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過能在沙地里鉆來鉆去的蛇形機器人嗎?
蛇長期以來一直是機器人的靈感來源,這要歸功于它們的相對簡單性和運動的多功能性。因此,蛇形機器人已經(jīng)被用來探索沙丘、海床、管道、廢棄的核電站,甚至是人體。
有了這種蛇形機器人,將來修理地下管道就不用工人們鉆來鉆去了,遙控一下新型工人——蛇形機器人就可以鉆進管道干活了。
現(xiàn)在,我們好像已經(jīng)習慣了戴口罩,可以用來隔絕灰塵、有害顆粒,甚至病毒。
但你知道嗎?最近,我國的科學家們研制出了一款智能口罩,可以直接檢測人體呼出的氣體中是否含有病毒。
看看這種智能口罩的神奇之處吧:傳感器由排列精密的納米線陣列構(gòu)成,納米線的線寬和間距與病毒顆粒物的尺寸相匹配,納米線陣列就像一張“網(wǎng)”,可以精準捕獲呼氣中的病毒顆粒。
北京冬奧會距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我們心里好期待呀!相信很多賽場都座無虛席。但是,如果一場比賽忽然斷電,觀眾會多么掃興呀。
可北京冬奧會就不用擔心這種狀況出現(xiàn)了:剛剛建成的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360萬千瓦,有世界最大的“充電寶”之稱。它有一項“獨門絕技”——黑啟動:當電網(wǎng)發(fā)生異常情況時,機組可在3至5分鐘內(nèi)迅速響應,為斷電區(qū)域提供電能。
如果北京冬奧會賽場出現(xiàn)斷電,豐寧蓄水能電站馬上會提供電源,就不會耽誤比賽啦。
秋天到了,玉米田里的收割機忙忙碌碌,正在收玉米。很快,干凈的玉米棒裝車走了,剩下堆積成小山一樣的葉子和莖稈,就得扔掉了,可真浪費。
最近,科學家們就發(fā)明了一種新技術,會把這些秸稈變成“寶貝”:能夠利用玉米材料制造乙醇和塑料,再把這種乙醇添加到汽油里,就可以節(jié)省很多燃料了。
想去林芝看桃花嗎?還是去領略雅魯藏布江的洶涌壯闊?
現(xiàn)在,從拉薩坐動車就可以去啦!從拉薩開往林芝的“復興號”動車線路途中建成了47座隧道、121座橋梁。其中很多工程都創(chuàng)造了第一:國內(nèi)最大埋深的巴玉隧道,高海拔、大跨度世界第一的藏木雅魯藏布江特大橋……
拉林鐵路是西藏自治區(qū)首條電氣化鐵路,動車組可在電氣化和非電氣化線路間自由切換。
這條線路的開通,實現(xiàn)了藏區(qū)人民“坐著動車去拉薩”的愿望,沿途有桃花節(jié)、南伽巴瓦峰和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很多美景呢。
院子里的潮濕陰暗處會長出蘑菇,然而你能想象螞蟻身上也會長出蘑菇嗎?據(jù)《真菌生物學》雜志近日報道,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在一只保存在琥珀中的螞蟻身上,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型子囊菌。
這種琥珀來自5000萬年前的歐洲波羅的海地區(qū),從螞蟻身上長出來的新蘑菇樣本,是已知最古老的寄生螞蟻的真菌,代表了一個新的真菌屬和物種。研究人員將這種新真菌命名為波羅根霉。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螞蟻體內(nèi)出現(xiàn)的肉座菌目真菌的第一個化石記錄。作為真菌寄生螞蟻的最早化石記錄,它可以在未來的研究中作為真菌和螞蟻關聯(lián)起源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