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曉波
如果有一份不受歡迎排行榜,要你列舉幾個不喜歡的個人性格特質(zhì),有一個特質(zhì)很有可能上榜,那就是“自私”。
不過在經(jīng)濟學家眼里,自私卻未必是個十分討厭的詞語。
“古典經(jīng)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1776 年出版的《國富論》中說道:“我們能夠喝到牛奶,吃到豬肉,并非因為奶農(nóng)和屠夫的饋贈,而是因為他們在追逐利益?!?/p>
他所要表達的是這樣一個觀點:在經(jīng)濟生活中,一切行為的原動力并非來自同情心或利他主義,而是來自利己之心,來自每一個人改善生活條件的欲望。
所以亞當·斯密接著說,人們從事勞動,未必抱有促進社會利益的動機,但在一個自由放任的社會,人們會受到一只“看不見的手”的牽引,去盡力達到一個并非他們本意所期望達到的目的,即“請給我以我所需,同時你也可以獲得你的所求”。
由于人與人之間天賦與才干的不同,為了更有效率地賺錢,每個人會依據(jù)自己的專長,選取自己能以較低成本從事生產(chǎn)的工作,然后在市場上與其他專業(yè)者進行交換,以獲取自己所需。
這樣一來,社會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專業(yè)化分工,整個社會的生產(chǎn)效率隨之提高。
在《國富論》出版近100 年后,英國的達爾文又從生物學家的視角,佐證了亞當·斯密的思想觀點。
達爾文生物進化理論的核心思想你一定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八個字其實就是在說,所有生物的繁榮和自然選擇,都是生物體從自身欲望和動機出發(fā)所產(chǎn)生的結果。
又過了100 年,1976 年,英國演化生物學家、新達爾文主義的忠實擁躉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一書中驚世駭俗地提出,人的自私并不是后天養(yǎng)成的,也不僅僅是適者生存的結果,而根本上就是源于基因的。也就是說,自私不是一個假設,而是源自基因的本能。
舉個例子,母鳥在感知到危險時,可能會假裝一瘸一拐地行走,從而吸引捕食者的注意。母鳥為了保護雛鳥而甘愿承擔被捕食者獵殺的風險,就像每位父母為子女殫精竭慮一樣,大概會讓你想到“奉獻”一類的詞語。但理查德·道金斯近乎冷血地發(fā)問:母鳥的行為會不會正是自私的基因所驅(qū)動的呢?母鳥的自我犧牲純粹是因為基因在雛鳥身上能夠獲得更長久的傳承。
經(jīng)濟學家與生物學家的研究,不約而同地指向了一個共識,即人的自私或利己行為,能在無意之中創(chuàng)造出公共福祉。
現(xiàn)在,你對“自私”這個不怎么好聽的詞語大約有了新的理解。即在任何的商業(yè)活動中,一個自私的人并不可怕。
你不妨細想每一個企業(yè)的誕生,每一筆商業(yè)交易,有哪一種商業(yè)行為不是從個人的欲望開始的?
其實個人行為出于何種利己的目的無關緊要,也無須對此費力深究。真正有意義的是由個人本能欲望所驅(qū)動的商業(yè)行為,是否能夠產(chǎn)生公共價值。若是個人行為對社會有益無害,那么無論個人出于怎樣的目的都無可厚非。
既然我們已經(jīng)知道每個人從本質(zhì)上說都是自私的,那么在商業(yè)社會,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怎樣的人呢?
是那些表現(xiàn)得大公無私的人。他們常常口口聲聲說“我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并不是為了我個人的利益,而全是為了普羅大眾”。
在生活中遇見這種人時,我們要保持十分的警惕,因為徹底的無私是反人性的。
一個極度自私的人,最終是沒有真朋友的,注定將是孤獨的,是無法成就任何事業(yè)的。但自私本身并不可恥,可恥的是兩種極端的狀況:第一是拒絕對等付出的極端自私,第二是打著大公無私的旗幟來攫取個人利益。
當我們能夠以更理性的態(tài)度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自私,我們就對自己和這個社會有了更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