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昌
三年后,當徐浩在自己的婚禮上望著蘇小雨念誓詞的時候,他想起了那段求學時的往事,使得他在這種需要以一種相對嚴肅的語氣念誓詞的場合下,忍不住笑了出來。
那是在青島大學的第六個學期,徐浩遇到了此刻即將成為他妻子的這位女孩,他習慣稱蘇小雨為魚兒。當然這只是一個調(diào)皮的稱呼罷了,之所以這么叫她,是因為她特別喜愛海豚,就像她經(jīng)常和徐浩提到,她的閨房與大海僅有一窗之隔,兒時能望見大海里海豚躍起的景象。她倒是很羨慕海豚的自由,廣闊的大海任它們遨游。此時此刻,她擁有了與海豚相似的自由意識,有趣的是,小雨這只還沒來得及享受大海廣闊的海豚呀,可要找到新的港灣了。
眼前穿著一身白色婚紗的女孩兒,亭亭地立著,靜靜地聽著,端莊而又優(yōu)雅。她望著徐浩,那雙含笑的眼睛,游轉(zhuǎn)著晶瑩的淚光,充滿了善良。這雙眼睛啊,此刻是如此清晰,徐浩仿佛能看到眼底的星辰,依舊含笑。
臨近畢業(yè)前的一晚,徐浩回顧過去的三年半時光,免不了心生遺憾。那夜火星沖日,火星將取代木星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說來這也就是個由頭,看看海、散散心才是重點。
夜里的大海,黑乎乎的,連一點兒白日里翻騰的浪花都瞧不見,行人也不多,隨著夜深,海邊的行人越來越少,到了深夜兩三點鐘,除了海岸邊能遇到幾位釣魚的老人之外,就剩下了自己。那片沙灘,鋪滿了石頭,海水日積月累擊碎的碎石躺在上面,腳的一邊是洶涌的海水,頭頂是夜空的繁星,倒也適合思考。他喜歡去思考過去的、現(xiàn)在的、未來的各種事情,這或許會使一個空虛的靈魂擺脫寂寞,用快樂充實自己的人生。
走走停停,凌晨五點多,到達了奧帆中心的情人壩。這里之所以被稱為情人壩,是由于2008年在青島奧帆中心舉辦的奧帆賽上,殷劍在女子單人帆板比賽取得冠軍之后,她的未婚夫在這里向她求婚的緣故。
在這條白色的、長長的大壩的盡端,于燈塔之下,他遇到蘇小雨,那雙含笑的眼睛,是一雙特別的眼睛,像夜里的星辰,像清晨的大海里躍起的游魚,瞧,又像這剛剛灑在海面上的陽光。這雙眼睛此刻正注視著初陽,而她正扶著相機尋找最佳角度拍攝日出的景象。
是的,他們戀愛了,他先是喜歡她的眼睛,接著是喜歡她眼睛里藏著的純真,后來是喜歡她的一切。
遇到蘇小雨,可以說是徐浩在大學期間最可貴的收獲,甚至可以彌補其他的遺憾。可是,馬上就要畢業(yè)了,他們之后會怎樣呢?要知道魯西南與膠東半島相距幾百公里呢。
在最后一天的道別之后,徐浩沒有坐火車回家,匆匆忙忙地將一些行李拜托給舍友寄回老家,而他直接從青島大學駕車駛向了威海乳山。
午后兩點鐘,剛穿過嶗山腳下的仰口隧道,天空就陰了下來,那像是從穹頂灑下的墨汁,向著天際均勻地散開,不斷地滑落,但又和大海保持一道白色的隔離線,從車窗遠遠望去,這景色倒是別具一格,陰雨連綿,氤氳著群山。穿梭在濱海公路上的徐浩,像極了一位漂泊在天際之外的騎士,同蒼穹下四處游蕩的,貪婪地吸吮著山澗和海面上升騰著的灼熱蒸汽的魅影競速,閃電般刺破前方的陰陰沉沉。
下午五點多鐘,雨后的海陽市,無論是寂靜的街道,還是清新的樓房,都沾著滑落的雨滴,在夕陽的照射下,顯得格外明朗。距離乳山越來越近,徐浩的心情也更加激動起來,望一望后視鏡,照一照爽朗的面龐,繼續(xù)前行。他想盡快找到蘇小雨,給她一個驚喜,之所以稱之為驚喜,是因為徐浩確實不知道小雨的家具體在哪兒。
記得之前小雨提過在南泓村碼頭,繞公路,繞村莊,繞啊繞,終于在晚上六點多鐘抵達這里。他停下了車,走向海邊泊著的幾艘陳舊的漁船,亮起的燈火下幾位老者面帶歡喜地聊著今日的收獲。他向他們打聽了小雨的家,可是經(jīng)常出海的老者也不清楚小輩們的姓名,沒辦法,只好給小雨打個電話,就是可惜了這驚喜竟要在電話里說了。
電話接通了,“小雨,你猜我現(xiàn)在在哪兒?我已經(jīng)到你家這兒了,驚不驚喜?我在南泓村碼頭,快來接我吧!”
“什么,你不是回家嗎?我……我……我在火車上,去菏澤的火車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