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衛(wèi)東 介會棟
摘要:本試驗通過對不同葉面鉀肥的比較,選取出相對適合水稻后期噴施的葉面鉀肥。結果表明:1、水稻噴施葉面鉀肥后,均能增加水稻的產量,磷酸二氫鉀和硝酸鉀效果最為明顯,分別增產9.8%和8.7%。2、在噴施磷酸二氫鉀后能有效提高水稻的直鏈淀粉含量,噴施硝酸鉀以后有效的提高了水稻蛋白質的含量。
關鍵詞:葉面鉀肥;水稻;產量;品質
葉面肥通過作物葉片為作物提供營養(yǎng)物質的一類肥料,它能夠在植物急需養(yǎng)分的時候迅速為植物補充營養(yǎng),其作用速度快,效果明顯,在很多經濟作物上均有應用。目前隨著水稻價格的攀升,為了提高單位面積的水稻產量,在水稻上噴施葉面肥也被廣大農戶所接收。但是目前葉面肥種類繁多,成分也有很大差異,本試驗選取幾種較為常見的葉面鉀肥,希望通過試驗比較不同種類的葉面鉀肥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基本情況
本試驗與2020年于前進農場第九管理區(qū)進行,地處三江平原,土壤類型為草甸白漿土,田塊為常年老稻田,單季種植,土壤基本理化性質:有機質38.4g/kg、堿解氮227.3mg/kg、有效磷31.5mg/kg、速效鉀173.8mg/kg、pH值6.24。
1.2供試材料
供試品種:墾鑒稻6號(生育日數130天~132天,主莖葉片數12片,需活動積溫2380~2400℃,出苗較早,葉色較綠,分蘗力強,后期株型較收斂)。
供試葉面肥:磷酸二氫鉀、硝酸鉀、氯化鉀。
1.3實驗設計
本試驗采用小區(qū)對比方式,共設4個處理,三次重復,完全隨機排列,各處理分別為:
處理1:磷酸二氫鉀,在水稻孕穗期、齊穗期各噴一次,用量100g/畝。
處理2:硝酸鉀,在水稻孕穗期、齊穗期各噴一次,用量100g/畝。
處理3:氯化鉀,在水稻孕穗期、齊穗期各噴一次,用量100g/畝。
處理4:清水(對照)
各處理其它管理措施一致,均為畝施肥量為29 kg,尿素12.0 kg、磷酸氫二銨7.0 kg、硫酸鉀10.0 kg。尿素按基肥:蘗肥:穗肥=4:3:3的施肥膜式,二胺基肥一次性施入,硫酸鉀按基肥:穗肥=6:4的施肥模式。所有處理種植密度均為30cm×12cm,其它田間措施按照水稻“三化一管”進行田間管理。
1.4測試項目
試驗秋收時每小區(qū)隨機選取一平米進行實際測產,在一平米中調查平方米穗數,并隨機選取50穗進行穗粒數、千粒重和結束率測定。各處理選取一定樣品進行精密率、蛋白質含量和直鏈淀粉含量測定。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葉面鉀肥類型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從表1不難看出,在水稻孕穗期和齊穗期噴施葉面鉀肥均有助于水稻產量的增加,其增產效果磷酸二氫鉀>硝酸鉀>氯化鉀,從增產率來看,噴施磷酸二氫鉀增產9.8%,硝酸鉀增產8.7%,均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增產效果。
通過測定水稻穗粒數等產量因素,我們可以看出,噴施葉面鉀肥后,明顯能夠增加水稻的穗粒數、千粒重和結實率,其規(guī)律性與水稻產量呈現明顯的一致性,均表現為磷酸二氫鉀效果最好,硝酸鉀次之,氯化鉀最差,但是相對于清水對照,都呈現出增加效果。
這說明在孕穗期和齊穗期噴施葉面鉀肥能夠直接為水稻提供充足的鉀元素,鉀能夠促進礦質養(yǎng)分在水稻種的運輸,有利于植物中礦質養(yǎng)分的利用,同時能夠促進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向籽粒運輸,加快水稻灌漿,從而使籽粒結實率增加,籽粒更加飽滿。
磷酸二氫鉀和硝酸鉀的效果明顯要好于氯化鉀,因為磷酸二氫鉀和硝酸鉀在為水稻提供鉀元素的同時,還為水稻提供了額外的磷肥和氮肥,從葉面吸收的氮和磷能更方便的參加植物的光合作用,促進植株中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同時也能更快速的將碳水化合物轉移到籽粒中,促進了籽粒的飽滿。
2.2不同葉面鉀肥類型對水稻品質的影響
如表2所示,在噴施了磷酸二氫鉀和硝酸鉀以后,水稻的精密率、直鏈淀粉含量和蛋白質含量均有所增加,但是噴施氯化鉀對這幾個水稻品質的影響較小。磷酸二氫鉀對水稻直鏈淀粉含量提高較為明顯,因為其能為水稻提供額外的磷,磷能夠直接促進淀粉從葉片到籽粒的運輸,增加水稻淀粉含量。硝酸鉀對水稻蛋白質的提高較為明顯,其能為水稻提供一定的氮肥,氮直接參與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合成,直接提高了水稻的品質。
3.結論
3.1水稻在孕穗期和齊穗期噴施葉面鉀肥均能增加水稻的產量,其中磷酸二氫鉀和硝酸鉀效果較為明顯,比較推薦。硝酸鉀和磷酸二氫鉀在實際應用中用量較低,全年每畝僅為200g/畝,但是均有較好的增產效果,增產分別為8.7%和9.8%,在貧瘠的土地上效果可能會更為明顯。
3.2在噴施磷酸二氫鉀和硝酸鉀以后,不但提高了水稻的產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稻的品質,增加水稻直鏈淀粉和蛋白質含量,這兩個指標直接影響水稻的口感,真正實現了水稻的優(yōu)質高產。
3.3從成本分析,三種葉面肥,磷酸二氫鉀約投入15元/畝,畝約增加收益100元;硝酸鉀約投入13元/畝,畝約增加收益85元;氯化鉀約投入5元/畝,畝約增加收入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