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游子·貓頭鷹老師
一般情況下,“松鼠”是對一類動物的統(tǒng)稱,我們常說的松鼠指的是嚙齒目、松鼠亞目、松鼠科幾個屬的若干成員。松鼠科一共有21 屬235種松鼠,中國有其中的10 屬34種1。
松鼠長得都差不多,該如何區(qū)分它們呢?有一種十分簡便的分類方法:根據(jù)尾長是否超過體長的二分之一,松鼠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尾巴較長的一類在生活習性上偏樹棲,尾巴較短的一類多為地棲。人們?nèi)粘Kf的松鼠,多指松鼠科中的中小型樹棲松鼠。
依據(jù)體背是否有花紋,樹棲松鼠又可分為兩大類——常見的無背紋的松鼠一般來自松鼠屬、巖松鼠屬、麗松鼠屬、長吻松鼠屬等;背上有花紋的松鼠,主要為花松鼠屬的明紋花松鼠和隱紋花松鼠等。
松鼠是常見的嚙齒動物,“嚙齒”源自拉丁語,是“咬東西”的意思,這個詞準確地描述出松鼠的特征和習性。
松鼠與老鼠同為嚙齒動物,若要描述二者在外形上的區(qū)別,那么松鼠就是長了一條大長尾巴的老鼠。相比“人人喊打”的老鼠,松鼠是人人喜歡的小精靈。
知識鏈接·松鼠為什么一直在吃東西?
原因有兩個:第一,嚙齒動物普遍喜歡啃咬堅硬物體,它們的門齒終生在生長,不得不常常磨牙;第二,啃咬帶來的牙齒磨損可以讓它們的牙齒始終保持銳利的鑿子狀。
1. 資料來源于“中國大百科全書數(shù)據(jù)庫”
紅松鼠是中國最常見的松鼠之一,在很多地區(qū)都可以見到它們。紅松鼠還有好幾個別稱:普通松鼠、北松鼠、灰松鼠、歐亞紅松鼠等。北京香山公園、八大處公園、天壇公園等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紅松鼠體長18—28厘米,尾長13.5—24厘米,頭部較圓,眼睛大而黑。到了冬季,紅松鼠耳郭頂端的黑灰色毛簇會更加顯眼。
紅松鼠有40多個亞種,我國有其中的5種。常見的是華北亞種、東北亞種和褐黑亞種;較少見的是分布在新疆阿爾泰山地區(qū)以及天山地區(qū)的阿爾泰亞種和鄂畢亞種。
紅松鼠離人類的生活很近,它們在許多國家的城市公園里繁衍生息。
紅松鼠的冬毛通常呈灰色、暗灰色、淡灰色或淡褐色,毛基為灰黑色;夏毛顏色較深,呈赤褐色或褐色;四肢及尾呈黑色或棕褐色;腹部及四肢內(nèi)側(cè)均為白色。
知識鏈接·松鼠冬眠嗎?
不一定。有些松鼠不冬眠,比如紅松鼠;但五道眉花鼠冬眠,它們要在洞穴中度過四五個月的時間。幾乎所有松鼠都有入冬前大量儲存食物的習性,有的是為了冬天吃,有的是為了在第二年春天睡醒后吃。
巖松鼠是另一種我國常見的松鼠,別名掃毛子、石老鼠。巖松鼠體長20—25 厘米,眼周有一小圈白毛,尾毛蓬松、稀疏,背毛青灰色,腹部及四肢內(nèi)側(cè)毛為黃灰色,下頜(hé)白色。巖松鼠主要棲息在山地、丘陵地區(qū),半樹棲、半地棲,白天能見到它們在林緣、灌木叢、農(nóng)業(yè)耕作區(qū)及居民點附近活動。河北、山西、河南、四川、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貴州、安徽、湖北等地都有巖松鼠分布。
巖松鼠是一種十分可愛的小動物,很多動畫片中出現(xiàn)的“小松鼠”形象都與巖松鼠較接近,也許那些創(chuàng)作者的靈感正來自于巖松鼠吧!
五道眉花鼠又叫斑紋松鼠、花栗鼠、金花鼠、花鼠,是最常見的背部有條紋的松鼠之一。
五道眉花鼠棲息于平原、丘陵、闊葉林、針葉林及多灌木叢的地區(qū),常在倒木、樹根下或石洞中居住,以松子、堅果、漿果、豆類、農(nóng)作物、鳥卵、昆蟲等為食。和大多數(shù)松鼠一樣,它們也有貯藏食物的習性,在我國華北、東北、西北等地較為常見。
五道眉花鼠生性活潑,同伴之間經(jīng)常追逐打鬧,有時是為了搶食,有時是為了搶地盤。它們還很愛干凈,經(jīng)常清理自己的身體。和許多松鼠一樣,五道眉花鼠在采集和食用果實的時候會使得這些植物的種子散落在各處,因此,它們在大自然中扮演著“播種機”的角色,對森林生態(tài)頗有意義。
五道眉花鼠最容易辨認的地方,便是它們后背上那5 條特有的縱紋。它們的另一個特征是,尾長幾乎和體長相等。
松鼠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然更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人類活動和城市的快速擴張,松鼠們的日子并不好過。
逃跑的松鼠還會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