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陳博蔚
我特別喜歡蹲在這里,周圍寂靜無人,一片黑暗,我就更容易得到深處的快樂,倘若不間斷地滴著雨,自然是更歡喜的。
我是一塊青石板,大概民國時期被運到江南宏村,一同過來的青磚都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我自己留了下來,我仿佛井底之蛙佇立在這屋檐下,看到的狹窄的天空也只是方塊大小,這一處的巷子幽深而又曲折,腳底的板磚大多經(jīng)年失修,平日里也沒有游客會閑逛這里,只有每日升起落下的太陽才能告訴我時間真的在流逝。
所以,我更喜歡黑夜,黑夜是只屬于我一個人的。下雨天,像古典音樂漫長卻生機勃勃的雨滴,就這么敲擊這青石板,冗長、淅瀝、纏綿、多情。晴天的時候,夜空中也許會有星星,我在想星星究竟是什么樣子的,或許顆粒大小卻明亮似太陽,或許大如石盤卻暗淡無光,我沒有見過。更多的是月光會傾灑而下,如瀑一般,清澈地投擲在每一塊青石板上,像是一層華美的旗袍錦緞,夜初夜深不同,月亮隨著時間繞著我的視線旋轉著。
要說近來日子有何不同,大概是正面的墻壁上長出來一株草,這與我身上青苔顏色相仿的草長在那樣一個奇怪的地方,倒著實吸引我的眼球,我第一次在黑夜祈求白晝。青石板的顏色大多呈灰綠色,一株可以稱之為鮮艷欲滴的綠草屹立在墻壁上,顫悠悠的,跟著風輕輕扭動它的腰肢。我好想同它暢談天地,我也曾試過與它交流,無奈物種有別,溝通幾乎沒有可能。我三緘其口只得靜悄悄地蹲在我的屋檐下,以一種好奇與欣賞的目光審視它。這就是翠油油的生命,它每日輕微的變化叫囂著勃勃生機,我幻想著佇立更高之地在它身上體現(xiàn)。我總覺得它是在發(fā)光著的,白天將陽光全數(shù)吸進它小小的胸膛,晚上再默默地釋放那閃耀的光芒。雖然沒有聽說過這種草,但我堅信它一定是會發(fā)光的,不然為何在雨夜的時候我也覺得周圍一切都是活著的。
活著的,是這樣沒錯了,終于明白這株草與我零溝通卻仿佛有只雙手緊緊抓住我心臟吸引著我眼球的根本原因了。全然不是因為顏色的靚麗,只是因為生命,它是一株活著的新鮮的生命。一塊久居深巷的青石板除了年深日久霸占在我身體上低矮的墻壁上的青苔之外,何來得以自己雙眼“嗅”得生命的存在。原來那我自以為綻放的光芒,竟然是來自我靈魂深處膨脹的生命欲望。我積年未曾遷徙,這一株草幾乎是填滿了我生命淺薄的渴求。
我突然覺得日子可真好,有一株草就會有更多草,有一個生命就會有千秋萬代的生命。日子就這么行云流水地過著,我還是喜歡蹲著,瞅著墻上的草,嗅著草散發(fā)的生命,享受著生命綻放著的熠熠光輝。生命大概就是我最喜歡的雨天滴滴落落流淌著的歲月,生命大概就是我最渴望見到的蒼穹上的點點星光。我也始終可以靜謐地潛入這此世光陰。
生命可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