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春
(江蘇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人們常說東漢碑刻豐富而西漢無碑,從古至今的學者研究也可以看出,目前對漢代碑刻資料的研究還是以東漢碑刻為主。宋代尤袤在《硯北雜記》中說:“西漢石刻文,自昔好古之士,固當博采,竟不之見。聞自新莽惡稱漢德,凡有石刻,皆令仆而磨之,仍嚴其禁?!逼鋵嵨鳚h并非無碑,隨著考古學家們的不斷努力,出土了不少西漢的刻石,數(shù)量雖然不如東漢之多,形制也沒有東漢碑刻規(guī)矩嚴整,但對于我們研究西漢歷史發(fā)展以及漢字演變有重要意義。
清代金石學家葉昌熾曾云:“欲訪唐碑當入秦,欲訪先秦漢魏諸碑,當游齊魯?!雹侔l(fā)現(xiàn)于江蘇省徐州市龜山漢墓的“第百上石”書于公元前116年漢武帝元鼎元年,比河北省永年縣發(fā)現(xiàn)的“群臣上壽刻石”(前158年)和河南省永城縣發(fā)掘的“魯北陛石題字”(前149年)略晚一些?!叭撼忌蠅劭淌焙汀棒敱北菔}字”是西漢初期的碑刻,可以看出仍沿襲了秦代碑刻的制度,碑刻銘文由篆書向隸書演變的風格明顯。
“第百上石銘”出土于龜山楚王劉注墓,1982年該墓被南京博物院組織發(fā)掘。經(jīng)學者分析判定墓主人是第六代楚王劉注,劉注的曾祖父楚元王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該墓是劉注夫婦的合葬墓,最初發(fā)掘時沒有對南側甬道進行發(fā)掘,直到1992年銅山縣文化局對南墓墓道及甬道清理,在南側甬道入口發(fā)現(xiàn)“第百上石銘”。《考古》1997年第2期《江蘇銅山縣龜山二號西漢崖洞墓材料的再補充》一文中首次公布其拓本和釋文,隨后,武利華《徐州市漢碑刻石及畫像石題記研究》、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沃興華《碑版書法》、陳世慶《漢代石刻篆書研究》中都對“第百上石銘”進行了文字考辨和書法研究。本文在諸位老師研究的基礎上整理和深入。
“第百上石”位于塞石(如圖1所示)的前端,由于一直被深埋于地下,未經(jīng)風化,保存尚好,文字仍然比較清晰,學術界對它的銘文中個別字的釋讀有多種說法,綜合各位學者的考辨,最終選擇對徐州原畫像石藝術大有研究的原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館長武利華老師的釋讀:“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郭(?。?,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后世賢大夫,幸視此書,如目勞也,仁者悲之。”②題字共10行,每行字數(shù)不同,長短不一,全篇共48字,首行“第百上石”四個字與左邊9行分開較遠,極富動感。
圖1
楚王劉注告誡后代子民:這里雖然埋葬的是一代楚王,但我向天發(fā)誓,墓中只有我的棺槨,沒有值錢的貴重寶貝,當你看到我的這篇銘文時,一定會為我感到悲傷的。
正是因為這篇銘文有學者分析認為“第百上石銘”是為了防止盜墓者偷盜而專門設立的防盜文,意在告訴盜墓者墓中沒有財物金玉。其實主要是楚王劉注效仿漢文帝薄葬思想,為了“宜弘漢家之德,崇劉氏之美”③。
“第百上石”銘刻發(fā)現(xiàn)于西漢楚襄王劉注的夫妻合葬墓中,這一時期的文字處于由篆書至隸書的過渡時期,風格大多質(zhì)樸渾厚,再加上刀刻石磨日漸風化的原因,刻銘痕跡斑駁,充滿“金石氣”。
“第百上石銘”線條的基本形態(tài)是直線和曲線相互融合,線條以圓為主,起筆收筆處有方有尖,筆畫干凈利落,沒有多余的裝飾性筆畫。
有的單根線條的粗細變化不明顯,如石刻中首字“第”(如圖2所示),可能是第一個字的原因,刻畫極為認真,每根線條圓起圓收,只有中間最長的主筆有輕微的變化。作為此字中最長筆畫,在書寫時也自然而然的會筆鋒下壓,隨著刀刻入石深度的加強,線條也呈現(xiàn)一種視覺上由弱到強的趨勢。
圖2
有的單條線條兩頭尖中段有向外擴的趨勢,線條與線條之間的搭接是斷開重接的,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例如“群”字左邊的撇畫,從線條走向和粗細的變化中也可以看出用刀的速度是有輕重緩急的變化的,不是以相同的速度一拓直下。下方“羊”部分的兩個點畫,一個是圓頭,一個是尖頭,線條生動活潑富有節(jié)奏感。
書法藝術的美離不開對單根線條的刻畫?!暗诎偕鲜憽敝忻扛€條的兩邊緣線,隨著用刀的過程自然的崩落,增加了線條的樸厚感。線條長短變化,使字形跳躍活潑;線條方圓多姿,使得字型多變不呆板。
圖3
“第百上石銘”的字體主要仍是以篆書為主,但字形上已經(jīng)由篆書的長形變?yōu)楸夥叫危P畫的用筆也由圓轉變成方折,字體大小不一參差不齊。由于是帝王墓葬的碑銘,因此當屬當時的官方文字,字體應該屬于“漢篆”。“第百上石銘”中字的結體豐富活潑,單字中方、圓、三角等集合形支撐起每個字的字型框架。
例如“令”字(如圖4所示),上面的長撇長捺與中間的橫畫支撐起一個三角形,穩(wěn)定字型結構,下方的折畫和左邊的豎畫再次構成一個三角形把撇捺組成的下方空間不規(guī)則的分割開。又如“已”字,本在隸書中應該演變成橫折的筆畫仍保留著篆書的圓形結構,下方的主筆又完全一副隸屬波挑的模樣,整個字型呈現(xiàn)半圓形,視線隨著此字收尾延長線相連接即成一個圓形。又如“古”字,上方的橫畫和豎畫組合成一個十字架的形狀,把空間分割成四個方形,下方的“口”字線條雖然并沒有實實在在的搭接上,但在視覺上仍然呈現(xiàn)方形。
圖4
圖5
圖6
“第百上石銘”整體呈縱有行橫無列,字與字之間的距離和行與行之間的距離相差無幾。每一行字的重心并不是沿著統(tǒng)一的直線,而是類似于后代的草書一樣自然的有所擺動。
雖然字與字不相接,但是能感受到每行字的氣息是相同的,這是因為上下字之間有呼應的關系,上一個字的收筆與下一個字的起筆互相呼應,因此雖然沒有字字相連但是形散而意不散。每行的字數(shù)不相同,字字獨立,沒有合并、粘連、穿插的現(xiàn)象。但是整體來看疏密變化很明顯,最后一行字體偏小,線條也偏弱,自然就顯得章法稀疏,節(jié)奏感明顯變?nèi)酢?/p>
西漢書法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簡牘墨跡、西漢金文和石刻文字,它們各具風格,從不同方面豐富了漢代書法。兩漢時期出土了大量的漢簡,為后人留下當時的墨書原跡,讓我們有幸看到當時書者的書寫狀態(tài);西漢金文主要是在秦代金文的基礎上繼承發(fā)展的,在銅鑒,貨幣,鼎銘上都可以看到;西漢的碑刻石刻文字存世不多,建國后考古又發(fā)現(xiàn)大量墓道塞石刻字、黃腸石刻字、磚瓦陶紋刻字等對這一時期的石刻文字進行了填充。
在我國紙張還沒有發(fā)明以前,人們書寫記錄的主要材料是竹木簡牘。雖然西漢已經(jīng)有紙,但當時的普遍書寫材料還是竹木簡牘。由于這種書寫工具和書寫載體的限制所表現(xiàn)的風格也肆意灑脫,不拘一格。從“第百上石銘”上也可以看出漢篆的鮮明特點:活潑,不呆板,形態(tài)寬博,跳躍,有書寫性和書寫節(jié)奏,部分字的字形像簡牘帛書上的文字。如“天”字,圖8是清華大學收藏戰(zhàn)國竹簡中的“天”字,與圖7“第百上石銘”中的“天”字的結字形態(tài)相近,下方筆畫與橫畫相交點都偏左,橫畫下面的兩組撇捺飄逸伸展,動感十足。“第百上石銘”雖然是石刻文字但在形態(tài)上絲毫不遜色與墨跡文字,當然刀與毛筆兩種完全不同的工具,最后呈現(xiàn)的效果還是有差距的。
圖7
圖8
出土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里耶鎮(zhèn)里耶古城1號井的“里耶秦簡”與“第百上石銘”是用不同工具完成的,但是字形已經(jīng)大體固定,有很多字的字形也幾乎一樣。如“百”,左邊是“第百上石銘”中的“百”字(如圖9所示)字形偏長向下傾斜,“百”字的下半部分偏橫畫的右邊,中間的小短橫與左右兩邊的筆畫不連接;右邊是里耶秦簡中的“百”字(如圖10所示),字形偏扁,“百”字的下半部分偏橫畫的左邊,中間的橫畫與右邊的筆畫相接,整個字形呈俯式。
圖10
漢代銅器制造業(yè)很發(fā)達,在目前已經(jīng)發(fā)掘漢墓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青銅器、銅幣、銅鑒等,上面都刻有銘文。西漢金文書法繼承了秦代官方正統(tǒng)金文的風格。在此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西漢銅器銘文與“第百上石銘”進行對比分析。
西漢元光六年(前129)的《文帝九年句鑃銘》,1983年出土于廣州象崗山南越王墓,共出土數(shù)十件樂器,每件均刻著“文帝九年樂府工造”的篆文,下方刻有“第幾”。銘刻文字風格端莊,線條委婉有勁健。其中“第”字與“第百上石銘”中的“第”非常相似。首先字形都很長,是篆書字形,線條流美婉轉;“第”字的竹字頭寫法也完全一樣,豎畫兩邊的弧線略方向上延伸;中段的連環(huán)弧線沿著中間長長的一撇;最后一筆略有不同,“第百上石銘”中的“第”字最后一筆不彎曲,與中間長撇呈直角向外直出,而《文帝九年句鑃銘》中的“第”最后一筆是弧線彎曲朝下(如圖11所示)。
圖11
從目前的考古發(fā)掘來看,西漢尚無真正意義上的“碑”,現(xiàn)存刻石大部分都是帶有隸意的篆書,字數(shù)也大都不多。
如西漢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的《群臣上醻刻石》,這塊刻石是趙王劉遂的臣子獻給他拜壽的刻石。字體還遺存有篆書向隸書轉變的痕跡,夾雜有隸書的筆意。從圖12可以看到“石”字的字形幾乎完全相同,只是右邊《群臣上醻刻石》中的“石”字中間的“口”略大左右兩邊的筆畫呈外拓狀。再看“上”字的寫法就差別很大,左邊“第百上石銘”中的“上”字已經(jīng)完全是隸書寫法,長橫中間還有起伏變化,右邊的《群臣上醻刻石》中的“上”字還是篆書字形,中間的豎畫最上端留有裝飾性筆畫。
圖12
圖13
從古至今,人們在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的時候都追求對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繼承傳統(tǒng)已經(jīng)成為書法創(chuàng)作者的共識?,F(xiàn)在社會中人們學習書法的平臺越來越完善,學習書法的資料也越來越豐富,在古代鮮能被普通人看到的法帖古本也被大量印刷,方便人們學習進步。隨著新媒介的興起,各種民間工藝民間書法被人們發(fā)現(xiàn)和重視,可借鑒學習的資料多了,反而使得書法創(chuàng)作者不知道該如何取舍。
從技法的角度看,有的人在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的時候墨守成規(guī),亦步亦趨,不懂得創(chuàng)新,僅僅是對傳統(tǒng)的單純模仿;也有一些人在書法創(chuàng)作時個性過于突出,技法不規(guī)范,繼承不明顯,讓人看不出從何出。這兩種學習狀態(tài)都不可取,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習“第百上石銘”這種書寫規(guī)范又不失活潑生動,施展個性,別有風味。
注釋:
①(清)葉昌熾撰,柯昌泗評,陳公柔,張明善(點校).語石 語石異同評[M].北京:中華書局,1994:77.
②武利華.徐州漢碑刻石通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9(07):106.
③(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