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岳
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其主戰(zhàn)場是家庭,認識到這一點的家長,在教育子女上就領(lǐng)先了一步,同時也更早體會到了壓力。
尤其是,當家長的學識跟不上孩子的功課時,家長會恐慌:我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但是我做不到。孩子的學業(yè)一直在進步,家長總有一天會無法輔導孩子,這是必然的。
其實家長沒必要恐慌,影響孩子的,不是你擁有多少知識,而是你的求知欲。能傳遞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求知欲是無限的。一個人哪怕了解再多知識,也可以說是無知。知識總在不停地迭代,你如果沒有求知欲,很快就會墜入無知的深谷。
求知欲如何傳承呢?
一個孩子放學回家,如果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在看書,他就很可能會因為這樣的家庭氛圍而愛上閱讀、善于求知。久居蘭室,身有幽香。真正的傳承不是刻意為之,耳濡目染而已。
耳濡目染是最有效的教育,因為它能體現(xiàn)你的本質(zhì)。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很高,一個眼神或一個細微的動作,瞬間就可以傳遞很多信息,這也是家人之間朝夕相處的默契。所以,家長內(nèi)在的優(yōu)秀品質(zhì),孩子總能感受得到。
知道這一點后,只要你真的有求知欲,就一定能傳承給孩子。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無知,更不要刻意掩飾自己的無知。如果假裝無所不知,這點虛榮與自大,孩子感覺得到,也能默默學會。
我的岳父之前只讀過幾年小學,但他的求知欲幾乎到了偏執(zhí)的地步。后來他在單位寫材料,參加了自考、讀完大專。退休后,又鉆研市場開始創(chuàng)業(yè)。他學習使用電腦時,遇到不懂的地方經(jīng)常打電話問我。妻子不止一次地跟我說過,她受惠于父親對知識的熱愛,所以從小求知欲強,在學習方面很自律。
作為父母,起點低沒關(guān)系,成為一個求知者是最重要的。求知者的求知欲是無止境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求知,這是學習的基本體現(xiàn),一是溫故知新,二是以新帶學,讓孩子帶領(lǐng)自己進入新領(lǐng)域、學習新知識,同時能給孩子帶來巨大的成就感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