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諒
車從S城的中山路經(jīng)過,明人窗外掃視了一眼,就瞥見那幢深藍色的以歐式風格演繹的建筑,模樣和前兩年依舊,店招廣告卻不見了。
聽說近期幾家主客戶都退租了,不知業(yè)主能否承受得住,又在作何打算呢?
記憶的線頭回到了好多年前。那年,明人參加一個海外考察團,重點是F國。同行的還有一位國有企業(yè)的董事長L。
出發(fā)時,明人接到了民營企業(yè)家老強的電話,大意是介紹了自己在F國的一個開發(fā)項目。因考察團成員興趣不大,明人便婉拒了老強的邀請。此后,在F國的Y城,考察團參觀了一個在建的時尚項目,印象挺好。L董事長表示期待合作,在S城也打造一個這樣的項目。但不知為何,那個為首的負責接待他們的老外,有點拿不定主意。原來,他只是個“打工仔”,不是能夠一錘定音的老板。
L董事長表示,可以轉告老板他關于合作的訴求,“我說話算話”。而在后續(xù)的考察中,明人卻漸漸察覺,該時尚項目的投資人,似乎是華人。他忽然想到了老強,躊躇了一下,還是撥通了電話,確定了該時尚項目正是老強之前推薦的開發(fā)項目。
知道了老強投資的背景后,L董事長仿佛略后悔自己方才的信誓旦旦,但他還是與老強通了個電話:“沒想到是你的項目。不錯!S城現(xiàn)在新城大建設,也很歡迎這類項目落戶?!彼麄兩潭?,待考察團回國后,就見面洽談。
如此一來,考察之成功,已可見端倪了。L董事長則數(shù)次感嘆:強總這樣的民營企業(yè)家,倒居然做了這么好的項目。事后,老強也多次說到,你們本不想看我的項目,最后還是看了,有意思。是呀,我們原先以為看的是F國人的項目,哪知道竟然是你的呢?可見你的實力,還有我們民營企業(yè)在海外的投資,是不可低估的。明人說道。
L董事長回國后,過了兩個月才與老強見面。雙方談得比較順利,但是,L董事長強調(diào)了兩點。一、老強要以F國公司名義出現(xiàn),這樣,項目才與中外合資沾邊,他們公司也算引進了一個外資項目。這一點難度不小,老強思忖半晌,答應去努力。二、L董事長說,項目名稱要洋氣,最好與國外品牌沾邊。老強笑了笑,這一點容易得很。
然而,L董事長另有一個要求,是老強沒有答應的。L董事長建議工期長一些,建設一個“慢工出細活”的工程。聽了這話,老強的腦袋搖得像篩子:不行,這不行。成本太高了。老兄,這是國內(nèi),不是國外。何況,這么晚建成,你要是調(diào)了,不也享受不了勝利的果實了嗎?
最后,項目兩年半速成。第一撥招商據(jù)說很紅火,深藍色的歐式風格,加上特別的金屬燈等裝飾,在S城幾無先例,因此,建筑一度籠絡了眾人的目光,成為城市的網(wǎng)紅打卡點。但遺憾的是,經(jīng)營效益似乎并不顯著。
好久不見L董事長了。明人撥了個電話,問起這個項目的情況。
L董事長說:“大虧。董事會剛決定,出讓項目股權,不和假洋鬼子玩了?!?/p>
明人莫名地心一沉。忽然什么都不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