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珉
【設計理念】
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充滿著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比如“風”這一現(xiàn)象,日常生活中都是比較常見的,但又容易被忽略。隨著冬季的來臨,風和孩子們的關系顯得越來越密切,休息的時候孩子們講述風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有的說風大了,頭發(fā)被吹直了;有的說風很厲害,把垃圾飛上了天呢;有的說風會跑,一會兒吹在臉上一會兒還往脖子里鉆……
《綱要》中指出,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要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xiàn)有經(jīng)驗,只有這樣才有助孩子探索達成新的經(jīng)驗。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生活中感性的經(jīng)驗更能激發(fā)孩子想說、敢說、大膽說的講述意愿,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風阿姨的腳印》,把它定位于大班語言活動。重在引導幼兒感受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引導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與體驗,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全面的語言思維能力,讓本次活動的幼兒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找尋風阿姨的樂趣。
2.能初步了解故事中運用的擬人修辭手法。
3.嘗試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表達對故事意境的感受。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①和幼兒玩“定格”游戲,掌握游戲規(guī)則
②和孩子一起了解風的危害。
2.物資材料準備:
①班得瑞的音樂《風的呢喃》
②多媒體課件《風阿姨的腳印》、自制相關視頻《風阿姨的腳印》
③自制胸卡:煙囪、白云、柳樹等景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活動興趣
老師想請小朋友要去訪問風阿姨呢,這是怎么一回事?(出示PPT 1,講述故事第一小節(jié))你們認為小朋友能找到風阿姨嗎,為什么?
【設計思考】
以問題導入的方式引導孩子進入故事的情節(jié),初次的猜測能激起幼兒的探索興趣,為解讀下文埋下伏筆。)
分段理解,感受優(yōu)美意境。
1.看一看(引導幼兒觀看視頻 2-7)。
故事中的小朋友看見風阿姨了嗎?是在哪里發(fā)現(xiàn)的?
【設計思考】
引導幼兒帶著問題看視頻,調(diào)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講述,完善幼兒在觀察視頻時的觀察能力,為后面的說做準備。
2.聽一聽:(引導幼兒聽說2-7小節(jié),學習規(guī)范語言)
小朋友們找到風阿姨后是怎樣告訴老師的?誰能用故事中的語言說一說?
【設計思考】對幼兒提出傾聽的要求后引導幼兒自主講述,教師并及時運用書面語幫助幼兒規(guī)范語言,加強語言的強化提煉。有效的幫助幼兒進行書面表達的轉(zhuǎn)換,為后面敢說準備。
3.說一說:(了解散文中擬人手法,感受優(yōu)美語境)
故事中的風阿姨真的有長袖、長頭發(fā)嗎?為什么要這么說?這么說有什么好處?
(1)向幼兒介紹擬人的修辭手法。
(2)故事中還有哪些地方也運用了擬人的方法來介紹風阿姨,誰能看著圖片說一說。
【設計思考】適當?shù)倪\用多媒體課件能不斷激發(fā)幼兒對故事內(nèi)容講述的興趣與理解,這一有效的設計能引發(fā)幼兒思維的多項性,對發(fā)展幼兒的預感大有幫助,能讓幼兒喜歡說。
4.演一演:(師幼表演,體會風的美好意境)。
喜歡這里的風阿姨嗎?和風阿姨來玩定格游戲好嗎?
(1)幼兒選擇胸卡佩戴。
(2)師幼表演,交代游戲要求:師演風阿姨,幼兒做景物。聽到音樂后,景物進行舞動,被老師拍到的幼兒立即定格不動。(引導幼兒感受風大風小時的不同情境。)
【設計思考】幼兒運用肢體語言感受故事中風的活動,引導幼兒體驗合作表演中的有機會說。
5.論一論。(引導觀看PPT8-9了解風與人類的關系)。
見過風阿姨發(fā)脾氣的時候嗎?人們是怎樣幫助風阿姨改正壞脾氣的?(播放關于風暴的視頻,引導幼兒兩兩講述)。
小結:當風阿姨發(fā)脾氣時,人們都團結起來,建立了防風林,把風擋住,有效的減少了風阿姨生氣時帶來的危害。
【設計思考】指導幼兒兩兩講述到交流討論,能給幼兒提供積極應答的語言環(huán)境,是語言活動中多種手段的有效途徑之一,能有效的激勵幼兒的自信心。
三、完整欣賞,提升學習經(jīng)驗
(1)讓我們把《風阿姨的腳印》這個故事完整的聽一遍吧!
(2)小朋友,你們喜歡怎樣的風阿姨,為什么?
【設計思考】引導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從多方面講述自己的理由,教師注意關注回應并加以肯定和鼓勵,增強幼兒講述的自信。
四、延伸活動,拓展回歸生活
喜歡風阿姨嗎,風阿姨還會在哪留下腳印呢?讓我們走到外面去感受一下風阿姨的存在,用動人的語言來說一說,告訴更多的人我們的見聞吧!
【設計思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生活中風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再次尋找,與開頭呼應?;貧w生活,自然的把孩子融合在大自然中,體驗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