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永昌
老年朋友相聚,對現今社會飛速發(fā)展頗有感慨,但談及運用智能技術,普遍感到力不從心。一些原來趕潮流的老同志,就是一部智能手機在手,也只是看看微信、打打電話而己。
為什么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找不到感覺?年齡是一個方面,另一個原因在主觀意識上。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我看至少存在著“不想用”“不會用”“不敢用”三個障礙?!安幌胗谩保赫J為這是年輕人的事,老年人不用去趕時髦,因此態(tài)度不積極,對智能技術往往前學后忘?!安粫谩保汉枚嗬夏耆嗽趩挝换蚣依锒加须娔X和智能手機,但網上掛號、“健康碼”設置、聽網課等還是難操作?!安桓矣谩保河檬謾C付款、轉賬、網上購物時總怕上當受騙。正是由于這“三不”,使老年人在這方面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為有效解決這些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并融入智慧社會,國務院辦公廳就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很必要也很及時。政府部門幫助老年人積極參與數字化生活,老年人也要破除“不想用”“不會用”“不敢用”的思想障礙,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數字化生活。好多新技術其實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如用手機交水、電、燃氣費,在網上銀行辦理財、買基金,用微信打視頻電話、聊天、傳遞信息,超市購物用二維碼交費,寫個稿子用微信發(fā)送……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
我感到,老年人趕上了好時代。生活中原來的“老辦法”已不適應,我們面對的是智慧社會“新技術”,要認真學、大膽試,放下身段多請教。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老年人一定能學會智能技術,既不被時代拋棄,還能充分地分享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成果,增強滿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