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游西湖。
隔著一條小路,前方的人已經(jīng)很多,那里一定就是西湖了。對面的遠山緩緩飄出霧氣,西湖像一塊巨大的水晶平鋪在地面上。
這里像是被哪個畫家用濕潤的毛筆肆意勾勒出的一幅風(fēng)景畫,湖與山朦朧在稀薄的霧氣里,好像隨時都可能有個美麗的女子,撐著朱傘,踩著水面盈盈走來。波光瀲滟,幾盞翠色葉片投入西湖的懷抱,我情不自禁地俯下身去,用手攪出一個水花,清涼,不刺骨,我甚至感覺到這湖水是甜的。
路過寫著“斷橋殘雪”的石碑,我們終于走到了斷橋上。大小船帆在湖中漂蕩,船上兩三粒旅人似在互訴衷腸,水面白光爛漫,簡直像沸騰了一般。每每看見這樣生動的水,我總萌生出一種想學(xué)輕功的沖動。在水面與葉林之間凌波微步、踏雪尋梅,仿佛我本江湖一閑人,天地廣闊,四海為家。
這里就是當年白素貞與許仙一見鐘情的地方。青衣男子峨冠博帶,玉樹臨風(fēng);白衣仙子氣質(zhì)如蘭,風(fēng)姿綽約。一眼萬年的情緣古今一揆,此般令人情凄意切的孽緣也從來沒見少。傳說中,命運無法操控,但從容達觀的人總可以駛過千溝萬壑。
我們坐船前往湖中的小瀛洲,下了船便是另一番景象。這里的湖水和烏鎮(zhèn)的水一樣,像碧綠的溫玉,被蜿蜒的木橋和亭臺分割成許多小塊。小瀛洲朱閣綺戶尤為多,林木參天,青翠欲滴,加上陽光普照,讓人忍不住慢下步子細細欣賞。
小瀛洲最著名的景色是“三潭印月”,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對它有十足的印象:第五套人民幣一元紙幣背面印的就是“三潭印月”的美景。我們走了很長一段路,尋了很久才找到這里。穿過亭子,天、云、山、水上下一線,三潭間流走一只小舟,順著小舟的方向,遠處,傳說中鎮(zhèn)壓白娘子的雷峰塔雄然屹立,嵌在綿延的山群中?!坝盐骱任髯樱瓓y濃抹總相宜”的稱贊,“塔邊分占宿湖船,寶鑒開匳水接天”的感慨,“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偏愛……我驀地明白,自古以來,為何眾多文人墨客多鐘情于此處天地。
逗留許久,轉(zhuǎn)眼已是下午四點多,我們要去下一站——蘇堤。夕陽已經(jīng)明晃晃地在西邊招搖,落寞的荷葉低著頭,扎在湖水中淺眠。排隊的大班人馬都昏昏欲睡,低頭看手機。排隊等待著實無聊,大家紛紛把注意力轉(zhuǎn)向頭頂?shù)膮⑻齑髽洌瑓s有人意外發(fā)現(xiàn):居然有一只小松鼠在樹枝葉間穿梭游玩!它眨著黑豆一樣的小眼睛,與身子等長的大尾巴順著樹干耷拉下來,在林葉間撲騰撲騰地轉(zhuǎn)悠。我們的眼睛順著它的蹤跡轉(zhuǎn),不一會兒就轉(zhuǎn)暈了,因為我們又發(fā)現(xiàn)了第二只、第三只,甚至還有第四只!
沒想到,一只小松鼠好像走了個神,倏地摔了下來,掉落的嬌小身影引發(fā)了人群的驚呼。人們躁動起來,昏沉的睡意一下子消失,只見那只小松鼠安穩(wěn)地落在一個人的肩膀上,那個人把胳膊一抬,小松鼠順著他的胳膊爬到樹干上,又一溜煙躲進樹葉中去了。
這個小插曲分外有趣,然而事情發(fā)生得太突然,我沒來得及用相機把這一幕記錄下來,只能把這段記憶加工美化后存進大腦,成為長遠的回憶:在西湖,我看到了很多小松鼠!
船終于來了,我們趕緊縮進去歇歇腳。下船,踏上了對岸的蘇堤。沿堤前行,惠風(fēng)和暢,天朗氣清,榆柳低垂,水波蕩漾。大大小小的紅木畫舫駛在流動的清澈藍寶石上,堤岸石頭形狀各異,青草寧靜嫩綠。層層疊疊的花叢像裙子一樣綻開,彌漫著水氣的香味。
大年初二,我們趕早去了雷峰塔登高,鳥瞰西湖全景。登上第三層,出廳遠望,種類繁多的樹木爭奇斗艷,頗有一番重巒疊嶂的氣勢。遠山只是靜默著埋在霧氣里,泛著春綠的華光。有寺廟隱匿在絲綢般的樹林中,大概要再往上幾層才能看到它的全景。
我們又向上登了一層。一出廳,先是猛烈的狂風(fēng)如洪水般鋪天蓋地地灌來,吹得我差點一個趔趄。隨后我把目光投向遠方,不由自主地驚呼了一聲。
欄桿上沾染了玲瓏的水滴,屋檐下的鈴鐺在雨中發(fā)出細碎的脆響,那脆響蕩過了塔角,跌落到樹林中。樹林的葉兒被狂風(fēng)捎帶卷走,散落在遼闊、夢幻、文靜的西湖中。
幾只小舟星星點綴,傍著愈發(fā)模糊的清秀遠山。狂風(fēng)吹動游客的發(fā)梢和衣角,天地蒼茫間,仿佛只要一陣大風(fēng)就能將我們吹走,然而面前的湖、樹、山、樓卻紋絲不動,仿佛有與生俱來的傲骨。
西湖、杭州,不僅只是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吳儂軟語,更不乏氣宇恢宏、傲視群雄、大氣磅礴。這座城市有她柔情滿山崗的女兒明心,也有她仗劍走天涯的男兒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