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芳
2021年04月16日,云南省玉溪市來了一群“不速之客”。17頭來自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的亞洲野象進入人們的視野。由于我國的亞洲野象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臨滄和普洱地區(qū),這是它們第一次離開原來的棲息地,所以引起了極大的關(guān)注。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亞洲野象北遷背后的故事吧。
大家好,我是大象家族的小象寶寶,大家都叫我象寶。聽說最近大家都非常關(guān)注我的一舉一動,想不到只有半歲的我居然成了一個“小網(wǎng)紅”。我出生在2020年1 2月,是個標準的“20后”,早在我出生前的3月份,我的家族就開始了北上之旅,那時我們只有16名成員,由于我的一個同伴鼻子比別的大象短了一截,所以人們稱我們?yōu)椤皵啾窍蠹易濉薄?/p>
作為亞洲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一頭成年的亞洲象身長有5~7米,體重有2.7~5噸。大象家族喜歡群居,在我的家族中,母象的地位最高,她們一生都會留在象群,守護這個大家庭,而公象成年后就會慢慢離開象群。
聽媽媽說我們原本生活在云南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由勐臘、尚勇、勐侖、勐養(yǎng)、曼搞5個互不相連的子保護區(qū)組成,而我的家族主要活動在勐養(yǎng),這里面積有9.93萬公頃,相當于14萬個足球場那么大。
對于剛出生不久的我來說,這場一路北上的遷徙,就是一場大冒險。我們從西雙版納出發(fā),先后走過了普洱、墨江、元江、石屏、峨山、玉溪、晉寧、昆明。半路上,三個同伴走散了,這可把媽媽急壞了,好在最后一個同伴趕上了大部隊。還有一次過水溝,我怎么都翻不過去,差點大頭朝下栽進去,幸好媽媽及時把我推了上來。
旅途中,我可真是大飽口福了,玉米、水稻、菠蘿、番木薯……簡直是大象豪華自助,超級可口。如果走累了,我們會在農(nóng)田邊休息,媽媽和阿姨們總是把我圍在中間,每個家庭成員都會竭盡全力去守護象群中的幼象,這種備受呵護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不過,作為一只不滿周歲就加入大遷徙隊伍的象寶寶,我也有許多煩惱,想知道我們亞洲象家族更多的秘密嗎?請關(guān)注下一期雜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