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彭振興 ,盧幼祥 ,楊繼福 ,王紹林 ,尹良余 ,潘紅源
(1.安徽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安徽 合肥,230088;2.安徽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原料部,安徽合肥,230088;3.華環(huán)國際煙草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滁州,233121)
隨著卷煙品牌的不斷發(fā)展壯大和產品結構的持續(xù)提升,對優(yōu)質煙葉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如何提高煙葉的使用價值,成為制約煙草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急需解決的問題。一片煙葉不同區(qū)位因生長過程中光照和有效積溫等的差異[1-4],勢必會造成煙葉從葉尖到葉基不同區(qū)位質量的差異。前期一些卷煙工業(yè)企業(yè)根據煙葉不同區(qū)位的質量差異開展煙葉分類分切加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僅可以彌補優(yōu)質煙葉的緊缺矛盾,還可以提高煙葉使用價值。目前行業(yè)內對同一片煙葉不同部位內在質量差異進行了大量研究[5-15],也有部分烤廠通過對工藝路線的改進將煙葉分切為不同部分進行分類加工[16-18]。然而在實際進行分類加工的過程中,由于煙葉基部與煙葉尖部的加工特性不同,采用現有的工藝路徑進行處理時會造成加工質量不穩(wěn)定,加工的均質化純凈化無法保證的問題。筆者通過對煙葉葉基部分采用鋪葉臺投料和把頭處理線投料兩種不同工藝路徑對比,比較不同工藝路徑對感官質量、常規(guī)化學成分、均勻性指標、雜物指標以及經濟指標的影響,旨在為打葉復烤煙葉基部處理提供參考。
1.1.1 煙葉原料
安徽皖南煙葉。具體分為葉基部分和煙葉部分,葉基部分包括安徽皖南C2FA 葉基、C4FA 葉基和B2FA 葉基;煙葉部分包括安徽皖南C2FC、皖南C3FC、皖南C4FB 和皖南X2F。
1.1.2 主要設備
實驗室近紅外光譜儀,賽默飛科技,美國;在線近紅外光譜儀,卡爾蔡司公司,德國;葉中含梗率檢測儀;葉片振動分選機;賓德烘箱,德國。
1.2.1 工藝要求
將葉基部分和煙葉部分平均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按照路徑一加工,剩余部分按照路徑二加工。路徑一為葉基部分通過翻箱喂料與煙葉部分通過鋪葉臺鋪葉混合后進預混柜,按照正常生產線生產。路徑二為葉基部分單獨通過把頭處理線加工,加工后的葉片進把頭線貯存柜,通過打葉匯總皮帶均勻摻配后匯入主料中。
1.2.2 檢驗與評價
對兩種不同路徑下的加工質量進行評價,評價指標包括感官質量評價,常規(guī)化學成分評價,成品片煙均勻性評價,煙葉純凈度評價和經濟指標評價。感官質量評價依據安徽中煙感官質量評價辦法進行。常規(guī)化學成分評價按成品片煙每50 箱取樣檢測一次,利用實驗室 近紅外光譜儀檢測。成品片煙均勻性評價包括成品煙堿均勻性、水分均勻性和葉片結構均勻性,評價方法按YC/T-366 標準執(zhí)行。純凈度評價指標包括雜物指標和葉中含梗率。經濟指標包括出片率、出梗率和成品得率。
由安徽中煙的6 位評委依據安徽中煙感官質量評價方法對成品片煙進行感官評價。評價指標包括香氣質、香氣量、雜氣、勁頭、濃度、細膩程度、刺激性、干燥感、余味和甜度。勁頭的計分方式為9-|6-標度值|,感官總分為上述指標得分總和。感官質量評價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工藝路徑對感官質量的影響
由圖1 可知,正常打葉與把頭線回摻相比,正常打葉的口感特性明顯好于把頭線回摻的口感特性,正常打葉的感官質量綜合得分優(yōu)于把頭線回摻的感官質量綜合得分。究其原因,一片煙葉的葉基部分口感特性較差,正常打葉時,葉基部分與煙葉一同進入混配柜混配并進行打葉,打葉前期混配的均勻性較好,打葉質量相對穩(wěn)定;而把頭線單獨打葉回摻時,會存在打葉不完全的現象,一部分帶有煙梗的片煙會摻配到正常打葉的片煙中,造成感官質量特別是口感特性的下降。
不同工藝路徑葉基處理對常規(guī)化學成分的影響見表2。
表2 不同工藝路徑對常規(guī)化學成分的影響
由表2 可知,正常打葉與把頭線回摻對煙堿、總糖、還原糖、總氮、總鉀、總氯、糖堿比和鉀氯比的影響基本一致。
依據YC/T-366 打葉復烤均勻性指標評價辦法,均勻性指標包括成品片煙化學成分均勻性、成品片煙水分均勻性以及烤前葉片結構均勻性,具體均勻性指標(CV)的影響見表3。
由表3 可知,把頭線回摻相對于正常打葉,煙堿CV 降低,水分CV 略有下降,葉片結構CV 下降明顯。由于煙葉基部與煙葉的物理加工特性差異較大,在進行正常打葉風分時,加工特性的差異會造成打葉質量的差異,進而影響葉片結構的均勻性;而把頭線回摻時,是將煙葉基部單獨進行打葉,打出的片煙的葉片結構相對穩(wěn)定均勻,在與正常煙葉打葉匯總皮帶回摻時,回摻后片煙的葉片結構也相對穩(wěn)定均勻。
表3 不同工藝路徑對均勻性指標的影響 /%
雜物包括一類雜物、二三類雜物和葉中含梗,具體雜物指標的影響見表4。
由表4 可知,把頭線回摻相對于正常打葉來說,雜物控制的效果稍差,主要表現為二、三類雜物和葉中含梗率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把頭處理線一般打葉風分裝置較少,同時和主線相比,缺乏必要的機器除雜手段,例如風分除雜、光電除雜等,主要采取人工挑雜的方式進行,而人工挑雜在雜物挑選的效率和精準度上較差。
表4 不同工藝路徑對雜物指標的影響 /%
經濟指標主要包括出片率、出梗率和成品得率。不同工藝路徑對經濟指標的影響見表5。
由表5 可知,把頭線處理相對于正常打葉方式,出片率稍高,出梗率稍低,成品得率差別不大。由于把頭線處理后打葉風分裝置較少造成打葉不徹底降低了出梗率,同時葉中含梗率偏高造成更多的煙梗進入到片煙中去,提高了出片率。
表5 不同工藝路徑對經濟指標的影響 /%
(1) 本文考察了葉基部正常打葉與葉基部把頭線打葉后回摻這兩種不同工藝路徑對感官質量、常規(guī)化學成分、均勻性指標、雜物指標以及經濟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工藝路徑下對相關評價指標的影響不盡相同:正常打葉路徑下感官質量較好,尤其是口感特性提升明顯;正常打葉對雜物的控制較好;正常打葉出梗率和成品得率較高。把頭線回摻路徑下均勻性指標較好;出片率相對較高。兩種不同路徑對常規(guī)化學成分的影響基本一致。
(2) 由于把頭處理線打葉流量普遍較低,而目前國內烤廠打葉流量通常為12 T/h,當葉基部分相對于煙葉部分重量占比較低時,可以考慮葉基部分把頭線打葉回摻,當重量占比較大時,建議采用主線打葉為宜。
(3) 工業(yè)企業(yè)應根據葉基部分重量占比情況和對相關指標的關注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的工藝路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