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雄,蔡志歡,孫萌,彭敏,唐文幫,2,張桂蓮,2,?
(1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學院,長沙 410128;2 水稻油菜抗病育種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長沙 410128)
水稻生長發(fā)育的各個時期均可能遭遇低溫冷害,苗期是水稻最易受低溫冷害的時期,且與孕穗期、開花期、成熟期的耐冷性密切相關(guān)。在我國南方雙季稻區(qū)早稻播種后常遭遇寒潮天氣,導(dǎo)致秧苗生長遲緩、葉片變黃卷葉、甚至死苗,不僅影響早稻產(chǎn)量,還影響晚稻的生產(chǎn)計劃和產(chǎn)量[1-3]。苗期低溫已成為影響早稻安全生產(chǎn)的主要因素。
關(guān)于減輕水稻苗期低溫冷害調(diào)控方法研究,王洪軍等研究認為秧苗期遇到10~12 ℃低溫時,灌薄水就可以防御冷害;當氣溫為10 ℃以下時,灌水深度以葉尖露出水面為宜[4]。陳書強等[5]研究認為在移栽前2~3 d,在苗床上施用磷酸二銨150 g/m2,施后澆水,插秧時帶磷下地,秧苗耐寒能力增強??子畹萚6]研究認為鉀硅鎂配施,可提高水稻抗寒性,增加水稻產(chǎn)量,提高稻米品質(zhì)。陳書強等[5]、徐芬芬等[7]、蔡克桐等[8]、鄧如福等[9]研究認為用海藻糖、烯效唑、DA-6、水楊酸茉莉酸等植物激素處理,可顯著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寒性。但目前還沒有一種有效方法在生產(chǎn)中推廣應(yīng)用。本文以湘早秈45 號為材料,通過在低溫下不同濃度化學試劑、比例混合劑、噴灑時期和噴灑次數(shù)的篩選,以期篩選出一種有效、適用的的化學調(diào)控劑,為減輕水稻低溫冷害有效的調(diào)控方法。
以早稻品種湘早秈45 號為材料,由湖南金色農(nóng)豐種業(yè)有限公司提供。
共設(shè)置了5 個試驗。
試驗1:不同濃度單劑篩選試驗
將浸種催芽后的100 粒芽谷播于稻田土的培養(yǎng)盒中,在光照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至二葉一心期,將含有氯化鈣0.01、0.02、0.03 mol/L,烯效唑10、20、30 mg/L,磷酸二氫鉀2、4、6 g/L,水楊酸100、200、300 mg/L,脫落酸10、20、30 mg/L,6-BA 10、20、30 mg/L,脯氨酸100、150、200 mg/L的21 種溶液分別均勻噴施在水稻幼苗上,每天上午噴1 次,連噴3 次,然后移入光照培養(yǎng)箱中進行低溫處理(8:00-17:00,10 ℃,17:00-8:00,8 ℃)5 d,同時設(shè)置噴灑清水作對照(CK),3 次重復(fù),處理結(jié)束后在適溫下恢復(fù)生長7 d后記錄活苗率。
試驗2:混合調(diào)控劑篩選試驗
將0.01 mol/L的氯化鈣、20 mg/L的烯效唑溶液、6 g/L的KH2PO4溶液、100 mg/L的水楊酸溶液、10 mg/L的脫落酸溶液(分別用A、B、C、D、E 代替以上溶液。)每2 種、每3 種、每4 種、每5 種按一定體積比例配制成不同的混合劑,在2 葉1 心期分別均勻噴施在水稻幼苗上,每天上午噴1 次,連噴3次,3 次重復(fù),然后移入光照培養(yǎng)箱中進行低溫處理(8:00-17:00,10 ℃,17:00-8:00,8 ℃)5 d,以噴施清水作對照(CK),結(jié)束后在適溫下恢復(fù)生長7 d 后記錄活苗率,同時測定根系活力。處理前幼苗的培養(yǎng)同試驗1。
試驗3:混合調(diào)控劑DTKJ 噴灑時期篩選試驗
混合調(diào)控劑DTKJ 噴灑時期設(shè)置為幼苗1 葉1心期、2 葉1 心期、3 葉1 心期、4 葉1 心期,將混合調(diào)控劑DTKJ 溶液(20 mg/L的烯效唑溶液、6 g/L的KH2PO4溶液、100 mg/L的水楊酸溶液、10 mg/L的脫落酸溶液按2 ∶3 ∶1 ∶1體積比配置而成的混合液)均勻的噴灑,每天上午噴1 次,連噴3 次,以噴清水為對照,3 次重復(fù),處理前幼苗的培養(yǎng)、處理后材料的低溫處理與調(diào)查同試驗2。
試驗4:混合調(diào)控劑DTKJ 噴灑次數(shù)篩選試驗
混合調(diào)控劑DTKJ 噴灑次數(shù)設(shè)置為1、2、3、4次,于幼苗2 葉1 心期將混合調(diào)控劑DTKJ 溶液均勻的噴灑,以噴清水為對照,3 次重復(fù),處理前幼苗的培養(yǎng)、處理后材料的低溫處理與調(diào)查同試驗2。
試驗5:DTKJ 應(yīng)用效果試驗
在2 葉1 心期將DTKJ 調(diào)控劑溶液均勻的噴灑到水稻植株上,連續(xù)噴灑3 次,以噴清水的為對照(CK),3 次重復(fù),處理前幼苗的培養(yǎng)、處理后材料的低溫處理與調(diào)查同試驗2。
同時2019 年利用早春低溫開展DTKJ 應(yīng)用效果試驗,3 月7 日將湘早秈45 號發(fā)芽一致的芽谷播種于圓形塑料盆中,共40 盆,在光照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至2 葉1 心期,將DTKJ 調(diào)控劑溶液均勻的噴灑到水稻幼苗上,噴灑20 盆,另外20 盆以噴清水為對照,連續(xù)噴灑3 次,于3 月20 日移置水網(wǎng)室,4 月5日調(diào)查活苗率。
(1)活苗率測定。處理結(jié)束適溫恢復(fù)7 d 后調(diào)查活苗數(shù),計算活苗率。
(2)根系活力測定。采用TTC 法測定根系活力,參照李合生的方法[10]。
(3)自然溫度記載。水稻所網(wǎng)室放置一個自動溫濕度記錄儀,每隔15 min 記錄一次溫濕度。
從表1 可知,與噴灑清水對照相比,噴灑不同濃度氯化鈣、烯效唑、磷酸二氫鉀、脫落酸溶液均能提高低溫下活苗率,以噴灑0.01 mol/L 氯化鈣、20 mg/L 烯效唑、6 g/L 磷酸二氫鉀、10 mg/脫落酸溶液的活苗率最高,活苗率分別比對照提高39.8%、33.75%、42.95%、41.24%;對水楊酸來說,以噴灑100 mg/L的水楊酸溶液活苗率最高,活苗率比對照提高28.80%;對6-BA 而言,以噴灑10 mg/L的6-BA 對低溫下活苗率的提高幅度最大,比對照提高6.48%,而噴灑20、30 mg/L的6-BA 溶液卻沒有提高低溫下活苗率;對脯氨酸來說,噴灑3 種濃度脯氨酸均沒有提高低溫下幼苗活苗率。
表1 噴灑不同濃度單劑的幼苗活苗率Table 1 The survival rate of seedlings sprayed with single dose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由表2 可知,不同配比混合劑均能顯著提高低溫下的活苗率與根系活力,其中以噴灑BCDE 溶液(即20 mg/L的烯效唑溶液、6 g/L的KH2PO4溶液、100 mg/L的水楊酸溶液、10 mg/L的脫落酸溶液按2 ∶3 ∶1 ∶1體積比配制的混合液)提高活苗率與根系活力的幅度最大,效果最好,與對照相比,秧苗活苗率的提高了69.65%,根系活力提高了142.43 μg/g·h。
表2 不同配比混合劑噴灑后幼苗活苗率與根系活力Table 2 The survival rate and root activity of seedlings sprayed with different mixtures
由表3 可知,與對照相比,低溫下噴施DTKJ 溶液均能顯著提高幼苗活苗率與根系活力,其中以2葉1 心期噴灑DTKJ 溶液的根系活力和活苗率提高幅度最大、效果最好,活苗率提高69.26%,根系活力提高了106.78 μg/g·h。
表3 不同時期噴灑DTKJ 溶液后幼苗活苗率與根系活力Table 3 The survival rate and root activity of seedlings sprayed with DTKJ solu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由表4 可知,與對照相比,噴施不同次數(shù)DTKJ溶液均能提高低溫下幼苗活苗率與根系活力,其中以連續(xù)噴灑3 次的幼苗活苗率與根系活力提高幅度最大、效果最好,活苗率提高66.65%,根系活力提高103.86 μg/g·h。
表4 噴灑不同次數(shù)DTKJ 溶液后幼苗活苗率與根系活力Table 4 The survival rate and root activity of seedlings after spraying DTKJ solution at different times
由圖1 可知,2019 年3 月1-17 日,日平均溫度在15 ℃以下,3 月18-21 日,日平均溫度升高,在15℃以上,3 月22-27 日溫度再次降低,連續(xù)6 d 日平均溫度在12 ℃以下,3 月27 日后溫度稍有上升。
圖1 2019 年3 月自動溫濕度記錄儀記載的溫度Fig.1 The temperature recorded by automatic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ecorder in March 2019
由表5 可知,與對照相比,人工模擬低溫下噴施DTKJ 溶液顯著提高了幼苗活苗率與根系活力,幼苗活苗率比對照提高69.65%,根系活力比對照提高126.80 μg/g·h,且顯著高于單劑噴施效果。早春自然低溫試驗結(jié)果與人工模擬低溫試驗結(jié)果表現(xiàn)趨勢基本一致。
表5 DTKJ 溶液在人工模擬低溫與早春自然低溫的應(yīng)用效果Table 5 Application effect of DTKJ solution in simulated low temperature and natural low temperature in the early spring
受季風的影響,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春季常受寒潮低溫侵襲,特別是苗期受到低溫冷害,將導(dǎo)致葉片失綠,分蘗減少,根系受損,甚至爛秧死苗現(xiàn)象[11],嚴重影響直播早稻安全生產(chǎn)。鄧如福等[9]、楊文鈺等[12]、高紅秀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用烯效唑、海藻糖、高效唑浸種,可以降低細胞電解質(zhì)滲漏率、MDA 和脯氨酸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維持細胞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性,提高水稻幼苗的抗低溫能力。Shinkawa 等[14]研究都表明,外施ABA 能有效減緩冷敏感品種在冷脅迫下的受害率,提高水稻幼苗抗低溫能力。本研究表明,低溫下噴施氯化鈣、烯效唑、磷酸二氫鉀、脫落酸、水楊酸溶液均能提高低溫下活苗率,減輕低溫危害,這與前人研究結(jié)果一致[7,12,14]。本試驗中,在噴灑單劑情況下,以噴灑0.01 mol/L 氯化鈣、20 mg/L 烯效唑、6 g/L 磷酸二氫鉀、10 mg/脫落酸、100 mg/L的水楊酸、10 mg/L的6-BA 溶液對低溫下活苗率提高幅度最大。
通過對單劑進行不同體積比例配制的混合液篩選試驗,結(jié)果表明,低溫下噴施DTJK 溶液,能最大幅度提高活苗率,表現(xiàn)出一定的協(xié)同誘導(dǎo)效應(yīng)??赡茉蛞皇敲撀渌崤c水楊酸的作用有交叉[15],脫落酸的合成有兩條途徑,一條直接的,一條間接的,而后者需有脂氧合酶(LOX)參與[16,17],而水楊酸能夠抑制脂氧合酶的活性,調(diào)控脫落酸的直接合成途徑來調(diào)控脫落酸的合成。因此水楊酸可通過脫落酸誘導(dǎo)提高水稻抗寒性。二是烯效唑?qū)r(nóng)作物具有抑制細胞伸長、縮短節(jié)間,培育矮壯秧苗,提高秧苗的抗逆性[18];磷酸二氫鉀屬于高效磷鉀復(fù)合肥,可為作物生長提供P 元素、K 元素,具有促進葉片光合作用、增強作物抗逆性的功能[19]。烯效唑和KH2PO4的加入顯著提高了混合調(diào)控劑對水稻秧苗的抗低溫調(diào)控效果。2019 年人工模擬低溫與早春低溫試驗結(jié)果也驗證了這一效果。本研究表明,在水稻幼苗2 葉1 心期連續(xù)噴施DTKJ 混合液3 次,可顯著提高低溫下幼苗根系活力和活苗率,優(yōu)于單劑噴施調(diào)控效果。至于混合調(diào)控劑DTKJ 抗低溫的機制是什么,還有待從生理生化、細胞結(jié)構(gòu)方面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相比,單獨噴施0.01 mol/L CaCl2、20 mg/L 烯 效唑、6 g/L K2HPO4、10 mg/L ABA、100 mg/L 水楊酸、10 mg/L 6-BA 溶液可顯著提高低溫下幼苗活苗率。與單劑噴施相比,在2 葉1 心期連續(xù)噴施3 次DTKJ 混合液(即20 mg/L 烯效唑、6 g/L 磷酸二氫鉀、100 mg/L 水楊酸、10 mg/L脫落酸以2 ∶3 ∶1 ∶1體積比配置的混合液)能較大幅度提高低溫下幼苗根系活力和活苗率,調(diào)控效果更優(yōu),表現(xiàn)出一定的協(xié)同誘導(dǎo)效應(yīng)。DTKJ 混合液可提高水稻苗期抗低溫能力的抗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