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作為共和國同齡人,我們很慶幸生在紅旗下,趕上了好時代。
李錦元,出生于1949年10月,是安徽省廬江縣泥河鎮(zhèn)的一名農(nóng)民?!拔疑谀嗪渔?zhèn)余橋村(今泥河社區(qū)),我的父親是個木匠,新中國成立后,家里的日子有了明顯改善。后來父親病故,家里的經(jīng)濟一下子垮了下來,我不得不回鄉(xiāng)務農(nóng)。因我讀過書,回到家鄉(xiāng)很受大隊干部和社員們的歡迎,不久,就擔任生產(chǎn)隊會計。自此,家里生活有所好轉(zhuǎn)。幸虧我出生在新中國,要是在舊社會,家里哪有翻身之日??!”
崔芳華,1949年10月出生于遼寧省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簡稱喀左縣)的一個小山村?!拔沂敲晒抛迦?,當我來到這個人世間時,上面已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懂事時,父親用不太熟練的漢語常對我說,‘小華,你福大命大,趕上好時候了’。原來哥哥1940年出生時,父親正在給本屯一家地主扛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從早忙到晚,累得連腰都直不起來。直到1947年,家鄉(xiāng)解放了,我家分了十幾畝耕地,還有一頭耕牛,父親才擺脫了地主的盤剝,和母親一起春種秋收,日子開始好轉(zhuǎn)起來,起碼過春節(jié)能吃上用大黃米蒸的黏豆包了??梢哉f,生在新中國,是俺最大的幸運!”崔芳華說。
張樂群,是安徽省阜陽縣(今屬阜陽市)的一名鄉(xiāng)村教師。他在回憶錄里寫過這樣一段話:“仿佛是為了迎接新中國的誕生,我出生于1949年10月1日。我出生后的第二年,美帝國主義就悍然發(fā)動朝鮮戰(zhàn)爭,正如歌里唱到的‘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英勇善戰(zhàn)下,打敗了當時具有先進武器裝備的聯(lián)合國軍隊,為剛剛誕生的新中國贏得了長期的和平建設環(huán)境。后來歷經(jīng)土地改革、公私合營、‘工業(yè)學大慶 農(nóng)業(yè)學大寨’、全國人民學雷鋒……社會主義事業(yè)一步一步走向繁榮,我們也一點一點地過上了好日子?!?/p>
趙正惠,出生在重慶的一個偏遠小縣城。母親告訴她,1949年4月,國民黨軍隊倉皇逃竄,他們轟炸縣城,飛機時不時在天空盤旋。24日傍晚,她呱呱落地,這時母親聽到一聲炮響,急忙把剛生下來的她裹上被子放在床底下。趙正惠說:“建國初期,國民黨留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為我們恢復生產(chǎn)增加了難度,我親身經(jīng)歷了買米、買面要糧票,買布要布票,買油要油票的計劃經(jīng)濟年代,雖然生活苦了些,但我們已經(jīng)從戰(zhàn)亂中安定下來,過上了有尊嚴的日子。”
王忠祥,1949年9月出生于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侯營鎮(zhèn),從一出生就沒見過父親的樣子,直到1971年,他22 歲時,黨和政府入戶走訪烈士家庭,才聽母親講起那段刻骨銘心的往事。1949年6月,歷時42 天的渡江戰(zhàn)役取得勝利,為解放華東全境和向華南、西南地區(qū)進軍創(chuàng)造了重要條件,而在這場戰(zhàn)役中,他的父親壯烈犧牲,沒有等到新中國的誕生。三個月后,他們的兒子小忠祥迎著新中國的曙光出生了……“母親同父親一起參軍,后因懷孕回家待產(chǎn),父親犧牲后,要強的母親隱瞞了父親為國犧牲的英雄事跡。她說新中國是用無數(shù)英烈的流血犧牲換來的,他們?yōu)樽訉O后代贏得了和平?!苯衲?2 歲的王忠祥,回憶起母親的講述百感交集,眼里充滿了淚水。
上初中時的李錦元
做民兵班長時的崔芳華(右一)
1958年,張樂群光榮地戴上了紅領巾,在家鄉(xiāng)的田野里,和奶奶、弟弟、妹妹合影留念
生在新中國,趙正惠讀上了書
周秀英童年時
周秀英出生于山東省高密市,小時候聽母親說,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像春雷般震撼了世界?!拔揖驮诖豪醉懞蟮?1月出生了,全家人都說這個丫頭是個有福之人,生在好時候了。真如家人所說,從童年到現(xiàn)在,我就在祥和、幸福、溫暖的祖國母親懷抱里歡度著每一天。雖然全國經(jīng)受了三年自然災害,又要勒緊褲腰帶償還蘇聯(lián)的債務,但我們依然情緒飽滿,斗志昂揚地經(jīng)受住了各種貧困的艱難考驗,祖國母親牽著我一起走出困境?!?/p>
范醒華,1949年4月出生在安徽省阜陽市口孜鎮(zhèn)。據(jù)他回憶,20世紀50年代,大喇叭小廣播天天播放《社會主義好》《我們走在大路上》等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歌曲,大人們都在爭先進、比貢獻,勝利的凱歌不斷奏響。父母的臉上常帶笑容,自己也從捧著煤油燈上學,發(fā)展到坐在電燈下寫作業(yè),且不斷捧回蓋著紅印章的獎狀。直到1966年,他第一次走出家門,看到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武漢長江大橋?!拔矣芍缘馗械缴谛轮袊嵌嗝吹男腋!!狈缎讶A說。
1968年,張余局回鄉(xiāng)擔任中學教師
童年范醒華(左一)
王吉寬,1949年6月出生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橋頭鎮(zhèn)。從懂事起,他就伴隨著《解放區(qū)的天》《社會主義好》的歌聲,跟大人喊著“毛主席萬歲!”“共產(chǎn)黨萬歲!”,感知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社會氛圍?!?958年,爸爸把我送進村小讀書,我們這個幾代文盲的家里,終于有了第一個小學生。為這事父親有時候做夢都笑醒了,他說以前讀書都是地主家的孩子才有的福利,沒想到新中國窮人家的娃也能有學上。”每每說起這些,王吉寬總是滿臉的笑容。
李金海,1949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澳菚r我家旁邊就是村小學,每當早上見到小伙伴們背著書包蹦蹦跳跳上學堂時,我心里羨慕極了。9 歲那年,村干部和學校老師說服我的父母,使我實現(xiàn)了上學讀書的愿望。一塊粗布系上一根布條繩把書包起來,就成了當時的書包了。家里老人講,‘你算是趕上了好年月了,這要是在過去,你早得去地主家干長工了’。等稍微長大些的時候,我才明白老人的話,是共產(chǎn)黨建立的新中國,使窮娃娃有了讀書的機會?!?/p>
張余局,出生在1949年10月,曾是安徽省肥東縣梁園鎮(zhèn)的一名鄉(xiāng)村教師。他說:“我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三天出生的,8 歲上小學,因為家境貧寒,放學回家后還要放牛,同學們都叫我放牛娃,但我一點也不惱,因為父輩們一天都沒上過學。生在新中國,像我這樣的放牛娃也能讀書,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p>
宋義芳是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關工委“銀杜鵑”指導員。他說:“我生于1949年正月,那時候兄妹多,父母收入低,童年經(jīng)常得到外婆和舅舅的資助。每到開學總擔心學費難籌,不乏暑假賣涼茶、挑沙、推板車的經(jīng)歷,但我依然很慶幸,因為和父輩相比,他們一天書本都沒摸過,我至少還有學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