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桂玲
新課程標準要求評價應以客觀事實作為評價基礎;注重評價與教學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尤其是形成性評價;還要充分發(fā)揮評價對學生發(fā)展中的積極作用。既要關注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更要重視學習能力、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所以教育評價的多樣化是時代對我們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在數學教學中,我發(fā)現:許多學生有學習的潛能,但是不夠自信,主要表現為上課發(fā)言不主動,明明會,卻不愿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害怕說錯了大家笑話他;個別學生獨立思考、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較差,干什么都比別人慢半拍;更有甚者,逮著空子就偷懶。如果對學生評價目標單一,方法不夠豐富,忽視評價過程,這樣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并不能產生多大的改變。
一、課堂評價,師生共同進步
過去上課只注重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不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表現和進步。
1、 用豐富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
每個人都喜歡聽別人的贊美,學生也不例外,課堂中老師不應該吝嗇自己表揚語言。對學生的精彩發(fā)言給予肯定;對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關注;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給予表揚……總之,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閃光點要及時抓住。而這種評價方式的優(yōu)點在于老師不必做太多的課前準備,只要頭腦中有足夠豐富的語言。
2、用印章來為學生的學習過程留下記憶。
過去是通過獎小紅花、小紅旗等形式,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突出表現進行隨機獎勵??蓵r間長了,小紅花小紅旗容易丟失或損壞,不能為學生留下長久的記憶?!鞍l(fā)言積極”、“思維活躍”、“聽課認真”等,有針對性的印在學生的數學書上,學到哪一課,就印到哪一課;哪一個問題回答的精彩,就印到那個問題旁邊。這樣一來,無論學生什么時候翻開書,都能清除地回憶起自己的出色表現:這一課,我發(fā)言積極;這一課,我聽課認真;這一課,我的解題方法與眾不同……而家長也能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學生在校學習的狀況。
3、學生自評、學生之間互評,評估自己與他人的學習表現
自評是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評價,互評是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是學生參與、實踐和體驗學習的一個過程,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特點決定了在評價時容易只看到自己或優(yōu)秀學生的“閃光點”,忽略了其他學生的“閃光點”,這就要求學生在互評時盡力找出同學的“閃光點”再指出不足之處,提出希望和改進的辦法。這樣既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又充分發(fā)揮了評價的激勵、矯正功能。
二、作業(yè)評價,體現人文化與多樣化。
數學作業(yè)評價要科學地評價學生的認知、能力、態(tài)度和情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多種評價體系,評價項目多一點,多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各有所長的好學生。
1、無錯誤評價方式。
學生的作業(yè)出現錯誤,就在做錯的地方用“畫圈”或“劃橫線”進行標注,等學生改完錯后在補上對號。這樣一來,作業(yè)本上就不會出現令學生不愉快的錯號了,尊重學生的同時讓學生愉快的改錯。
2、星星與印章合作評價方式。
星分為:3☆(全對)、2☆(有錯)、1☆(錯誤較多),作業(yè)按照這三個標準給孩子評出相應的星級來。學生可以通過星星看到自己作業(yè)正確率的高低,從而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印章:作業(yè)全對并書寫整齊的加蓋一枚“你真棒”的印章;作業(yè)全對但書寫不夠整齊的,和上一次作業(yè)做對比,只要比上一次作業(yè)整齊也加蓋一枚印章“你真棒”、“加油”或“繼續(xù)努力”。作業(yè)書寫整齊但有錯誤的加蓋一枚“書寫整齊”的印章,對那些字寫的比較好,但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起到鼓勵作用,促進了他們學習的信心。
3、百分制評價方式。
百分制評價方式主要用在練習冊的評價中,分數在0-100分之間。根據孩子做作業(yè)的正確率打出相應的分數,學生改完錯后,將扣的分數加上。
例如:初次評分95分,改完錯后將扣掉的5分加上,練習冊上顯示95+5=100。用這一方式告訴孩子們:只要及時改錯,你仍然會得到100分,你仍然是最棒的孩子。
4、學生自評后同桌互評
通過內省與反思,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內動力,養(yǎng)成練習后能自我反思的好習慣;同桌互評,有利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悟出真理。
三、對學生的試卷的評價。
1、由于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發(fā)展必然存在差異,應允許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自己努力,或教師個別輔導逐步達到學習目標,再次評價。例如:學生測試不滿意,教師允許鼓勵學生提出申請重新測試(教師設計幾份難度題型相當的試卷供學生重新考核),第二次測試為95分,教師就以第二次考試結果作為學生的這一階段的學習評價結果。
2、為了避免其他同學對其二次評價的成績感到不滿,我采取的方法是二次評價成績只有我和被測試學生兩人知道,不向全班公布。
四、成長記錄袋、學生學習歷程的見證
為了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為他們留下成長的足跡,我為學生建立“成長的軌跡”記錄袋,記錄袋里的資源是豐富的,有學生最滿意的作業(yè),最滿意的考試試卷,有自己喜歡的作品各類獎狀,典型的錯題記錄,有的同學把成長記錄袋比作”儲蓄罐”,雖然它存進去的不是金錢,但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學生學業(yè)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是一份難得的收獲。
通過一段時間嘗試,學生對學習有了信心,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主動探究學習內容,同時也使他們的心理機能得到全面和諧地發(fā)展,教師也能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學生本人、同學、家長和老師共同參與評價,將評價過程變成一種民主參與和交往的過程。學生在接受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時進行對照和比較,既看到優(yōu)點也看到不足,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潛能,提高自我調控能力,主動發(fā)展,起到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