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業(yè)
我的專業(yè)是中國古代文學,我兒子在國外學的是數(shù)學;我天天讀那些發(fā)黃的中國古書,兒子天天看西方那些蝌蚪洋文。我是如何在兒子身上培養(yǎng)出與自己專業(yè)完全相反的興趣的呢?
為了不讓后代“輸在起跑線上”,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我和太太就沒有讓這個寶貝閑著。開始教小孩背唐詩,兒子在她肚子里就已經(jīng)被胎教整得骨瘦如柴,出生時那么長的嬰兒只有3.1公斤。不過,從兒子1歲之前不會說話這點判斷,太太胎教的成效似乎不佳。
等他2歲以后我就開始教他認字,太太教他英語單詞。由于我性子太急,他還不到4歲的時候,我就恨不得要他背熟《康熙字典》。上幼兒園后,我每天教他背唐詩宋詞,教學方法和我父親當年教我的一模一樣,稍有不同的是父親常用拳頭,我則多用巴掌,最后弄得兒子一聽到唐詩宋詞就起條件反射——想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教他寫作文,還是采用魔鬼式訓練法,最后弄得他最害怕的就是寫作文,小學中學沒有寫過一篇像樣的東西,我對他失望至極,他對我討厭至極。
記得他在中學時期歷次寫游記都是這樣開頭:“天還沒有亮,媽媽就起來給我做早餐,吃完早餐,我就出發(fā)了?!泵科斡浂际沁@樣結尾:“這個地方玩夠了,我們就坐車回家了?!边@樣的開頭和結尾看多了,太太就暗暗搖頭嘆氣,有一次她委婉地對兒子說:“兒子,不必每篇游記的開頭都寫‘出發(fā)了,結尾都寫‘回家了,可以考慮換一種寫法?!眱鹤涌粗鴭寢寖裳勖H唬骸皨寢?,我要是不寫回家,那回到哪里去呢?”太太無語。我連搖頭的心情也沒有了。
有一次他的作文讓老師震怒:“你父親是干什么的?怎么生出你這么個不會寫作文的兒子?”
兒子老實地告訴老師:“我父親是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
語文老師火氣更大了:“戴偉,你連撒謊也不會,大學教授的兒子會寫出這么爛的文章嗎?明天叫你爸爸來見我?!?/p>
幸好天無絕人之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們老祖宗發(fā)明的這個成語真是道盡了人間的悲喜。我在家天天批評兒子作文的時候,小學那個白發(fā)蒼蒼、教他數(shù)學的張老師,天天表揚兒子的數(shù)學成績。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兒子碰巧在學校全年級數(shù)學競賽中得了第一名,他不僅在學校大會上得到了表揚,張老師還自己另買獎品來我家道賀。這時我才看到兒子容光煥發(fā),兩眼炯炯有神。于是,隨著越來越喜歡數(shù)學,他也就越來越討厭語文。有天夜晚我對他說:“喜歡學數(shù)學是好事,但輕視語文就不對了?!彼麑ξ业脑挷恍家活?。兒子從小學到高中對數(shù)學都有點發(fā)狂,在中學階段全國最高級別的數(shù)學競賽中,一次得二等獎,兩次得三等獎。高中三年級就開始自學北京大學教授張筑生的三卷本《數(shù)學分析新講》。
現(xiàn)在你聽明白了嗎?這就是我培養(yǎng)兒子數(shù)學興趣的奇妙方法。
(林冬冬摘自《你聽懂了沒有》上海文藝出版社)
【素材運用】為了不讓后代“輸在起跑線上”,“我”一味對兒子強行灌輸,結果適得其反,不但讓兒子對作文毫無興趣,甚至極度厭煩;數(shù)學老師用鼓勵的方法卻讓兒子對數(shù)學越來越喜歡,這值得人們深思。過猶不及,對人的培養(yǎng)也是如此!
【適用話題】興趣培養(yǎng);揠苗助長;鼓勵
(特約教師 王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