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青 任秋禎
1915年,從日本回國的陳獨秀為了呼吁有志青年積極救國,在輾轉迂回中創(chuàng)辦了《新青年》雜志,并寫下了一段飽含理想主義熱情的創(chuàng)刊詞:“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p>
100多年后,數字在重構現實社會。這一代的青年人,面臨著更多的挑戰(zhàn),但他們也有更多打破束縛的機會。他們或許起點較低,但毅然反抗命運、跳出已被寫好的劇本;或許面對世俗成見壓力,但義無反顧、勇敢選擇、忠于內心。他們是大家眼里的“非定義”年輕人,他們在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上,重新定義自己的命運。
魯迅先生說:“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鼻嗄晔歉淖兣c創(chuàng)造的力量,是正在成長、不斷上升的力量,這些青年力量從四面八方奔涌而來,終將匯聚成中國的中流砥柱!
溫學貴:從廠工到程序員
16歲以前,溫學貴的圈子里沒有大學生,他初中畢業(yè)就去讀了中?!鞘强梢詭图依锶朔謸洕負淖羁旆绞健4謇锼械纳倌甓加兄嗤娜松壽E,初中畢業(yè),進廠打工;抑或是中專畢業(yè),進廠打工。工廠,是他身邊所有年輕人的最終“流向”。
每天早上8點,溫學貴準時坐進工位,開始一天12小時的“擰螺絲”工作。工廠負責生產多媒體設備,但到了溫學貴這里,他對接的只是一個小小的零件。后來,工廠引進了一批機械手,讓溫學貴產生了一種隨時可能被替代的不安。一個瘋狂的念頭突然出現在溫學貴眼前:自學編程。這是在中專里學過計算機的溫學貴能想到的可以努力的方向。
每天下班回宿舍,是他珍貴的兩個小時學習時間。可男生宿舍里,外放視頻聲混雜著各類游戲聲、聊天聲。除此之外,還有每天下班回來之后的疲憊。當他開始嘗試學編程的時候,周圍的人總會評價“這東西太難了”“真的能自學嗎”。
今天辦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明天辦不到,他心里默默地想著?;A差,自己報編程補習班。白天工作12個小時,晚上自學時間也雷打不動地堅持。在線網課結束后,溫學貴開始集中精力找工作、投簡歷。經過3個多月的求職后,他接到了一個面試:微信小程序的前端開發(fā)。他成為了一名小程序工程師。
從為企業(yè)搭建各類小程序商城,到設計娛樂性的“數字盲盒”,當自己和團隊研發(fā)的小程序被推入市場后,溫學貴看到了編程給周遭生活帶來的直接影響。
如今的他正在備考大學成人考試,他想去觸碰那個未被探索的、迷人的代碼“宇宙”。同時,他想做完那個想念已久、憧憬已久的“大學夢”。
適用主題:突破自我;直面挑戰(zhàn);堅持不懈;努力,終會成功……
學生運用示例
從“流水線擰螺絲”的廠工到軟件公司的一名程序員,要完成這樣的蛻變,沒點兒“瘋子騎士”的理想主義和毅力恐怕不行,起點低沒關系,溫學貴毅然反抗命運,最終憑著極強的自律和堅定的信念跳出已被寫好的劇本。溫學貴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為理想努力、改變自己,方可以意志和拼搏的汗水釀成歷久彌香的瓊漿,方可以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夢想筑成固若金湯的鐵壁銅墻。
胡菁:燃燒自己,喚醒沉睡的火
26歲,這是許多舞蹈演員都已經放棄跳舞的年齡,學了十七年古典舞的胡菁卻要從頭學一個新的舞種,難度可想而知。“不對,不對,你這太古典舞了”“為什么我永遠是創(chuàng)可貼演員”“他們都比我小”……高齡、零基礎、零收入,壓力鋪天蓋地,令她數次處于崩潰的邊緣?!拔颐媾R著一個兩難的選擇,凍滅在這死亡之谷,或是燃燒自己,喚醒這沉睡的火?!?/p>
胡菁沒有把時間浪費在猶豫、后悔上,而是反復練習、練習、練習。在那兩年里,她一直沒有收入,也沒有演出的機會,只能以替補演員身份在臺下練習。直到2019年,她參加了舞蹈競技節(jié)目《舞蹈風暴》。原本,她是陪她的舞伴去面試的,但節(jié)目組希望展現一下雙人舞,于是,她被頂到了前面。節(jié)目中,她的舞蹈贏得了一片喝彩。評委和觀眾給她加油打氣:“你們有更多的可能性在后面。”
29歲,胡菁的芭蕾舞生涯才剛剛開始。希望之火看似燃燒殆盡,其實只是在等待一個綻放的機會。胡菁心中沉睡的火焰,最終照亮了看似遙不可及的理想。“舞蹈對我來說,不僅僅是肢體的表達,更多的是生命的載體。可能我的身體永遠達不到真正芭蕾舞演員那樣極致的自由,但是在探索身體自由的過程中,我實現了人生選擇的自由?!?/p>
適用主題:堅持夢想;永不放棄;選擇與堅持……
學生運用示例
一顆種子從生根到結果,會遇到許多挫折。追夢的路程亦如此,26歲的胡菁放棄學了17的古典舞,從頭學新的舞種——芭蕾。希望之火看似燃燒殆盡,其實只是在等待一個綻放的機會。胡菁心中沉睡的火焰,最終照亮了看似遙不可及的理想。胡菁的事例告訴我們:有了夢想就要堅持,即使追夢的征途上充滿荊棘,你終會有所收獲。
葉梓頤:燦爛星河和人間煙火,你選哪個?
星空,對于大多數人來講,是美麗、神秘、可望而不可及的。我們總是關注她的絢麗與壯觀,卻很少會問自己:我們?yōu)楹螘鐾强眨?/p>
十幾年來,星空攝影師葉梓頤一直在堅持同一件事:仰望星空。從15歲那年在高中操場偶然看到一場雙子座流星雨開始,她就決定成為一個追逐星星的人。然而,成為星空攝影師的路是漫長且孤獨的,很多時候經過漫長的等待也不一定能夠拍攝到自己滿意的畫面。于是,身負五十公斤行李,冒著暴雨狂沙、孑然一身地深入人跡罕至之地,去欣賞和拍攝宇宙之美就成了葉梓頤的日常。
極端的天氣狀況、不可預料的危險是每一個戶外攝影師都會遇到的問題。對于葉梓頤來說,最危險的一次是在納木錯頂著冰雹拍攝閃電的經歷。咳血、肺水腫使她出現了幻覺,她甚至在想:可能見不到第二天的陽光了……“經歷的遺憾多了,反而會給我更多的動力去追尋新的目標?!?/p>
忘我與努力,讓葉梓頤在國際攝影大賽上頻頻奪得榮譽。而同時,在無數次仰望星空和等待中,也讓葉梓頤感悟到了宇宙的永恒與照片之間巨大的時間反差。如今,她在做的事情,就是通過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星空,愛上星空。“有自己執(zhí)著的東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