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沒有便意,三四天甚至一個星期才大便一次,懷疑胃腸道有毛病,以為自己得了胃癌或者腸癌,去做了胃鏡和腸鏡,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的問題。這是怎么回事呢?有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大便產(chǎn)生得少
如果你天天吃的是好消化的食物,例如粥、饅頭、面條等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大部分都被消化吸收了,這樣就不能形成較多的大便,那就會沒有便意。
對于這樣的情況,應該多吃蔬菜、水果、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膳食纖維不能被人體吸收,卻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形成大便,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于排便。所以,如果總沒有便意,首先要看看自己的飲食有沒有問題。
腸道不愿意動
如果結(jié)腸運動緩慢,食物殘渣長時間地停留在大腸里面,不能及時地將大便送入直腸,就會引起排便次數(shù)減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慢傳輸型便秘。我們的大腸不愿意運動,蠕動能力減弱。與此同時,糞便長時間停留在大腸里面,水分就會被過分地吸收,從而導致大便干燥。
想要確診慢傳輸型便秘,需要做胃腸傳輸試驗,早餐的時候,隨試驗餐吞服20個標志物,相隔一定時間后拍攝腹部X線平片1張,計算排出率。正常情況下,48~72小時后,大部分標志物可排出體外。慢傳輸型便秘的患者,超過72小時,標志物仍未完全排出。
慢傳輸型便秘的患者可以先嘗試保守治療,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適當運動,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嘗試順時針按摩自己的腹部等,這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促進胃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還可以口服一些促胃腸動力的藥物,例如莫沙必利、胃復安等。
如果以上的保守治療無效,需要與醫(y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在征得同意的情況下,建議手術治療。
(曾維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