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小霞癌友康復驛站
1993年,身為蕪湖清水化工廠廠長的湯小霞在經歷了持續(xù)低燒、四處求醫(yī)無果的無奈,最終因腹部腫塊、2次休克被送進醫(yī)院,初步診斷疑為闌尾穿孔。1月12日上午寒風刺骨、大雪紛飛,湯小霞剛剛打完麻醉時,突然整個醫(yī)院因特大暴雪停電。突發(fā)事件中,主刀醫(yī)生和躺在手術臺上的湯小霞聊起了天,打破了手術前停電的緊張氣氛。10分鐘后醫(yī)院的應急電恢復,麻醉劑的作用也讓湯小霞閉上了眼睛,但當時她仍感受到刀片劃開肚皮的絲絲聲、剪刀聲、鑷子聲,還能聽到主刀的外科主任對主治醫(yī)生的說話聲:“瘤很大,周邊掃干凈點,再給點藥水……”后來就沒有意識了。下午2點多,感到腳后跟疼痛的湯小霞努力地睜開了眼睛。幾天后病理報告為升結腸管狀乳頭狀腺癌,8cm×8cm×8cm。醫(yī)生還說預后并不樂觀,生存期也許只有3~6個月。
術后2個療程的化療讓湯小霞感覺“心”時時在喉嚨口跳躍,無法承受,被折騰得死去活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家人不離不棄、無微不至地照顧她。老公用自行車馱著她到大大小小的醫(yī)院去咨詢,最終也不能解決這個化療副作用,于是她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化療。有了必死的心理準備,她反而釋然了。湯小霞寫好遺書,交代好后事,選擇樂觀面對。讓老公天天用自行車帶她去玄武湖、環(huán)湖公路、白馬公園、情侶園轉悠做“吸吸呼”,看中醫(yī)吃中藥,陪著她在湖光山色、清新秀美的公園里度過最后的時光。在那段艱辛的日子,家人的關懷給了她與病魔抗爭的勇氣和信心,半年過去了,醫(yī)生的“預言”沒有應驗,一年又一年,她頑強地活了下來。
身邊的黨員同志和志愿者對她的幫助也深深地鼓舞著她。她想,如果我也能像他們一樣,力所能及地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人生不是更有價值、更有意義嗎?就這樣,加入黨組織的愿望在她心中越來越強烈。她第二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自己的努力,終于在1996年12月,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直到今天,她都記得自己當時激動的心情,也銘記著自己入黨的初衷。
1997年,在南京癌友聯誼會里,湯小霞與其他七位癌友自籌資金創(chuàng)建了“南京癌友康復協會”,旨在群體抗癌,手挽手走進生命的綠洲。為了更好地服務社區(qū)癌友和困難群眾,她把黨組織關系轉到了社區(qū)黨支部,并被選為組織委員。支委工作不僅提升了她的理論素養(yǎng),也讓她更加堅定了要發(fā)揮黨員模范作用的信念。2010年,湯小霞在玄武區(qū)、街、社三級黨組織的支持下,以自己的名字創(chuàng)建了黨員義工非盈利社會組織項目“小霞癌友康復驛站”。驛站成立10年來,幫扶特困病重癌友,累計看望、慰問癌友上千人,開展科普宣講、康復文化活動等服務累計近萬人次。
小霞癌友康復驛站成立后,在西祠開了個討論版。“一天,一個網名叫小金魚的網友,通過熱線電話找到我,說自己因為乳腺癌惡化轉移到了肝臟,而她的丈夫卻對她不聞不問。得知這一情況后,我們驛站的幾名黨員義工紛紛鼓勵她戰(zhàn)勝癌魔,義工阿明積極主動照顧她,用電動車帶著她找醫(yī)院找醫(yī)生?!痹S多癌友深受感動,也開始加入到她們的義工行動中。鄧先生是一名腸癌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了癌癥之后,他通過論壇找到了湯小霞,也得到了無微不至的幫助。病情好轉后,鄧先生積極投入到黨員義工服務中,他自學腫瘤方面專業(yè)知識,時刻關注學科內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很多次義工活動中,他都能詳細解答癌友們的各種康復咨詢,成了驛站的黨員骨干。他還和湯小霞走進直播室,接受河南衛(wèi)視“金色夢舞臺”主持人現場直播采訪。
近年來,小霞癌友康復驛站立足社區(qū)幫助這樣的病友還有很多。每當她幫助過的人握著她的手道謝的時候,她的內心都感到無比的充實和愉悅,覺得奉獻再多也是值得的。湯小霞說:“人生真正的精彩在于不斷地奉獻。在與病魔抗爭和志愿服務癌友的過程中,我對這個真諦有了深刻的領悟,也收獲了許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