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睿
根,關(guān)系著樹的生死;根,關(guān)系著國家的存亡。
云水泱泱,塵土茫茫,五千年的時間,沉淀了太多東西,是什么維系中華民族千年之久的根。
是文字!是一個又一個小小的方塊字記錄了中國的千年文明。
一片龜甲,一把刀,一個人,這就是漢字的祖先——甲骨文。從這里,帶著一種粗獷質(zhì)樸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美怯生生地從幕后登上舞臺?!疤煊晁?,鬼夜哭。”甲骨文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更重要的是它的美。每次見到甲骨文,總覺得幾千年前的一位先人也是如此凝視著它。傾聽甲骨文跨越千年的無聲傾訴,頭一次覺得自己與千年的文明歷史,緊緊地綁到一起。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蔽覀冎恢厥蓟室唤y(tǒng)天下的豐功偉績,卻不知道他對文化的作用。秦始皇對文明對文字最重要的貢獻就是“書同文”。從此,中華民族真正成為了一個整體。文字也脫下煩瑣的外衣,演變成小篆。小篆以其靈動曲折的線條,征服了它所有的使用者,讓每一個人都認識到國家與民族的存在,以及文明那顆正在跳動的熾烈的心。
漢武盛世,文字又在進行著悄無聲息地蛻變。一個小小的意外,讓一種更方便的字體——隸書應(yīng)運而生。古樸凝重的《史記》里,華麗宏大的《上林賦》中,雄放灑脫的張遷碑上,也浮現(xiàn)出它的身影。渾厚深沉大氣磅礴的隸書,記錄了大漢王朝的酸甜苦辣。文字的積累,堆積起漢的文明,使其即便在大漠黃沙的掩埋中,也未曾泯滅。
危機打破了士人的幻想。他們開始反思,就這樣,書法,中國最美的表達方式產(chǎn)生了,相伴而來的還有行書?!帮h若浮云,矯若驚龍?!蔽娜藗兊那閼?,讓人們的心靈不再空曠?!爸窳制哔t”在中華文明上寫下了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寫下的就是灑脫的行書。線條飛舞勾勒的方寸之間,是文人的無奈與辛酸。
隋唐,文化經(jīng)濟繁榮,帶來了文字書法的又一次新生。注重法度的楷書與放浪不羈的草書相繼誕生,使書法藝術(shù)更加璀璨。唐詩的聲韻與嚴謹?shù)目瑫嗟靡嬲?,描繪出更恢宏的場景。如珍珠般的楷書,見證了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的繁華,也歷經(jīng)安史之亂的滄桑;目睹了李白的沖天豪情,也領(lǐng)悟了杜甫的家國情懷??瑫慕Y(jié)構(gòu)與縫隙間,可窺探的是人間百態(tài)。
宋,書法最后一次完善。蘇、黃﹑米﹑蔡四大家的“有意無法”,使書法藝術(shù)更具情感特點。從宋以后,書法與文字,變得越來越便捷,越來越能折射出一個時代的特色。文字與書法,見證了改朝換代,見證了硝煙炮火,見證了百年的躍遷。一筆一畫之間,透出市井的喧鬧,轉(zhuǎn)折運筆之中流露出世間的燦爛。
漢字與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原因之一在于其文化的獨特性與悠久的歷史,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其綿延千年的傳承性和其不斷推陳出新的創(chuàng)造性。漢字文化幾千年都未曾斷絕,不斷演化字體產(chǎn)生了書法藝術(shù)。埃及的圣書字,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楔形文,美洲的瑪雅文,印度的婆羅米字母,與漢字一樣,起源很早,可惜都沒有流傳下來,在文字斷絕的同時文明也斷絕了。
五千年的歷史就是用一個又一個的不起眼的文字堆積起來的,而在堆積歷史的過程中,文明也隨之產(chǎn)生,藝術(shù)、科技創(chuàng)作等文明成果能以文字記錄的形式得以保存,就這樣誕生了悠久的中華文化。
漢字的美,美在甲骨文的粗獷,美在篆書的靈動,美在行書的飄逸,美在草書的狂放,美在楷書的端莊,也美在每一個漢字背后沉甸甸的歷史與文明。
[簡評]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是維系千年中華民族之根。一個個方塊字記錄了中國漫長崎嶇的歷史,講述了中華兒女前仆后繼,拼搏進取的英雄事跡。文章飽含深情,見解獨特,堪稱好文!
(指導(dǎo)教師 楊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