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聊齋志異》看蒲松齡的出世觀與入世觀

2021-11-10 07:08:16王藝霖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7期
關鍵詞:入世蒲松齡聊齋志異

摘要:蒲松齡,清代著名的小說家。其創(chuàng)作的《聊齋志異》代表了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巔峰,《聊齋志異》無論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還是敘事方式都體現了蒲松齡的獨具匠心,是作者內心世界的外化,體現了作者獨特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聊齋志異》“用傳奇法而以志怪”[1]通過對異類世界的描寫,反映了真實的社會人生,基于此本文將對蒲松齡的出世觀與入世觀進行探討。

關鍵詞:聊齋志異;蒲松齡;出世;入世

一、《聊齋志異》中的入世思想

清代文人趙起杲評《聊齋志異》“其事則鬼狐仙怪,其文則莊、列、馬、班,而其義則竊取《春秋》微顯志晦之旨、筆削予奪之權??芍^有功名教,無添著述。”[2]的確,《聊齋志異》雖描寫的是狐妖鬼魅,幽冥世界,但反映是現實人生。出于知識分子的責任,蒲松齡關懷百姓,積極入世,但面對世風日下的社會,儒家教化功能的消弱,蒲松齡唯有借助佛教“因果報應”思想,道教超現實的思維方式才能警醒世人,尤其是警戒那些貪官暴吏、豪紳惡霸,其救世婆心從《聊齋志異》中可見一斑。

“因果報應”思想是佛教基本教義。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因果關系。東晉名僧慧遠在《三報論》中進一步闡釋“業(yè)有三報: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后報。現報者,善惡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報者,來生便受。后報者,或經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盵3]因此,因果報應不局限于今生,還有前身、后身,在長遠的轉世中受報?!度芳粗v述了劉孝廉三生轉世的故事。一生多惡的劉孝廉去世后,第一世被閻王罰作馬,因不忍夾擊之痛,絕食而死,因刑期未滿,閻王又剝其皮革;第二世劉孝廉被罰為犬,故意咬傷主人,被杖殺;第三世劉孝廉被罰作蛇,然不敢再害人、殘生,后被一輛車碾壓而死;最后閻王“準其滿限復為人”?!督恰菲懈咿c江城從小青梅竹馬,后結為夫妻?;楹?,江城性情大變,用盡手段虐待高蕃,且對公婆十分無禮。高蕃之母終日以淚洗面,后夢一老叟告之曰“不須憂煩,此是前世因。江城原靜業(yè)和尚所養(yǎng)長生鼠,公子前生為士人,偶游其地,誤斃之。今作惡報,不可以人力回也。每早起,虔心誦觀音咒一百遍,必當有效。”原來,江城前世是一只長生鼠,被高蕃誤斃,高蕃此生所受的罪,皆為前世所作的惡。后江城經一老僧點化,頓時覺悟,痛改前非,于是一家人和好。正如異史氏曰“人生業(yè)果,飲啄必報”。《珠兒》寫李化老來得子,取名珠兒,視為掌上明珠。但等珠兒長至五六歲時,受妖僧所害而亡,于是李化訴邑宰,杖殺妖僧,后一被妖僧迷殺的孤兒冤魂借珠兒尸體復生,以報答李化殺僧之恩,并告訴李化,珠兒“不過金陵嚴子方,來討百十千債負耳”二人無緣。此故事說明人可能同時受到多重報:珠兒對李化的討債,是惡報;孤兒冤魂借尸復生為李化之子,是善報。同樣《四十千》、《拆樓人》、《柳氏子》也講訴了相似的“子討父債“的故事。一方面蒲松齡借“因果報應”解釋貧家多佳兒,富家多頑兒之故。另一方面,蒲松齡也積極表達勸善懲惡之意?!蹲匣ê蜕小穼懚∩疾?,請書生“疏方下藥,病愈?!焙笠慌痈嬲]書生不要再醫(yī)治丁生,否則將禍及自己,書生俱,不再往,并把實情告之丁生,不久丁生卒,臨終前嘆曰:“孽自前生,死吾分耳。”原來,丁生即紫花和尚,因前世與董尚書之侍女有夙冤,今世應得到相應的報應?!读凝S志異》除了寫惡報,還有善報?!渡凼棵贰分校圻M士前身為高東海,為人“性豪爽,輕財好義?!币驇椭?,被牽連下獄而死,死后投胎士大夫之家,長大后中進士,仕途坦蕩。蒲松齡不僅借因果報應思教化大眾,維護儒家孝悌仁義,還通過天譴冥罰等思想高為官者要仁愛為民,否則將受懲罰。如《席方平》最后以壞人在冥界遭受懲罰,好人沉冤得雪為結局,表現了仁政愛民思想。

《聊齋志異》利用佛教“因果報應”說,目的是勸善懲惡,進行教化。正如黃洽所說“神道設教”,所謂“神道”,“在《聊齋志異》中表現為善惡報應、因果輪回、積善成仙、天譴冥罰等佛道觀念?!獭瘎t為以孝悌忠信、仁義廉恥為核心的儒家人倫道德準則?!盵4]從《聊齋志異》可看出,作者希望用“神道”達到教化的目的,維護儒家倫理。不管是勸善懲惡也好,抨擊社會黑暗也罷,都體現了蒲松齡積極入世的思想。

二、《聊齋志異》中的出世思想

《聊齋志異》大部分作品都表達了作者積極入世的愿望,然而作者有用世之心,卻無進身之路。因此,不少作品又體現出他出世的思想。

《成仙》講述成生經歷“世情灰冷”后隱世的故事。成生與周生兩人是知己,成生貧,經常接受周生的接濟。在周生遭受牢獄之災時,成生挺身而出幫助周生,成生也因此感到“世情灰冷”,欲招周偕隱,周生因家中嬌妻而推脫。幾年后成生修煉成仙,終點化周生成仙。這則故事表達了人生苦短而樂于遁世的思想?!独m(xù)黃粱》寫曾舉人做了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于是利用自己職務仗勢欺人,作威作福,經包公彈劾,抄沒家產,并發(fā)配云南。發(fā)配途中又被盜賊所砍,死后在地獄受盡折磨,又投胎為乞丐之女,賣人作小妾,受盡冢室鞭打,最后入獄冤死。一覺醒來的曾舉人,發(fā)現自己實是在做夢,于是幡然醒悟,“臺閣之想,由此淡焉。”后遁入山林,不知所終?!妒Y太史》寫太史蔣超,記得自己的前世為峨眉僧人,因此“常有出世之想”。晚年的時候,告老還鄉(xiāng),在峨眉山的伏虎寺患病而終。自寫一偈云:“翛然猿鶴自來親,老衲無端墮業(yè)塵。妄向鑊湯求避熱,那從大海去翻身。功名傀儡場中物,妻子骷髏隊里人。只有君親無報答,生生常自祝能仁?!弊髡甙褖m世比作油鍋,把功名富貴比作玩物,把嬌妻愛子看作是骷髏,其出世思想可見一斑?!顿Z奉雉》寫賈奉雉“才名冠世”然而寫的文章無人賞識,致使“試輒不售。”后來在一位秀才的指導下“競中經魁”,但是卻覺得這樣的文章“何以見天下士乎!”,于是便產生了“遁跡山林,與世長辭”之意,然因情緣未斷,又返回人間。在人間經歷一番后,終恍然醒悟,“始知榮華之場,皆地獄境界。”于是擺脫了人間的羈絆,隨仙人遁世。從這則故事中可窺見作者的影子,作者同賈奉雉一樣科場失意又懷才不遇。同時作者在《聊齋志異·自序》中寫道“松懸弧時,先大人夢一病瘠瞿曇,偏袒入室,藥膏如錢,圓粘乳際。寐而松生,果符墨志。且也:少羸多病,長命不猶。門庭之凄涼,則冷淡如僧;筆墨之耕耘,則蕭條似缽。每搔頭自念:勿亦面壁人果吾前身耶?”[5]可見作者也曾因夢而懷疑過自己的前身是和尚,其遁世思想不言而喻。

《聊齋志異》中不少作品都透露出作者的出世思想,尤其是許多利用道教設幻的篇目,這些小說流露出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正如馬克思所指出:“宗教里的苦難既是現實的困難的表現,又是對這種現實的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宗教是人民的鴉片。”[6]蒲松齡借助宗教表達了自己的抗議,同時也慰藉了心靈。

二、蒲松齡的出世觀與入世觀

然而正如黃洽所說:“蒲松齡雖然對現實社會流露出不滿情緒,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厭世、出世思想,但他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忘懷這個并不令人滿意的現實人生?!盵7]的確如此,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蒲松齡,一直是以積極入世的精神參與在社會之中,雖然產生過出世思想,但其落腳點始終是人間。他忘不了功名利祿,也放不下受苦受難的黎民百姓,這從他一生的經歷便可窺知一二。

據相關史料記載,蒲氏遠祖自元代開始居于山東淄川,其祖先世代為地主,也有讀書的,但功名都不高,多是稟生類。蒲松齡的父親蒲槃從小讀書用功,多次科考都未中,后“去而學賈”改行做生意,在鄉(xiāng)里可稱素封。蒲槃雖然經商,但他仍不忘叮囑自己的后代努力求學,考取功名。他積極讀書治學的觀念對蒲松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明末清初,由于政權更迭,階級矛盾激化,亂世之中的蒲氏家族也日漸蕭條。順治八年(1651年)蒲槃去世,在與兄弟分家后,蒲松齡的生活漸漸變得窮困潦倒。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蒲松齡開始了他的科舉之路,首次科考便取得縣、府、道三試第一,受到前輩賞識。然而事與愿違,他不斷考,不斷落第,也因此深受打擊,但從未放棄,直至七十一歲才循例得貢生??梢哉f蒲松齡的一生都在積極入世。

然通過科考之路未能入世,于是蒲松齡選擇了其它入世之路,即作幕僚。順治十八年(1611年)蒲松齡的同鄉(xiāng)孫蕙中進士,蒲松林跟隨孫蕙到任處做過短暫的幕賓。在《上孫給諫書》中他對孫蕙提了不少建議如“名不可以威成,財不可以努取,凡以此等事誘我者,皆欲壞我之德,以自便其私者也......”這篇文章不僅體現了蒲松齡對朋友的誠篤,也能看出蒲松齡的政治理念。不僅如此,在災荒之年,蒲松齡還親自到省城上呈“救荒急策”一文,其關心百姓、仁政愛民的思想顯而易見,體現出了他積極的出世態(tài)度。

綜上所述,《聊齋志異》雖然描寫異類世界,但反映的實是現實世界。小說借助佛教因果報應思想、輪回思想,以及道教超現實思想,關照的仍然是儒家的現實社會,以及倫理道德。蒲松齡作為一介貧儒,空有救世之心,卻無救世之路。因此只能付諸筆墨,一方面是出于儒家的救世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的聊以慰藉。正如《聊齋志異·自志》中寫道:“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之間?!?/p>

參考文獻

[1]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2]蒲松齡.聊齋志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4..

[3]盛偉.蒲松齡全集[M].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

[4]吳九成.《聊齋志異》與道教[J].蒲松齡研究,1995.

[5]吳組緗.蒲松齡的生平及思想[J].文學遺產,2014(03):115-127.

[6]齊春春.《聊齋志異》與釋道文化[D].河北大學,2006.

[7]黃洽.聊齋志異與宗教文化.[D].山東大學,2005.

作者簡介

王藝霖(1996年出生年份—),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四川金陽。學歷,研究生在讀。單位云南民族大學。單位郵編,650031,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猜你喜歡
入世蒲松齡聊齋志異
帛書《黃帝四經》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世與入世之間的持守——《詩詞五首》整合教學設計
《聊齋志異》:不一樣的魑魅魍魎
金橋(2020年10期)2020-11-26 07:23:52
蒲松齡:努力換來逆襲
蒲松齡
詩潮(2018年10期)2018-10-17 06:50:36
STRANGE TALES INDEED
中國入世“日落條款”法律效果的“善意”解釋
論《聊齋志異》的悲劇意蘊
唐山文學(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8
蒲松齡
《聊齋志異》與前四史
長江學術(2015年1期)2015-02-27 07:11:08
托克托县| 九龙坡区| 河津市| 毕节市| 元谋县| 修水县| 陈巴尔虎旗| 东丽区| 平安县| 交城县| 临澧县| 论坛| 洞口县| 永平县| 凤冈县| 忻城县| 金堂县| 盐亭县| 北流市| 彭山县| 招远市| 寻乌县| 全椒县| 丰镇市| 遵义市| 海盐县| 宾川县| 鄱阳县| 怀柔区| 威海市| 柘荣县| 台中县| 新干县| 祥云县| 宁河县| 常熟市| 阳西县| 乐至县| 丰顺县| 宜都市| 乐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