統(tǒng)一,這點反倒不似孫悟空或者豬八戒這類形象鮮明的角色,自從胡適先生在《西游記考證》中提出了“此章記玄奘遇深沙神的事,確是后來沙僧的根本”的說法之后,現(xiàn)在大都認為其人物形象或許來自佛教的“深沙大將”。
不過比起沙悟凈的人物形象,他在取經(jīng)隊伍中的人物定位倒是比較明確,由書中的種種情節(jié)看來,他顯然是隊伍中“擔起調(diào)和與凝聚”之任務(wù)的角色,其調(diào)和在于阻止悟空與八戒的斗爭。故事之中,但凡這二人起沖突,沙悟凈便一反平日靜默低調(diào)的常態(tài),總是能第一時間拿出主意,勸阻這二人收聲住嘴,握手言和,這個時候的沙僧會表現(xiàn)出驚人的沉穩(wěn)與睿智;而“凝聚”則在于他較之其余三人,對取經(jīng)一事更為專一,隊伍每每遇到拆伙的危機,都是沙悟凈勸阻大伙莫要放棄;除此之外,取經(jīng)隊伍中唯獨沙僧是從來沒有埋怨過路途遙遠、旅程艱苦的人,足見其意志力堅強。從這個角度來說,沙悟凈之所以在《西游記》中的形象與個性并不突出和鮮明,并非作者著墨不多,或無意描寫所致,而應(yīng)該恰恰相反,正是作者刻意為之,故意將之寫成這樣[8]。
沙悟凈在加入取經(jīng)隊伍之前本是流沙河中的吃人妖怪,其兇性與殘暴從他脖子上那串人類的頭蓋骨項鏈便可見一斑。但奇妙的是,在他皈依之后,他的形象反而是師兄弟三人中最像和尚的,這點可從《西游記》第二十二回的原文中便看出端倪:“三藏見他行禮,真像個和尚家風,故又叫他做沙和尚?!盵1]
《六祖壇經(jīng)》有述:“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3]。在這里,凈是潔凈、清凈的意思,換言之,這句話也就是在說,假如想要抵達凈土,就應(yīng)該先讓自己的心靈澄凈,而只要心靈清澈之后,我們所見到的環(huán)境自然也處處皆是凈土。
佛學(xué)中素來有緣起一說,世間萬物皆有正負兩面,心凈之人可以同時看到這兩個方面。而當一個人敢于接受負面的那部分信息的時候,便意味著他有勇氣去面對并改變。[4]對于沙悟凈這樣犯下彌天大罪之人,恰恰正需要這樣的機遇。因而取名為悟凈是為了予他清凈心,不與世相爭,凈心向佛,這樣才能真正地放下過去,最終痛改前非。
所謂“悟凈”,便是指有意識地讓自己尋求凈土,也即是遠離污濁。在《西游記》行文之中,作者還會將沙和尚喚作沙僧,這也代表他亦象征著初入法門,修行尚淺,大體只為求得清凈心的僧人,但對于求佛問道的修行而言,這樣的清修方法無疑是重中之重的第一步,若無清凈之心,更遑論去進行下一步的修行了。因此西游記里才會將之設(shè)定得比較不起眼,突出其清凈的特色。
四、結(jié)語
《西游記》這部著作,雖然同時包含著儒釋道三教合一,錯綜雜糅的思想傾向,但佛教思想無疑是其中最為直觀與鮮明的,這點從整個故事的走向及結(jié)果就可以看得出來。唐僧師徒幾人的目標是取得真經(jīng),并且就在他們?nèi)』亓朔鸾?jīng)之后,幾個人都最終受封而成了佛[4]。從這個角度來說,《西游記》可說是以玄奘取經(jīng)的真實故事為藍本,借由取經(jīng)故事從側(cè)面描述了唐僧師徒幾人皈依佛法,修行悟道,最終成佛的一個過程,而師兄弟三人的法號正是這個過程的一種暗示。三人法號中的“空、能、凈”,從直觀意義上盡皆可指代三種物理現(xiàn)象,而結(jié)合其象征意義,也可說是三種不同的思想境界。對潛心修佛的佛教徒而言,所謂的“修行”其實應(yīng)該說是一種向內(nèi)探索的過程,它們磨煉的是自我的心性與精神,是對人性的塑造,因此佛教的“修行”講求的是“看破凡塵俗世的污垢欲念”和“超脫生死輪回的悲歡離合”,他們追求的正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界。結(jié)合這種“修行”觀念來看,師兄弟三人的名號亦可說是關(guān)于修行人的能力和果報的三種不同水準。這正是佛家通過“修行”,從而求佛問道的三重境界,由“悟凈”開始入佛門,再從“悟能”懂佛法,最后才能“悟空”得佛心,由淺入深,似水到渠成般層層遞進,最終才能達成真正意義上的大圓滿。
參考文獻:
〔1〕吳承恩著.西游記[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0.
〔2〕瞿曇僧伽提婆.增一阿含經(jīng)[M].北京:華文出版社,2012.
〔3〕黃寶生注.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說經(jīng)[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1.
〔4〕袁行霈.中國文學(xué)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張蕊青.《西游記》之“心猿”及其文化根源[J].上海金融學(xué)院學(xué)報,2009(6).
〔6〕趙美真,雷璐燦.《西游記》中的佛教寓意[J].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20(6).
〔7〕程毅中.《心經(jīng)》與心猿[J].文學(xué)遺產(chǎn),2004(1).
〔8〕陳耀明.談?wù)勆澄騼粜蜗蟮乃茉靃J].嘉興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1996(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