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就要出來了”
提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國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應有國慶日,
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
馬敘倫(1885-1970),浙江余杭(今杭州市)人。中國民主促進會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和領導人。1948年11月從香港北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教育部部長、高等教育部部長等職。
1949年10月1日,馬敘倫隨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馬敘倫感到無限幸福,激動得熱淚盈眶。當晚,他寫下“得宿”二字抒懷,以寓其顛沛流離、為正義流血戰(zhàn)斗大半生后終得歸宿。
從廣播中聽到“五一口號”,歡呼“太陽就要出來了”
1948年4月30日,馬敘倫從廣播中聽到“五一口號”,非常興奮,認為口號“給新中國前途帶來無限的喜慰”。5月5日,由馬敘倫起草,李濟深、何香凝、沈鈞儒、馬敘倫等12名在香港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聯(lián)名致電,積極響應“五一口號”號召。
隨后,馬敘倫在《群眾》雜志撰文《讀了中共“五一口號”以后》,歡呼“太陽就要出來了”,并說:
這次的口號,是歷史上重要的文獻,轉(zhuǎn)折時局的曙鐘……全國人民一致期望著人民自己的民主政權(quán)早一日成立,期望著真正的人民革命的領導者——中國共產(chǎn)黨給以啟示,現(xiàn)在實現(xiàn)了。
“五一口號”是對獨裁政權(quán)下了另一個方式的討伐令,它震撼了反動的獨裁政權(quán)和他的集團的魂魄,等于一篇勝利的“檄文”。
5月間,馬敘倫領導的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在香港單獨發(fā)表響應中共“五一口號”的宣言,表示:“本會對于中共的‘五一口號,以十分的興奮心,同意其號召,并望中國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賢達,起而響應,一致奮斗!”指出“本會誓為實現(xiàn)此高尚目的與中國民主黨派,民主團體,民主人士共同奮斗,使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及早召開,進而有步驟地實現(xiàn)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笔状喂_宣布民進要團結(ji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周圍,參加中共領導的愛國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
“在臺灣的二哥和小弟,一定要通知他們快快出來”
第一批北上的民主人士平安抵達哈爾濱后,方方、潘漢年等香港分局負責人和錢之光都松了一口氣。他們隨后啟動第二批民主人士北上的準備工作。錢之光回憶:“劉昂同志等在大連又租了蘇聯(lián)的貨輪,裝上解放區(qū)出口的物資和一些黃金來香港,以便接回第二批民主人士,并帶回解放區(qū)所需的物資。”這艘蘇聯(lián)貨輪名為“阿爾丹號”。
按計劃,第二批北上的民主人士應該在1948年10月底前后動身。但“阿爾丹號”貨輪在進入香港時發(fā)生了一個意外,與一艘英國商船相撞,擱淺在海灣,不得不入船塢修理。第二批民主人士啟程的時間也不得不隨之延宕。錢之光說:“我們只好另租一艘掛葡萄牙國旗的船回解放區(qū)?!边@艘貨輪就是“華中號”。
馬敘倫和郭沫若都參加了香港分局1948年八九月間在李濟深寓所召開的兩次北上準備會,應該屬于原計劃第一批北上者。但皆因家庭等原因,未能成行。因此,作為第二批北上人員,離開香港前,他們的出行準備,包括心理準備,比起其他民主人士,要更加充分一些。
馬敘倫動身北上前,最大的牽掛是尚在臺灣的兩個兒子。臨行的前一天深夜,他遲遲不能入睡,寫了一張留言條,并囑咐女兒:“在臺灣的二哥和小弟,一定要通知他們快快出來。來香港后,帶著我留下的條子去找中共聯(lián)系人,設法北上。”后來,馬敘倫的女兒以“母病”為由,電召兄弟倆到香港。他們先后抵達香港,由中共香港分局安排轉(zhuǎn)赴解放區(qū)。
第二批北上的民主人士包括馬敘倫、郭沫若、陳其尤、丘哲、馮裕芳、沙千里、宦鄉(xiāng)、曹孟君、韓練成、翦伯贊、侯外廬、沈志遠、許寶駒、許廣平、周海嬰(魯迅、許廣平之子)等,中共方面陪同的是中共香港工委副書記連貫,一共是17人。其中,馮裕芳因為年老,長年多病,到達東北解放區(qū)后再度病倒,1949年1月27日在沈陽去世。中共中央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活動。
羅培元作為香港分局統(tǒng)戰(zhàn)委的工作人員,參與護送前兩批民主人士上船。他曾憶及丘哲得悉將要北上時的心情:“丘老高興得好像個小孩子遇上過春節(jié)那樣,欣喜溢于言表。”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剛滿18歲的周海嬰在采購自己和母親北上日常用品時,縮減了棉衣等方面的開支,用省下來的錢購買了一架照相機。這一舉動意義重大,為記錄這段歷史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1948年11月23日深夜,第二批北上的民主人士乘坐的“華中號”貨輪起航。
“華中號”航行至臺灣海峽時,遭遇了強臺風。好在船長富有應付風浪的經(jīng)驗,沉著指揮輪船航行,有驚無險地闖過了這一關。周海嬰回憶:
聽船長說,其實最危險的還不是風浪。他說如果那晚的風力再增強一級,這船必須靠岸躲避,硬頂是絕對頂不住的。而這時我們的船正行駛在臺灣島的邊緣,即是說只能靠攏到“虎口”上去。幸而半夜過后,臺風轉(zhuǎn)移,風浪逐漸減弱,船才得以恢復正常航行,否則結(jié)局會怎樣,誰也難以預測。
此類不可預知也無法防范的風險,正是北上秘密行動最大的隱患?!叭A中號”幸運地躲了過去,其他批次北上的民主人士也幸運地沒有再攤上。
“華中號”的乘客中不乏能詩者,而且海上長途旅行,寫詩及相互唱和,是一種比較適宜的打發(fā)時間的方式。郭沫若一路留下幾十首詩作,在他的提議下,“華中號”上還辦起一個“波浪壁報”,“以俾詩詞傳閱”。在10天的航行中,郭沫若不斷有新的詩作張貼在“波浪壁報”上,馬敘倫、丘哲等也不甘落后,三人頻頻唱和,構(gòu)成了這趟旅程中的一道景致。
在航行中,大家通過收音機得知遼沈戰(zhàn)役勝利的消息,歡欣鼓舞。船上還自發(fā)地舉辦過幾場晚會,以打發(fā)晚飯后的空閑。周海嬰回憶:
有時晚餐之后,睡覺尚早,大家并不急于回艙,這時便有沈志遠、黃振聲等幾位較年輕又活躍的組織文娛晚會。可惜這批人里沒有演藝界的成員,只配當個觀眾,誰也出不了節(jié)目。無奈之下,只能搞些大眾化的內(nèi)容不外乎唱些解放區(qū)的歌,講些笑話。這當中,唯獨許寶駒先生的京劇清唱很精彩,最受大家歡迎。他身材并不高,但嗓音洪亮,唱的是老生,“秦瓊賣馬”之類,韻味十足,唱了一段又一段,欲罷難休。直到他的壓軸戲結(jié)束,大家才回艙休息。
參觀東北解放區(qū),使民主人士深受震動
第二批民主人士出發(fā)時,東北已全境解放。1948年12月6日,第二批北上的民主人士抵達沈陽,入住鐵路賓館。馬敘倫等第二批北上的民主人士到達沈陽時,沈鈞儒等第一批北上的民主人士以及朱學范、李德全、王紹鏊等還在從哈爾濱去沈陽的路上,李濟深等第三批北上的民主人士仍沒有離開香港。因而馬敘倫一行是最早到達沈陽的民主人士。
馬敘倫的孫女馬今回憶:
祖父一行到達東北時,正值遼沈戰(zhàn)役結(jié)束,東北全境解放。捷報傳來,祖父親自執(zhí)筆,以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名義,致電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人民解放戰(zhàn)爭,未及三年,勝利無算……遂使民主之光,煥若朝陽;獨裁之焰,微同爝火……”祖父用“爝火”形容國民黨的獨裁統(tǒng)治,充分表達了他對共產(chǎn)黨、解放軍衷心擁戴之情。
到沈陽后,祖父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政治活動。
1949年1月1日,毛主席發(fā)表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祖父立即代表中國民主促進會表示完全贊同共產(chǎn)黨提出的八項和談條件,堅決主張將革命進行到底,徹底摒棄“中間路線”,堅定地站在人民革命一邊。
1月26日,祖父與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等34位民主人士應邀出席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qū)以及東北各界人民代表,在平安座劇場(現(xiàn)址沈陽市文化宮)舉行的盛大歡迎會并發(fā)表演說?!耙惶酶以?cè)河?,個個都緣民主來。反動未消懷怒愾,和平有路掃塵埃。后至防風須就戮,末朝封建定成灰。矛頭所向無天塹,聽取傳書奏凱回。”這首即席而賦的詩,代表了祖父和民主人士北上的初心,以及對勝利的信心。
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率眾起義,北平和平解放。中共中央決定,召開新政協(xié)會議的地點,由哈爾濱改為北平。
2月14日,林伯渠受中共中央委托,專程到沈陽迎接馬敘倫及其他民主人士到北平共商建國大計。周恩來也寫了一封親筆信,托林伯渠帶給馬敘倫和許廣平,信中寫道:“彝老景宋(馬敘倫的字及許廣平的筆名)兩先生:得電逾月,尚未作復,不能以忙碌求恕。唯向往之心,則無時或已。茲乘林伯渠同志出關迎迓之便,特致謙忱,并??到?!”
這期間,中共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還組織民主人士參觀了東北解放區(qū)?;謴蜕a(chǎn)的工廠,農(nóng)村土改及選舉場面等,使民主人士深受震動,此前曾有人對共產(chǎn)黨的主張有過懷疑,參觀之后,他們都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到,跟隨共產(chǎn)黨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2月23日,先后三批從香港秘密北上,以及個別零星抵達東北解放區(qū)的民主人士共35人,在林伯渠、高崇民、田漢等陪同下,登上專列“天津解放號”離開沈陽,于2月25日抵達北平。
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協(xié)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馬敘倫擔任第六組組長,主持草擬新中國的國旗、國徽、國歌和紀年方案。
1949年9月21日到30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上,馬敘倫作出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國旗、國歌、紀年四個重要決議。其中,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國歌的提議是由馬敘倫提出。
1949年10月1日,馬敘倫隨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馬敘倫感到無限幸福,熱淚盈眶。當晚,他寫下“得宿”二字抒懷,以寓其顛沛流離、為正義流血戰(zhàn)斗大半生后終得歸宿。
因為有這樣的“一路走來”和對新中國的無限熱愛,才有了馬敘倫充滿感情的0001號建議案。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當時馬敘倫生病在家休息,但已經(jīng)親筆寫好了關于新中國國慶日的建議案,并委托許廣平向會議提出。
會上,許廣平發(fā)言:“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p>
林伯渠發(fā)言附議,要求討論決定。
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提議,由政府決定。”
當天會議一致決議,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宣告:“自一九五零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瘪R今說:“祖父的這個0001號建議案所代表的是一組群像,是一段歲月,以10月1日替代舊國慶日也不是簡單的日期更迭,它象征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創(chuàng)?!?/p>
馬敘倫對中國共產(chǎn)黨和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懷有深厚的感情。在他病情十分沉重之際,護士見馬敘倫精神稍好,就請他寫幾個字,當時他已不能正常書寫,但仍然勉強地提筆寫了:“我們只有跟著共產(chǎn)黨走,才是在正道上行,才有良好的結(jié)果,否則根本上就錯了?!边@既是馬敘倫堅定的政治信仰,也是他留給民進的政治遺囑。
(責編/黃夢怡 責校/張超、李希萌 來源/《向北方》,李紅梅、劉仰東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第1版;《馬敘倫孫女深情回顧人民政協(xié)0001號建議案的誕生》,姜虹/文,《沈陽晚報》2020年1月3日;《聽取傳書奏凱回——馬敘倫祖孫三代的“北上”情緣》,馬今/文,《團結(jié)報》2021年6月18日;《協(xié)商建國》,丁云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