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陳建
孩子要去海邊實踐基地了。
這是她第一次離開我們,且一別就是六天。對這一行程,她已經(jīng)掛在嘴上半個多月了。
中午十二點半,我把她按時送到學(xué)校,十多輛大巴車在學(xué)校門前首尾相連,甚是壯觀。
在女兒的班級整裝上車時,她突然握緊我的手,囁嚅道:“我現(xiàn)在有點不想去了。”這是孩子的戀家情緒吧?
我笑笑,拍拍她的肩。我了解她,這樣的感覺只會一閃而過,她會很快沉浸在結(jié)伴同行的愉悅中的。
車子發(fā)動,父母們揮手告別,車隊很快消失在大家的視野里。
送走了孩子,我身心頓感輕松——這個星期不用按點接送孩子了。但才過了一會兒,就抑制不住地想她了,忍不住進入班級QQ群,此時的班級群格外熱鬧,家長們關(guān)切地詢問著情況。帶隊老師很是善解人意,不停地發(fā)著照片。每發(fā)布一組照片,就會在群里掀起一輪討論熱潮:被子是不是薄了?孩子有沒有吃飽?晚上孩子會不會想家……大概到了子夜時分,群內(nèi)才漸漸安靜。
出發(fā)當(dāng)天,女兒發(fā)來三條短信,第一條說“到了短信告訴你們,別擔(dān)心”;第二條兩個字“到了”;第三條是“吃好了晚飯,打好了水,累死了,接下來還要參加活動”。
第二天,我們發(fā)去三條短信,女兒只回復(fù)一條“開心啊”。第三天,她只是給媽媽打了電話,說是釣了四條金魚,還說給我們買了禮物。
孩子玩得開心,父母們坐不住了。有不少父母張羅著要去看看孩子。我們給孩子發(fā)了短信,問要不要我們?nèi)タ此K貜?fù)“不用”。
第四天,又有家長去看孩子了,他們把照片發(fā)到了群里,我們開始強烈地思念孩子,但還是忍住沒去看她。其實有時候,父母遠沒有孩子堅強,不是孩子需要我們,恰是我們離不開孩子。
五個漫漫的長夜,五個遲遲的黎明,終于等到了孩子在基地的第六天,也就是最后一天。妻子一早就去市場買了孩子愛吃的食物,中午一連給我打了四個電話,催促我趕緊回家和她一起去學(xué)校接孩子。
終于看到分別六天的孩子,牽著孩子的雙手,上下左右一陣看,孩子的嘴唇都干了,臉上也多了幾個紅腫的疙瘩。孩子興奮地上了車,她拿出給媽媽買的貝殼手鏈,還說給我買了金魚,讓我在看書之余可以看看金魚,讓眼睛多多休息。
我問孩子:“爸媽沒去看你,你失望嗎?”孩子一臉不解地說:“這有什么好失望的?”
妻子追問:“那你說,‘我們?nèi)タ茨愫汀疀]去看你哪個好呢?”
女兒說:“都好。不過你們?nèi)タ次业脑?,我會分心的,還會耽誤你們工作?!?/p>
謝謝你,我的孩子,我們?nèi)套〔蝗タ茨?,看來是正確的。孩子的成長有時候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灑脫一點,放把手才行。
編輯?王淑娟?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