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廣軍
紅薯有很多叫法,山芋、地瓜、白薯等等說的都是它,而且各地都認為自己的叫法正宗,由此看出紅薯分布太廣,太受歡迎了。天南地北都拿它不當外人,北方黑土地,西北黃土高坡,南方紅土壤,沿海灘涂,都是它的家鄉(xiāng)。
紅薯易種,好長,產(chǎn)量高,是人們喜歡的農(nóng)作物。
仲春時節(jié),將育好的紅薯秧子剪成五寸長短,插入翻松的土地里,澆上“落根水”,過些天秧子就生根了。此后,在紅薯藤長到一尺多長的時候松松根除除草,或在天旱時澆澆水,剩下的就等著收獲了。
從前糧食常常青黃不接,隔年糧吃沒了,新茬尚在地里,這即是困擾多年的“春荒”。若此時自家地窖里藏有幾擔紅薯,肯定心里不慌。何況紅薯秧子栽下去,藤蔓很快就能爬滿地面,嫩葉便可以掐來充饑了。
紅薯對孩子而言更是意義獨特。那時候鄉(xiāng)下孩子一般是吃完早飯上學去,放學回家吃中飯,真餓。放學路上瞅四下無人,哧溜一下鉆到人家地里刨個紅薯,洗都來不及就囫圇生吃,吃得滿嘴生津。秋冬放牛,小伙伴會挖個土坑燒捆稻草然后塞幾個紅薯煨熟,吃起來童趣盎然。
收紅薯無疑是秋天里的開心事。剛剛從土里刨出來的紅薯,堆在地頭曬太陽,一座座小山似的,看著心里就很有富足感,紅薯藤曬干了則可以做家畜過冬飼料。人們把刨出來的紅薯挑回家,會挑選一些藏進紅薯窖里。紅薯水分多,不耐凍,擱進薯窖才可安然過冬。薯窖一般挖在自家房屋旁邊的山坡上,把紅薯一層一層地在地窖里碼整齊后,再用磚塊、泥漿將窖口封堵嚴實,既保溫,又可防止老鼠偷食。
老家的主婦們善于將紅薯切成片或絲做成各種小吃。在陽光燦爛的早晨,各家將蒸熟的紅薯放進木盆用杵搗成糜狀,再擱到木模具中刮平,取下來后放到篾墊上晾在太陽下曬干,然后做成各種形狀的薯片,吃起來甜軟香糯。這是紅薯小吃的諸多做法之一,曰“刮薯片”,場景很是壯觀。
當然,紅薯的主要功勞是對以前人們糧食不足的補充,搭配少量大米煮紅薯稀飯的吃法較為普遍。紅薯吃多了有些灼胃、漲肚子,所以老家人吃紅薯稀飯必定佐以腌辣椒,堪稱絕配。
現(xiàn)在人已不需要拿紅薯當主食,紅薯成了調(diào)節(jié)胃口或改變飲食結(jié)構(gòu)的小確幸,據(jù)說還是健康食品,可預防癌癥。
紅薯易種植,食用時老少咸宜,饑荒時救人無數(shù)。這么說,紅薯仿佛很土著,其實不然,它是個地道的“外來戶”。
有記載顯示,明代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僑居菲律賓的華僑陳振龍,在呂宋島看到漫山遍野的紅薯,很想引種到故鄉(xiāng)福建,但菲律賓殖民者西班牙人奇貨可居,禁止出口中國。陳振龍就用紅薯藤編了個小框子帶了回來,種在家鄉(xiāng)后,當年就收獲了“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蜜棗”的薯果兒。適逢那些年福建鬧饑荒,陳振龍就將紅薯推薦給福建巡撫金學曾,金學曾大喜,曉諭全省推廣,繼而在江浙兩湖擴散,又很快在四川普及……外來戶很快被當成親密無間的土著,是紅薯之幸,又何嘗不是國人之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