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英 李仁君
[關鍵詞]? 趙云;子龍祠;蜀漢城;文博旅游
[作者單位]?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
趙云,字子龍,是三國蜀漢五虎上將之一。趙云漢永壽三年(公元157年)生于冀州真定(今河北正定),建興七年(公元229年)病逝于益州江原道(今成都市大邑縣),葬于大邑縣城東錦屏山麓。趙云戎馬一生,跟隨劉備征戰(zhàn)南北,憑借長坂坡單騎救主名揚天下,先后被封為牙門將軍、翊軍將軍、鎮(zhèn)東將軍。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后主劉禪追謚趙云為漢順平侯。
趙云忠義無雙、武藝高強、道德高潔,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完美人設。自漢末以降,君王大臣、文人雅士、普通大眾、史書典籍,對趙云的評價均為正面肯定、追念頌揚,人氣指數(shù)非常高。中國人推崇趙云的原因是:他有劉備的仁、關羽的忠、張飛的猛、呂布的勇,并且服從命令,一生無敗績,政治頭腦清醒,大局觀念強。毛澤東主席曾多次引用三國故事贊美趙云。1947年6月為陳賡出師餞行時,周恩來說:“我們的猛張飛就要變趙子龍了!”毛澤東主席接著贊美說:“趙子龍好啊,一身是膽!”1958年10月,毛澤東主席接見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楊才魁時說:“正定是個好地方,那里出了個趙子龍。民間說,金呂銀馬銅典韋,我看是一呂二趙三典韋。馬超這人不簡單,但是在《三國演義》里是比不上趙子龍的!”2005年4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視察正定的行程中前往子龍廟參觀視察。
趙云姿顏雄偉、白袍銀甲、白馬銀槍、所向披靡、深明大義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三國演義》使得這一形象更加生動,性格更加傳神。正史上的趙云,同樣是一名常勝將軍,同時也被認為是一名有著大局意識的儒將。他有君子之風,忠肝義膽,有勇有謀,兼有冷靜和藹等個性,在調(diào)和中達到統(tǒng)一,成為經(jīng)典的人物形象,非常符合儒家對道德品行的追求。
子龍祠又稱將軍廟,在大邑縣城東一公里銀屏山下趙云墓前,特點是墓祠合一,這在全國并不多見。趙云曾在大邑屯兵戍邊長達近十年,葬于大邑錦屏山麓這一史實,在明代史學家曹學銓的《蜀中名勝記》、清代和民國時期的《邛州志》《大邑縣志》都有明確記載。明代《蜀中名勝記》載:“靜惠山一名東山,山下土城,相傳為蜀漢名將趙云筑,蓋云帝防羌于此。有云墓及存。”清康熙四年(1665年),大邑縣令李德耀鐫刻的《漢順平侯趙將軍墓祠碑記》云:“漢鎮(zhèn)東將軍墓者,漢順平侯鎮(zhèn)東將軍趙侯,諱云,字子龍,以壽終。其君臣僚佐痊其遺骸于茲山(即錦屏山)?!薄爱敱鹞唇?jīng)以前,青山對峙,有望軍樓?!薄跋葹樾拗瀴L,一切傾頹,仍舊完好;復建祠三楹,拜庭一宇?!薄坝帜顚④娭?,歷代崇祝,于是春秋祭祀,永著為例?!鼻寮螒c《邛州直隸州志·大邑方輿志·冢墓》曰:“蜀漢順平侯鎮(zhèn)東將軍趙子龍祠墓,在縣東一里銀屏山下,其前東路道旁,豎有豐碑。”子龍祠曾經(jīng)毀于明末清初四川的戰(zhàn)亂,后經(jīng)過清康熙、乾隆、嘉慶年間三次大的修葺,道光、咸豐年間加以維修和擴建,成為擁有三重大殿的祠宇。
民國十九年(1930年),縣長解汝襄會同縣人將子龍祠辟為郊外公園,成立公園事務所,負責子龍祠的管理事宜,修筑長約一公里的公路與縣城連接。公路兩旁遍植垂柳,綠蔭夾道,景色可人。路口建有三米多高的木坊一座,坊樓上刻有解汝襄題的“郊外公園”四個醒目大字,同時于祠內(nèi)擴建荷塘、修筑月臺,平整梅坪,增修小滄州,建設因山閣。至此,子龍祠擁有殿堂、亭閣樓榭數(shù)十大間,樓宇錯落,蔚為壯觀。每到春天,百花盛開,游人如織。特別是每逢佳節(jié)舉辦的廟會,遠近游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凡。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保護子龍墓祠這處文物古跡。1956年和1959年曾先后兩次撥款維修。1961年5月25日,大邑縣人民政府以文【61】字第24號文件,將子龍墓祠公布為大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7月3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又以成府發(fā)【1985】85號文件,將子龍墓祠公布為成都市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9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發(fā)【1996】04號文件,將子龍墓祠公布為四川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fā)生后,子龍祠行將垮塌,上級文物部門及時撥來文物救災恢復重建經(jīng)費,歷時四年的建設,祠主體建筑已經(jīng)基本恢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對中華民族的英雄,要心懷崇敬,濃墨重彩記錄英雄、塑造英雄”。趙云一生優(yōu)秀品德和操守,凝成了“忠、義、智、仁、勇”的子龍精神,千百年來一直為后人敬仰,在大邑人民心中也形成了深厚的子龍情結,并逐漸發(fā)展成為子龍文化。
民間傳承有基礎。趙云“忠、義、智、仁、勇”的品質不僅在史冊中可圈可點,流傳至今的“子龍故事”也是傳承子龍文化的有效途徑?!皬娜收凇⒔饷裼诘箲摇薄梆ι綈簯?zhàn)、英勇護主”“生擒曹將、知人善任”“七進曹營、單騎救主”“不辱使命、護主招親”“勇冒利箭、截江奪阿斗”“凜然正氣拒美色”“謝絕獎賞入府庫”的故事等等,在民間有廣泛的傳承基礎。不僅如此,在大邑民間,還流傳著“趙云‘回龍勝梵布”“靜惠山下比箭法”“石馬嘶風伴子龍祠”“三個軍長掛金匾”等等精彩的民間故事??梢哉f,子龍文化在大邑民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大邑人個個都能做子龍文化傳承人。
文化載體不缺乏。子龍墓祠落地大邑已有近1800年歷史,經(jīng)歷漫長的歷史積淀,已經(jīng)在大邑范圍內(nèi)形成了濃厚的文化基礎。大邑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村落、學校、地名等命名中,包含了許多子龍文化元素,如子龍街道、箭道街、順平大道、五龍鄉(xiāng)、回龍村、子龍街小學、望羌臺、倒馬坎、白馬溝、藏兵溝、大營橋、寨子口、寨子山、望軍樓等等,這些文化載體量大面廣、鮮明生動,就在大邑人身邊,融入他們的生活工作中,是繼續(xù)前行、再出發(fā)的現(xiàn)實基礎。
游客流量有規(guī)模。大邑縣為成都市旅游強縣。多年來,依托其境內(nèi)的西嶺雪山、道教發(fā)源地鶴鳴山、佛教圣地霧中山、花水灣溫泉、安仁文博小鎮(zhèn)、新場古鎮(zhèn)等知名旅游打卡地,已形成了頗具規(guī)模的游客流量。2019年全縣實現(xiàn)旅游綜合收入80.75億元,獲評全國最具詩意小城。
項目支撐有保障。從土地資源來看,錦屏山包含十二座山峰,古稱“錦屏十二峰”,東西長達9公里,南北跨度達7公里,區(qū)域面積60多平方公里,連接大邑縣城與煙霞湖。區(qū)域為丘陵地貌,山勢平緩、溝壑縱橫,不適合農(nóng)業(yè),可以布局大型體驗式旅游項目,如徒步穿越、耕種騎射、拓展訓練等。
子龍文化中蘊含的仁愛、智慧、誠信、忠勇等文化元素,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天府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如果單獨就子龍祠打造,顯得比較單薄,如果納入成都三國蜀漢城項目總體規(guī)劃,這能夠起到互補、相得益彰的效果。
將子龍祠作為成都三國蜀漢城項目的西區(qū)進行打造。2020年2月,三國蜀漢城項目進入在線審批環(huán)節(jié),概算總投資85.83億元,預計6年內(nèi)建成。其中三國創(chuàng)意園將挖掘川藏路沿線“絲路文化”底蘊內(nèi)涵,串聯(lián)武侯祠、錦里等三國文化節(jié)點和紅牌樓、太平園等絲路文化節(jié)點,承載文博旅游、高端商務、特色商貿(mào)等功能,打造川藏絲路“多彩文商軸”。這種規(guī)劃靜態(tài)內(nèi)容多,動感不足,如果把子龍祠納入,以子龍文化為核心,打造與蜀漢城遙相呼應、互為補充的“子龍城”(西區(qū)),則可以增強蜀漢城的動感和“野性”,彌補其內(nèi)生缺陷,滿足游客多種需求。
“子龍城”的功能定位?!白育埑恰北仨毰c三國蜀漢城錯位、互補,充分利用好山勢起伏、由平原向山區(qū)過渡的地理條件,展現(xiàn)出不同風采。
一是以子龍祠為核心打造古軍事(三國)主題文化旅游區(qū)。我國擁有1.4億泛軍迷,近3億三國網(wǎng)游玩家,龐大的需求推動著三國影視和網(wǎng)絡游戲的持續(xù)火爆,使體驗式古軍事文化旅游處在一個絕佳的市場風口,有極大的市場潛力。在大邑建設古軍事(三國)文化體驗旅游區(qū),依托子龍文化傳承地(子龍墓、子龍祠、子龍廟、子龍街、子龍街小學、箭道街)、趙云軍事營地情景再造(望羌臺、白馬溝、大營橋)、趙云演兵場景重現(xiàn)(寨子口、寨子山、望軍樓)等載體和途徑,與三國蜀漢城統(tǒng)籌謀劃,形成一盤棋,既能增加游客的活動體驗、實現(xiàn)成都武侯—大邑兩處蜀漢主題游的連片發(fā)展和良性互動,也是拓展三國文化旅游主陣地、延伸產(chǎn)品鏈價值鏈的應有之義。
二是以趙云形象為核心補充勇猛、陽剛、壯美、忠義的蜀文化內(nèi)涵。常言道,蜀相巴將。由于天府之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自古民風淳樸,文風興盛,多出相才等文人雅士,天府文化總體上給人印象是偏陰柔、細膩,不如巴文化陽剛、粗獷。趙云身上勇猛之風貌、陽剛之氣質、忠義之品骨、仁愛之胸襟,是可以穿越歷史時空的“男神特質”。通過挖掘這些特質,形塑四川人勇猛、陽剛、壯美、忠義的男性形象,這一方面可以與諸葛亮的“文臣”形象形成對比,還原蜀漢“武將”的歷史風貌;另一方面可以引導人們崇尚英雄,健全人格、野蠻體魄,引領健康向上的性別設定,豐富完善天府文化人物形象及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