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Hundred Rabbits
加拿大插畫家兼作家Rekka Bellum與日本程序員兼音樂人Devine Lu Linvega將HundredRabbits工作室搭建在帆船上。他們一邊在世界各地航行,一邊打造免費的開源軟件,制作游戲、漫畫及其他形式的藝術作品。二人開發(fā)的Orca是一種深奧的編程語言,編碼時,字母表上的每一個字母都只會對應單個函數運算。Orca往往被用于實時編碼,即通過現(xiàn)場編程來演奏音樂或創(chuàng)作視覺藝術,最后以音樂序列形式呈現(xiàn)的炫目畫面。他們還制作了一款名為Dotgrid的工具,可以用來創(chuàng)作文本、字形與商標。
張英海重工
21世紀的頭十年里,韓國藝術家張英海與美國詩人Marc Voge創(chuàng)作了諸多令人眼花繚亂的flash動畫。其中,各種碩大的文字合著音樂節(jié)奏快速閃現(xiàn),喧囂而過。張英海重工(Young-Hae ChangHeavy Industries)的作品仿佛專為Tumblr(湯博樂,目前全球最大的輕博客網站,也是輕博客網站的始祖)盛極一時的那個年代度身定制,二人將設計作為語言,講述故事、創(chuàng)作抒情詩,并由此打造出具象化詩歌的全新形式。
我們周遭的空氣中充滿了看不見的電波,數字文本搭載這些電波抵達我們的數碼設備,然后以代碼的形式在其中運行。我們在互聯(lián)網上憑借Unicode(萬國碼)溝通——地球上所有文字系統(tǒng)都通過這一國際標準進行編碼,目前已涵蓋14.3萬個通用代碼供我們使用。每一個代碼都像是一支等待被人拿起的畫筆。
我喜歡代碼畫,是因為這種藝術形式平易近人又極具魅力,鼓勵人們玩性十足地發(fā)揮想象力:打開文檔,用鍵盤涂鴉。有些代碼畫很質樸,充滿童趣或富有幽默感;還有一些則是基于科學現(xiàn)象或數學模型做出的嚴肅推斷,這種深奧且晦澀的結構性圖像只有世界上最精密的大腦才能理解。代碼畫的基礎結構單元使其具備建筑般的結構性,能夠成為馬賽克式的藝術作品。除此之外,代碼畫在形態(tài)上動靜皆宜,既可以制成動畫,也可以如白紙上的黑字般巋然不動。
當代代碼畫創(chuàng)作離不開與傳統(tǒng)畫廊簽約的畫家,以及各類平面設計師、電子游戲設計師、軟件開發(fā)工程師與動畫制作人員。我們此次收錄的這些藝術家與創(chuàng)作者都熱愛創(chuàng)造各種跨越學科、國界與代際的建構類圖像,并將其中源源不斷的活力與生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Gemma E. MahadeoIan MacLarty
在《如果我們得以訪問》(If We Were Allowed To Visit)中,整個虛擬世界完全由文字代碼組成,耐人尋味。游戲開發(fā)工程師Ian MacLarty將詩人Gemma E. Mahadeo的詩歌選集“渲染”后創(chuàng)造了這件作品。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由字母及單詞構成的三維世界,其中的所有物體都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生命,當你把鼠標指向其中一個文字所在,便會出現(xiàn)由那個文字所構成的圖形,比如,你如果看到一只貓,貓的形狀便是用英文“catcatcatcat”組成的。這些物體表面的文字呈現(xiàn)在一起時,便組成了各種句子、場景,以及透露思緒、情感乃至真相的詩句。
盧芷欽
盧芷欽是一位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編程員和設計師,她嘗試探索人類與算法的關系,以及這種關系如何影響社會和文化行為。她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名為“合成欲望”,靈感來源于成長過程中對于兩性知識的缺失和東方含蓄的愛欲表達。其中,精心策劃的Unicode與中國隱晦的愛情用語相結合,試圖突破創(chuàng)作中因信息量之少而帶來的局限性。最后,她把所有的作品升級成一個感官實驗,通過觀眾的觸摸能做出相應反應,給予人們更直接的感受。
Everest Pipkin
憑借軟件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Everest Pipkin生活在美國匹茲堡,其作品《我從未摘過一朵受到保護的花朵》(Ive never picked a protected flower)便是一本充滿各種Unicode字符寫就的詩歌作品集,其中混合著收集而來的文本、編輯過后的約束編程以及用canvas代碼制作的字符平面圖,最后呈現(xiàn)出的一叢叢字符構成了情緒與敘事交織的美麗詩句。單詞與短句猶如植物般恣意生長,占據荒野后便探向天空,為我們帶來混亂與清澈的瞬間。
Heikki Lotvonen
芬蘭設計師Heikki Lotvonen打造了一個免費的網絡工具Glyph Drawing Club。人們可以用它來創(chuàng)造各種形式的文本、字形、字體及模塊化形狀,不管是設計高端字體,還是創(chuàng)作老派字符畫及天馬行空的圖案,都用得上。
Andreas GysinSidi Vanetti
瑞士藝術家Andreas Gysin與Sidi Vanetti都是動感藝術領域的天才,他們將數字及字母制成能夠與聲音互動的動態(tài)波與動態(tài)力場,打造出各類數字與實體作品。無論是呈現(xiàn)在電腦屏幕上,還是在曾用于老式火車站與飛機場的磁性顯示屏上,作品中各種形態(tài)的圖案都變幻多端、栩栩如生。
Tauba Auerbach
視覺藝術家Tauba Auerbach特別高產,她在創(chuàng)作時會將字符與繪畫、雕塑連同書籍制作一起,全都轉化為富有藝術氣息的武器。她于2005年在美國洛杉磯的New Image Art Gallery舉辦了首次個展《如何拼寫字母》(How to Spell the Alphabet),展出的作品都是她近距離探索字母及語言之后的成果。她把玩各種文字代碼及書法,創(chuàng)作出多幅繪畫與文字作品。作品中的字母蘊含著嶄新的維度與幾何結構,這也讓她得以用全新的色彩與角度看待整個宇宙。
Adam Pendleton
概念藝術家Adam Pendleton在絲網印刷、拼貼畫、錄像及繪畫作品中都摻入了語言及文本元素。他在名為《黑達達》的作品中將文本化作語言、感嘆乃至迷彩風格的圖案等信息都貼到鏡子上,創(chuàng)作出一整個“顯示系統(tǒng)”,或者是將文本以噴繪的形式涂鴉在鍛鋼制成的巨大的字母上。
Ramsey Nasser
生活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的計算機科學家兼游戲設計師Ramsey Nasser開發(fā)了完全由阿拉伯語寫就的編程語言“ ??? ”。他用阿拉伯語的書寫方式創(chuàng)造出具有連續(xù)性結構的代碼,以此對拉丁字母占絕對主導的編程世界發(fā)起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