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竹
《燃燒》是韓國導演李滄東制作于2018年的作品,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倉房》。
電影主要講述了三個具有代表性的韓國青年的故事。一個是學文藝創(chuàng)作的大學生鐘秀,想成為作家卻受生活所迫當起了送貨員。一個是鐘秀童年時的鄰居惠美,因欠下大筆信用卡貸款被家人趕出家門,只好在賣場跳舞、推銷。還有一個是職業(yè)不明,年紀輕輕就過上了豪宅香車生活的本。
某日鐘秀偶遇惠美,惠美有種脫俗又瘋狂的氣質,鐘秀為之所動?;菝来鎵蛄隋X打算去非洲旅行,拜托鐘秀照看她的小貓??苫菝缽姆侵藁貋頃r,身邊多出了同去旅行的本,讓鐘秀有些不知所措。惠美對本態(tài)度曖昧,似乎有些迷戀,對鐘秀則若即若離。本享有優(yōu)越的生活,游戲人間,他告訴鐘秀自己有一個特殊的癖好——每隔一段時間就燒毀農家的塑料棚來體驗生命的快感。本口里的塑料棚,到底是真的塑料棚,還是別有他物?鐘秀開始每天去查看周圍的塑料棚,在這時惠美像煙霧一般消失了。鐘秀后來在本的家里發(fā)現(xiàn)了惠美的手表,他明白惠美可能再也回不來了。于是,他開始寫一直都不知怎么下筆的小說,并且把本約出來殺死,然后點燃了一把烈火。
惠美在非洲旅行時,看到當?shù)氐牟枷B藢⑷朔譃樾○囸I者(little hunger)和大饑餓者(great hunger),前者指的是需要食物、處于生理饑餓的人,而后者指的是對生命狀態(tài)求知若渴的人,他們不斷尋找生命的意義?;菝乐杂趶男○囸I者上升到大饑餓者,卻無法擺脫一切束縛,跨越現(xiàn)實世界中的種種限制,溫飽問題一直威脅著她的生存。因此,她遇到鐘秀時,感同身受如知己。但同時,她面對在物質生活上游刃有余的本,又莫名地想要靠近。
當像鐘秀和惠美這樣沒有社會背景、看不到未來的年輕人,活得卑微狼狽的時候,掌握著龐大社會資源的本,始終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俯視角度去看他們,并以把玩這些群體為樂趣。而鐘秀和惠美則是一邊孜孜不倦地爭取上樓的階梯,一邊尋找人生的意義。像惠美只是“存在”于世上的年輕人,對于上層社會的人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就像那些廢棄的塑料棚一樣,哪天消失了也沒人在意。但惠美和鐘秀對于彼此來說,卻像是照進房間里的一縷溫暖的光一樣,足以滋養(yǎng)生命。
在鐘秀和惠美偶遇時,李滄東導演安排了一場重要的對話?;菝涝阽娦忝媲氨硌莩蚤僮拥膯?,她說:“重要的不是你去想象這里有橘子,而是你要忘掉這里沒有橘子這件事?!痹陔娪爸?,出現(xiàn)了很多謎一樣的事物。比如貓咪,惠美小時候曾經掉落的枯井,被本燒掉的塑料棚,以及突然消失的惠美。這些都沒有在電影中出現(xiàn)或被證實。對于鐘秀來說,橘子就是小貓、惠美或者生命的意義。不能想著惠美不見了,而是要忘記惠美存在。不能想著生命有意義,而是要忘記生命是沒有意義的。導演似乎是在透過這些讓觀眾去思考可見與不可見,信念與無信念。
這部電影讓我想到楊德昌的電影,比如《恐怖分子》《青梅竹馬》,里面有憤怒,又有悲天憫人。我們可以看到李滄東導演對當下社會環(huán)境的質疑,又可以感受到將主人公推向“燃燒”的悲憫。最后的熊熊烈火,就像一個巨大的問號。電影中,三個年輕人身上展現(xiàn)了不同的生存狀態(tài)。而不管生命意義是追求自我價值,還是得到世俗認可的成就,總需要找到可以自我燃燒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