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亮,吳淑芬,周 山,趙 路,金少舉
(1.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二附屬醫(yī)院MRI室,河南漯河 462300;2.漯河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yī)院婦產科,河南漯河 462300;3.漯河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yī)院病理科,河南漯河 462000;4.漯河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學系,河南漯河 462002;5.河南省腫瘤發(fā)生與防治研究創(chuàng)新型科技團隊,河南漯河 462002)
宮頸癌作為女性最常見惡性腫瘤,腫瘤內血管生成多少直接影響其生長速度[1],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可以作為一個定量指標反映腫瘤內血管多少,因此,MVD成為影響患者預后的一個重要因素[1]。CD31對宮頸鱗癌組織染色可以反映出MVD[2],但如何術前通過影像學定量方式反映宮頸鱗癌MVD,從而評估患者預后成為臨床術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體素內不相干運動(IVIM) 技術不需要造影劑可以計算出真、假性擴散系數(shù)及灌注分數(shù),能無創(chuàng)地反映宮頸癌腫瘤中水分子自由擴散及腫瘤微血管循環(huán)信息[3]。本研究目的是通過分析IVIM后處理得到的純水分子擴散系數(shù)D值、與灌注相關的擴散系數(shù)D*值、灌注指數(shù)f值與宮頸鱗癌中MVD相關性,從而術前間接反映宮頸鱗癌MVD,為預測宮頸癌患者預后和診療提供幫助。
收集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二附屬醫(yī)院婦科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住院并經病理證實的30例宮頸鱗癌患者,患者術前均未進行放化療,且均進行手術治療,年齡22~68歲,平均49.3歲。
1.2.1MRI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GEMR7503.0 T超導型MR磁共振成像(MRI)儀,32通道相控陣體部表面線圈,30例宮頸癌患者治療前均經MRI常規(guī)序列及IVIM序列掃描,橫斷面TSET1WI:TR 582 ms,TE 8.0 ms,層厚4 mm,層間距1 mm,視野220 mm×220 mm,激勵次數(shù)1,矩陣244×244;橫斷面脂肪抑制TSET2WI:TR 4 000 ms,TE 93 ms,層厚4 mm,層間距1 mm,視野220 mm×220 mm,激勵次數(shù)1,矩陣244×244;矢狀位脂肪抑制TSET2WI:TR 2 600 ms,TE 100 ms,層厚5 mm,層間距0.5 mm,視野240 mm×240 mm,激勵次數(shù)2,矩陣284×238;IVIM 序列:選擇單次激發(fā)自旋回波平面成像(SS-EPI)序列橫斷位成像:TR 4 555 ms,TE 83 ms,F(xiàn)OV 200 mm×129 mm,矩陣 160×88,層厚 4.0 mm,層數(shù) 25,激勵次數(shù)為1,擴散敏感梯度b值為0、50、100、150、200、300、500、700、1 000、1 500、2 000 mm2/s檢查。
1.2.2圖像后處理及數(shù)據(jù)測量
利用GEADW4.7工作站的Functool軟件對IVIM 原始數(shù)據(jù)通過 MITK 后處理得到 D 圖、D*圖、f圖,感興趣區(qū)(ROI)選擇避開腫瘤囊變、壞死及出血區(qū)域,盡量選擇腫瘤實質部分,可參考常規(guī)掃描序列,尤其是T2WI序列,選擇ROI的范圍為80~150 mm2,測量感興趣區(qū),得到表觀擴散系數(shù)(ADC)、D、D*、f,多次測量最終取均值為確定值,對IVIM后處理參數(shù)測量由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二附屬醫(yī)院2位經驗豐富磁共振診斷醫(yī)生在不同時間段獨立進行,數(shù)值取兩人測量平均值。
1.2.3標本取材
收集患者術后切除并送病理的標本,標本選擇宮頸鱗癌病灶,避免選擇病灶外組織,陽性對照選原發(fā)性肝癌。所取標本大小約0.2 cm×0.3 cm×0.2 cm,選取的標本用中性甲醛液固定。
1.2.4蘇木素-伊紅(HE)染色
組織經石蠟包埋切片、脫蠟水化、漂洗后,HE染色,脫水、透明,中性樹膠封片。宮頸癌HE染色切片均請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二附屬醫(yī)院中級以上病理醫(yī)師閱讀,病理必須確診為宮頸鱗癌,若不能確診或存在爭議則放棄該樣本。
1.2.5免疫組織化學(IHC)染色
組織經石蠟包埋切片、脫蠟水化、漂洗后,放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液(福州邁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中,然后放入微波爐中行抗原修復11 min,加入一抗(CD31小鼠抗人內皮細胞單克隆抗體,福州邁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PBS清洗,加入二抗(福州邁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PBS清洗,DAB顯色(福州邁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蘇木素復染。IHC染色血管內皮細胞呈淺棕至深棕色。微血管計數(shù)方法:根據(jù)Weidner校正方法,血管尋找及區(qū)域確定在低倍鏡下(×40)進行,具體毛細血管計數(shù)和小靜脈計數(shù)在高倍(×200)物鏡下進行,排除腫瘤邊緣非腫瘤組織內微血管。腫瘤內(排除鄰近正常組織)染色棕黃色即計數(shù)為1個微血管,所有血管計數(shù)均有2名病理科醫(yī)師在不同的時段計數(shù)2次,并取平均數(shù)。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 Pearson 相關分析方法分析D、D*、f 值與宮頸鱗癌MVD之間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D值(0.64~0.86)×10-3mm2/s,平均(0.78±0.06)×10-3mm2/s;D*值(10.27~14.31)×10-3mm2/s,平均(12.57±1.22)×10-3mm2/s;f值(20.12%~25.92%),平均(23.34±1.64)%;MVD(CD31+,5~27個),平均(16.50±5.24)個。
通過計算Spearman等級相關系數(shù),D值與CD31標記的MVD呈負相關(r=-0.830,P<0.001),見圖1;D*值、f 值與CD31標記的MVD呈正相關(r=0.889、0.897,P<0.001),見圖2、3。
圖1 宮頸癌D值與CD31標記MVD的散點圖
圖2 宮頸癌D*值與CD31標記MVD的散點圖
圖3 宮頸癌f值與CD31標記MVD的散點圖
IVIM是以彌散加權成像(DWI)為基礎,DWI及ADC值與組織分子的自由擴散和微血管灌注有關,惡性腫瘤之所以存在擴散障礙,在于惡性腫瘤與正常組織的細胞在體積、密度間存在差異,導致水分子不能自由在惡性腫瘤細胞內、外彌散[4-5]。腫瘤組織ADC值低于正常組織,特別是受血流灌注因素影響,使得測量的ADC值不能真實反映病變擴散信息。需要一種檢查方式把病變擴散信息與血流灌注區(qū)分開,而IVIM 可以無創(chuàng)地通過雙指數(shù)模型把兩者區(qū)分開。IVIM 掃描時采用不同b值進行,不同b值掃描得到的參數(shù)反映組織病變信息也不同,b值的變化會改變參數(shù)靈敏度,血流灌注對較低的b值最終信號的影響較大,故低b值主要反映血管灌注信息,相反,血流灌注對較高的b值最終信號的影響較小,通過不同的b值很好把宮頸鱗癌內水分子的自由擴散信息和血流灌注信息區(qū)分開,IVIM通過后處理獲得D值、D*值、f 值,反映病變水分子擴散信息和血流灌注信息,使得IVIM成為可以檢測宮頸鱗癌早期分子水平改變的成像技術[6-13]。
腫瘤病變內究竟有多少血管可以用多種方式表示,而最常用并且可以量化的指標為MVD。宮頸癌生長速度較正常組織快,癌組織生長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及氧氣依靠腫瘤內血管提供,如果腫瘤內血管少,不能提供腫瘤生長需要的氧氣,腫瘤不可能生長,這也是腫瘤較大時出現(xiàn)壞死的原因。腫瘤內微血管依據(jù)分化程度,可分為未分化微血管及分化微血管,通常所描述的MVD包括這兩種血管,因此腫瘤內血管多少可以用MVD來量化,MVD的高低與腫瘤治療方式選擇及預后有關。IHC染色CD31可以在分化與未分化血管內皮細胞上呈陽性表達,因此可以通過CD31標記的微血管計數(shù)來表示腫瘤內總的MVD[14-15]。
IVIM 不同于以往單指數(shù)模型,通過雙指數(shù)模型把病變組織自由擴散和微血管灌注有效區(qū)分開,通過工作站后處理可以得到量化指標D、D*、f值,不同參數(shù)代表腫瘤內部不同微觀改變。D值真正反映腫瘤內分子向各個方向自由彌散程度,D*值及 f 值反映腫瘤組織微血管血流信息及灌注信息。腫瘤生長必由腫瘤內血管提供氧氣,腫瘤內MVD決定了腫瘤生長快慢,但D、D*值及f值是否與腫瘤內MVD相關尚不確定,而本研究發(fā)現(xiàn),D值與CD31標記腫瘤內總的MVD呈負相關;D*、f值與CD31標記腫瘤內總的MVD呈正相關。腫瘤內MVD密度越高,提供氧氣越多,腫瘤生長增殖越快,腫瘤細胞體積大,細胞之間間隙變小,擴散障礙越嚴重,D值減低,兩者呈負相關。因此,作者認為,通過IVIM后處理得到的D、 D*、f值可以成為術前無創(chuàng)評價宮頸鱗癌MVD的影像學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