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星
(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山東 臨沂 276000)
健康是人快樂、幸福和成功的前提和基礎,大學生面對學習壓力、情緒情感、人際關系的問題,如何樹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觀,用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大學生活,關系到每一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公寓作為大學生生活、學習和課余時間活動的主要場所,許多的思想交流、學習思考、人際關系建立等都在此產生,但諸多的心理問題在接連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學習、生活,出現心理困擾,這些問題的重復疊加,最終會導致嚴重的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疾病,就會出現打架斗毆、自殺、投毒、兇殺等刑事案件[1]。隨著高校智慧后勤改革的迅猛發(fā)展,教育教學改革學分制的大潮逐步推行,大學生在公寓學習、生活的時間會隨著延長,這給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因此,在大學生公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試點,探索出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的途徑和方法對策,將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此成果也應用于學生教育管理部門。
本次研究抽取的樣本是我校的2019~2020 學年的在校大學生,隨機在公寓中抽取各類專業(yè)學生420 名,年齡在18~22 歲,平均為20 歲左右,男女比例盡可能做到相對平衡。采取自編《大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問卷》 調查表,共發(fā)放問卷420 份,回收400 份,回收率為95.24%,調查對象涵蓋了醫(yī)學生的各個專業(yè),符合統(tǒng)計學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在調查過程中,大學生基本上都認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公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愿意配合調查交流,以此來解決自己的存在的心理問題。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大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結果
從表格1 調查數據結果分析來看,大學生心理狀況總體上是好的,但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大學生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會受到各種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導致部分大學生對社會的不適應,心理健康水平也隨著降低。
從調查結果看,對大學生在公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盡管有85.8%的大學生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有74.3%的學生非常支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從大學生的調查交流中發(fā)現,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認知缺乏,表面上好像知道比較重要,也覺得有必要表示支持,但是行動上認識不足,尤其是心理問題較輕的大學生,對課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也積極參加,也善于和同學們交流學習、生活問題,但這些都僅僅停留在表面上,一旦出現問題就會手忙腳亂,像得病亂投醫(yī)一樣,沒有真正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對他們成長的重要性。所以,大學生稍微出現遇到環(huán)境不適應、人際關系、戀愛等問題,就會使部分大學生產生恐慌心理,不知所措。再加上部分學生的成長背景、獨生子女的特殊性,人格的發(fā)展就會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偏離。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出現心理問題時,有75.9%的大學生向自己的同學傾訴,有14.1%的大學生向輔導員、班主任傾訴,僅有6.4%、3.6%的同學分別向家長和咨詢室求助。當然向同學傾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們的心理壓力,得到了排解,解決了一些問題,但與輔導員、家長、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老師解決問題上終究差一些,所以這種單一的心理問題排解方式,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結果,排解的效果也不盡人意。
大學生公寓是學生們自己生活、學習和交流的重要場所,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點、生活方式、喜好、興趣都不盡相同,其中一部分是獨生子女,習慣了個人的獨居空間,聚集在一起很容易產生小的摩擦,解決不好很容易出問題。從調查來看,有89.2%的同學考上大學對環(huán)境不適應,有74.3%的同學學習上有壓力,有66.9%的同學人際關系出現緊張,有52.1%的同學受到感情困擾。從中學跳躍到大學,生活的環(huán)境改變了,學習的方式變化了,從緊張的高考死記硬背變成了自覺學習,老師主導變成了學生主導,從單一的學習成績到大學生活的多樣性,再加上人際交往的增多,戀愛朦朧感覺的出現,或多或少的造成大學生的各種不適應。
從問卷的調查結果看,愿意參加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占67.6%,瀏覽報刊雜志的占40.7%,接受專業(yè)心理老師的占37.9%,選擇網絡、通訊的占87.7%。這一數據說明,信息載體的迅猛發(fā)展和多樣化,使得現代大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方式要求更加開放、多樣化,甚至更愿意接受網絡、通訊的方式,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學生活的開放、多樣化,網絡、通訊的方便、快捷更適合他們的多樣需求。
國家教育部門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高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高校、院系、班級都建立了明確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計,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學管理體系,唯獨宿舍的心理健康教育規(guī)劃尚未完善。所以,在大學生公寓設立心理委員,更好的聯系高校、院系、班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問卷的結果和調查交流看,有79.5%的學生認為在公寓有必要設立心理委員,他們認為大學生在公寓學習、生活、交流的時間越來越長,也就意味著聚集的時間延長,那么產生心理問題的幾率會加大,在公寓設立心理委員,在第一時間能夠了解大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尤其是在危機干預中起到預警和提前得知的作用。
構建高校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系,是貫徹落實、細化國家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要求,即高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管理模式,也是實現以大學生公寓為載體做好日常管理與服務的有效途徑。
目前,大多數高校都采取了輔導員進公寓進行管理和服務學生的方式,他們與大學生接觸的機會較多,對學生們的思想、心理狀況比較了解,同時他們在擔任輔導員工作時,根據學校要求對他們進行心理學知識、技能方面的培訓。業(yè)余時間他們還擔任學生的心理咨詢、輔導工作,這樣學校、院系、班級、宿舍的聯系就自然而然結合起來了,形成了一套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網絡,實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心理老師、班級心理信息員、宿舍心理委員的無縫連接,大大提高了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排查和及時處理[2]。
大多數高校都實行了學校二級管理模式,在院系管轄的公寓建立心理咨詢和輔導中心,配備有經驗并持有心理咨詢師證的老師,對學生們進行心理學知識、技能方面的宣傳,開通網絡咨詢和輔導,發(fā)揮班級心理信息員、宿舍心理委員的聯系,加強對學生管理人員和思想政治老師的心理學知識方面的培訓,造就出一批具備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的老師指導隊伍,以宿舍為中心,輻射到班級、院系、學校層面,達到學生管理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有利于大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
從調查的問卷分析,絕大多數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后,往往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來應對。由于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導致他們不會敞開心扉,尋求社會的支持和幫助,只能依靠同學和周邊的人進行傾訴和暫時簡單的疏泄、排解,沒有解決心理問題的根本,導致效果不佳。另外,同學及周邊的人心理學知識匱乏,又缺乏必要的咨詢、治療基本技能,所以,患有心理問題的同學會出現反復,甚至有加重的趨勢。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問題解決和拓展救助途徑的宣傳勢在必行,糾正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模糊認識,摒棄有心理問題的人受到歧視的傳統(tǒng)思想,整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業(yè)心理老師、輔導員、班級心理信息員、宿舍心理委員資源,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征得醫(yī)院的心理咨詢中心、社會有資質的心理咨詢機構的支持,發(fā)揮他們專業(yè)的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為大學生服務,讓他們健康成長。
公寓是大學生進行學習、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場所,許多心理問題的產生都與日常的生活相關。在公寓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是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的重要途徑,它可以依據大學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分類實施,使大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各種活動來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學生群體是充滿活力、積極向上、思想比較活躍的特殊群體,他們很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自愿參加學校的社團組織。我們可以利用這類群體的特殊性,選擇專業(yè)的心理老師進行指導,對社團活動的主題用心理學的視覺加以整合,充實豐富大學生公寓文化內涵,采取以公寓為一個活動單位,針對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和發(fā)生在宿舍的小事件、大事件、甚至惡性事件進行討論、辯論,以此來幫助他們深刻認識理解宿舍生活人際關系的內涵。其次,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對大學生的定期篩查,尤其是新生入學,做到時時跟蹤,增加講座、咨詢、輔導頻率,特別是對學生違規(guī)后的管理、網絡成癮、人際交往障礙、戀愛受挫、職業(yè)規(guī)劃迷惘等等重點關注,適當采取團體輔導、角色扮演、分享等形式,加以引導,改變認知、促進健康成長。
從調查問卷中發(fā)現,絕大多數的同學都支持在公寓設立心理委員,傾向于朋輩教育。他們大多都是20 歲左右的年輕人,處于一個稚氣未脫的豆蔻年華,在情感上、處事上、人際交往上存在欠缺。由于社會的原因,在這個年齡出生的大學生,獨生子女偏多,從小受父母的偏愛,獨居空間,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打擊出現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3]。公寓是大學生們課余空間的主要活動場所,遇到問題時大多數都不愿意對父母說,不好意思對輔導員說,但是,他們愿意和宿舍同學溝通交流,出現輕微的心理問題和遇到小的問題都能不出門得到解決,所以宿舍會是大學生們成長最好的棲身之處?;谶@一特點,我們應該把心理健康教育重點向公寓傾斜,這樣心理委員在公寓就顯得特別有分量。更重要的是,他每天都能和同學們在一起,同學們的一言一行它都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況且他們有受過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隨時掌握同學們的思想動態(tài)、心理健康狀況。一旦發(fā)生問題,他們會第一時間了解、聯系學校、院系、班級輔導員,嚴重的可以反饋給專業(yè)的心理老師,最大限度地減少,甚至避免因心理問題而導致惡性事件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