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悅
假如你住在英國,每周都會去一家超市采購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這家超市的牛奶0.99英鎊1升,羊肉2.74英鎊1千克……突然有一周,你忙得沒有時間去逛超市了,只能在網(wǎng)上購物。這家網(wǎng)上商店的商品和連鎖超市一樣,但是價格卻是以歐元標注的。同樣的牛奶1.98歐元1升,同樣的羊肉5.48歐元1千克……看到這些價格,你會有什么反應?是否突然覺得這些東西變貴了?雖然實際上0.99英鎊跟1.98歐元是同樣的價格,但是數(shù)字變大,就會讓你感覺要花的錢變多了。
假如你住在德國,經(jīng)常光顧的那家超市的價格是,牛奶3.96馬克1升,羊肉10.96馬克1千克。當你某次打開那家網(wǎng)上商店,看到牛奶1.98歐元1升,羊肉5.48歐元1千克……你感覺如何?會不會覺得這些商品變便宜了?會不會因為這樣而多買一些呢?雖然只要簡單換算下,你就能知道3.96馬克跟1.98歐元是一回事,但是你還是會覺得價格變得便宜了。
2012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的納格(Raghubir)教授等人做了一項研究,考察不同價值貨幣轉(zhuǎn)換對消費者的影響。如果你在國外旅行,這個國家的貨幣價值比較高,例如新西蘭,他們的貨幣1元等于4.7元人民幣,那么你會覺得商品的價格顯得更便宜。這會導致你買更多東西。但是如果你去瑞典旅行,他們的貨幣1元等于0.7元人民幣,你就會覺得這些商品的價格顯得更貴。這會導致你節(jié)衣縮食,買得更少。
2002年1月1日,包括德國、愛爾蘭、丹麥、挪威、瑞典在內(nèi)的12個國家正式引入了歐元。除了愛爾蘭,其余11個國家原本貨幣的面值都比歐元面值要小,這就帶來了一種“歐元幻覺”——人們普遍覺得商品的價格更便宜了,消費意愿也增加了。狡猾的商家也嗅到了這一商機,對商品大肆漲價,反正這時漲價人們也覺察不到。這甚至導致了通貨膨脹。
納格對宏觀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從2002年引入歐元開始到2008年,這些國家的旅游收入增長遠遠快于那些沒有引入歐元的國家。這意味著,把本國貨幣換成歐元讓消費金額看起來更少,從而激活了人們的消費意愿,更加愿意花錢去享樂旅游。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事情呢?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認知懶惰。到了香港,看到牛奶58元港幣一盒,如果你特別細心精明,就會根據(jù)貨幣兌換率轉(zhuǎn)換成熟悉的貨幣,來判斷這是否足夠便宜,值得購買(58元港幣按匯率計算后約相當于51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人們在進行價格判斷時有兩個步驟:第一步,選取一個最簡單易懂的信息作為錨(Anchoring),這里的信息是58;第二步,納入已有的其他信息對這個錨進行修正(Adjusting),這里就是用匯率來修正,把58調(diào)整成51。
但是,消費者有時太匆忙,沒有時間來做這種復雜計算,也可能比較懶惰,懶得做計算。也就是說,在判斷價格時,人們運用匯率對不同貨幣進行的調(diào)整常常是不充分的。
這種不充分的調(diào)整便導致了不同貨幣的價格會錯誤地誘導你。如果你習慣了看到英鎊的標價牛奶是0.99英鎊1升,現(xiàn)在看到1.98歐元1升的牛奶,你會一下子覺得這家店的牛奶好貴,不值得購買。但是如果你之前習慣了德國馬克的標價,牛奶3.96馬克1升,那么當你看到1.98歐元1升的牛奶時,你會以為這家店的牛奶真是便宜,應該多買兩盒。
上面我們說的是不同貨幣之間的“幻覺”。實際上,在同一種貨幣中,這種“幻覺”依然存在。
請想象這樣的場景:
杜拉拉和王美美畢業(yè)于同一學校。畢業(yè)后, 她們在不同的城市做著類似的工作。杜拉拉剛開始的年薪是10萬元人民幣,工作第二年時工資增加了3%(即加薪3000元)。她所在的城市沒有通貨膨脹。
王美美起薪也是10萬元人民幣,第二年她的工資增加了6%(即加薪6000元)。她所在的城市有5%的通貨膨脹。
你覺得杜拉拉和王美美誰更滿意自己的薪水?
顯然,杜拉拉漲薪的3000元和王美美漲薪的6000元瞬間抓住了我們的眼球,讓我們覺得王美美的薪水漲得更多。這便是“錨”。但是我們同樣應該意識到,王美美所在的城市存在著5%的通貨膨脹。利用這一信息對6000元進行修正后,王美美的工資增長幅度其實只有1%,遠遠低于杜拉拉的3%。但是,人們通常不會做這樣的充分調(diào)整,一聽說6000元的加薪,就感覺比3000元的加薪滿意多了。
不光我們會犯這樣的錯誤,就連普林斯頓的大學生們也會犯這種錯誤。1997年,美國行為科學家艾爾達·莎菲爾(Eldar Shafir)將這個問題拋給了普林斯頓大學的69名大學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64%的學生會犯這種錯誤,他們認為王美美應該更加滿意自己的工資。
當然,真正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會仔細地把每一個外國商品的價格都轉(zhuǎn)換成人民幣價格來進行對比。充分整理所有已知信息,就不會受到數(shù)字的誘惑了。但是即使是一個精明的消費者,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例如在趕往機場的途中需要最后采購一個東西,此時,需要快速作決定就可能導致消費者沒有根據(jù)匯率進行充分調(diào)整,于是買了一個比國內(nèi)還貴的東西,千里迢迢地帶回國。
(包包摘自機械工業(yè)出版社《身邊的金錢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