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科,王學梅,陳治光,李響,張義俠,李美樵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超聲科,沈陽 110001)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相對罕見,占比不到乳腺癌患者的1%[1]。雖然其發(fā)病率較低,但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2]。MBC通常診斷在比女性乳腺癌更晚期的階段,表現出更晚期的疾病特征[3]。了解MBC的超聲影像學特征對于準確診斷非常重要。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32例原發(fā)性MBC患者的超聲圖像,以提高超聲醫(yī)師的診斷水平。
選取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2011年10月至2021年2月經手術或穿刺活檢病理確診為原發(fā)性乳腺癌的男性患者共32例,年齡35~86歲,平均年齡為(63.9±13.8)歲。
納入標準:(1)男性患者經手術或穿刺活檢病理確診為原發(fā)性乳腺癌;(2)術前或穿刺活檢前均實施雙側乳腺及雙側腋窩超聲檢查;(3)臨床病歷、病理及超聲影像學資料完整;(4)超聲檢查前未接受放療、化療、內分泌、中藥等相關抗癌治療。
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惡性腫瘤;(2)超聲檢查圖像質量較差,無法準確判斷其檢查結果。
1.2.1 超聲診斷儀:法國聲科Supersonic Aix Plorer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4~15 MHz;日本日立HITACHI Preirus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5~12 MHz。
1.2.2 圖像評估方法:乳房超聲檢查由專業(yè)乳腺超聲檢查醫(yī)師完成,導出本研究32例患者的超聲聲像圖,由2名超聲診斷主治醫(yī)師進行雙盲閱片,意見不一致時,通過協商解決。結合2013年版乳腺影像學報告與數據系統(tǒng)(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from ultrosonography,BI-RADS-US)[4]提出的乳腺超聲影像詞典來記錄超聲結果。包括數目,位置,大小,形態(tài)(圓形、橢圓形、不規(guī)則形),方位(平行、非平行),邊緣(光整、不光整),回聲模式(無回聲、高回聲、囊實混合回聲、低回聲,等回聲),后方回聲特征(無改變、增強、衰減),微鈣化(有、無)。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觀察腫塊血流情況,血流評定采用Adler半定量法[5](0~3級)。
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shear-wave elastography,SWE)直接記錄楊氏模量值,實時組織彈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RTE)使用ITOH等[6]推薦的評分法進行評估。
32例患者因為發(fā)現胸部包塊來診,病程2 d~20年,中位時間為3個月,31例為自行發(fā)現,1例為體檢發(fā)現;1例患者乳頭血性溢液伴疼痛1個月,余31例患者均無乳房脹痛等臨床癥狀。組織病理學證實32例均為原發(fā)性乳腺癌,其中,浸潤性導管癌26例,導管原位癌3例,囊內乳頭狀癌1例,浸潤性微乳頭狀癌1例,篩狀癌1例。
32例患者均為單發(fā)的乳腺腫塊,27例(84.38%)位于乳暈后方,3例(9.37%)位于外上象限,2例(6.25%)位于乳房其他部位;腫塊最大徑為0.71~8.09 cm,平均為(3.09±1.67)cm;CDFI 顯示26例(81.25%)腫塊內有豐富血流信號(Adler半定量法2~3級),其中23例測得動脈頻譜(圖1),阻力指數(resistance index,RI)為0.52~1.32,平均為0.85±0.18。17例患者進行了超聲彈性檢查,其中10例為SWE,楊氏模量值范圍(54.7~223.6)kPa,平均值Emean為(136.9±46.7)kPa;7例為RTE,其中 2例評分為5分,3例評分為4分,2例評分為3分。Adler半定量法及BI-RADS分類結果見表1。
圖1 超聲聲像圖
表1 32例患者超聲聲像圖表現
文獻[7-8]報道MBC確診的平均年齡為67~ 69歲,大于本組患者平均年齡(63.9歲)。與女性相比,男性乳腺組織缺乏小葉單元,MBC主要組織學類型為浸潤性導管癌,本組病例浸潤性導管癌占81.25%(26/32)。因男性乳腺組織多位于乳暈后方,MBC臨床表現多為乳暈后方質硬、固定的無痛性腫塊,本研究中27例(84.38%)符合此表現。
MBC的常規(guī)超聲表現為乳暈后方的實性低回聲、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緣不光整,多呈非平行位。乳腺惡性病變的超聲表現與乳腺癌病理特征的關系已有報道[9],超聲顯示腫塊邊緣不光整,提示病變向周圍組織浸潤性生長,而不規(guī)則的形態(tài)表明病變邊緣的生長和進展不一致,腫塊與皮膚不平行提示病變通過組織平面邊界發(fā)生擴散。
本組病例中檢出微鈣化占21.88%(7/32)。有文獻[10]報道MBC微鈣化不常見,僅可發(fā)現13%~30%,與本組研究結果相符合。男性乳腺組織較少,無韌帶、腺泡等復雜回聲干擾,因此,MBC后方回聲衰減不如女性乳腺癌明顯,本組32例中28例(87.50%)均未見腫塊后方回聲衰減。CDFI對乳腺癌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超聲上乳腺癌腫塊多表現為血流豐富以及內部血流流速加快[11],這是由于癌細胞可刺激機體生成腫瘤血管生成因子,繼而形成豐富的血管網絡。有研究[12]回顧了25例MBC患者的超聲聲像圖表現,結果顯示,22例(88%)可見豐富的血流信號,本組病例血流信號檢出率為96.88%,其中 26例(81.25%)見豐富的血流信號。
目前超聲彈性成像對于MBC診斷價值的研究報道較少,CROMBé等[13]研究發(fā)現男性乳腺惡性腫塊SWE平均彈性值Emean(159.5±51.54)kPa明顯高于良性病變(11.12±4.89)kPa(P<0.000 1)。本組病例中10例完成了SWE檢查,Emean為(136.9±46.7)kPa。楊自鵬等[14]研究發(fā)現RTE彈性評分4分以上在乳腺癌中的出現率高于良性腫物,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本組病例中RTE檢查7例,其中5例評分為4~5分。
男性乳腺發(fā)育是男性最常見的乳腺良性疾病,因此MBC需要與其相鑒別。相對于MBC,男性乳腺發(fā)育平均年齡較小,病變常為雙側。早期在超聲圖像上常為乳頭后方邊緣光整的橢圓形低回聲結節(jié)[15]。但后期乳腺間質纖維化伴周圍導管擴張,常為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緣不規(guī)整的低回聲病變[16-17]。
總之,男性乳腺癌的超聲聲像圖表現具有一定的特征,對于男性患者乳腺發(fā)現包塊,要足夠重視,避免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