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柔荑
在榕城求學五載,“熱”是這座城市給我的第一印象。且不論夏季如何灼熱逗人,榕城最擅長一夜入冬。這里仿佛沒有秋季,印象里都是暑熱天,然后直接過渡到冬天,給你蒙頭一棒。
苦于這樣的季節(jié),每當上課的日子,總是要想方設法從“天堂”般的宿舍飛奔到“天堂”般的教室,才能躲開一路上火焰般的熱氣下沉。校園就像清空的鋁框行李箱,只剩下密閉的一個空殼子,在熱霧和蟬聲中“乘熱”。
夏季炎熱少風,空氣中也帶著灼燒的悶熱,走在路上,腳底升騰的熱氣像隱藏的干冰一樣籠罩著你。在這種天氣里,我們天天吃西瓜,不然感覺自己的體熱都遣散不了。
說起福州,總會想到“佛跳墻”,這道菜也成為了一個城市名片。但是,學生們平日里不會去吃。除肉燕魚丸外,這里還有諸多小吃。我在師大讀書的時候,經(jīng)常會去學校附近的街區(qū)晃蕩……
福州人嗜甜。以外地學生的口味來看,的確有這個“嫌疑”。我拐進一家老字號店鋪,點了芋泥和花生湯。芋頭既可做果腹的硬食,也能當解饞的小吃。在遍地奶茶店的福州,芋泥和芋圓更是深受喜愛。芋泥的具體做法我自是不曉,但是口感卻能道出一二。粘附在小瓷碗里的芋泥好可愛,像個缽糕一樣。淺紫色的芋泥上頭撒著粒粒白芝麻,用湯匙挖上一角,送進嘴里,綿綿軟軟的芋頭味道攀上舌尖,帶著豬油的香氣又不生膩味。芋泥的量不多,像我這般手腳快的饞嘴,五六下就收拾干凈了。盡管如此,整個吃完還是會有點兒甜膩在嘴里。以我的親身體會,這時萬萬不要“自討苦吃”再喝一碗花生湯了。
花生湯,顧名思義,花生做的湯,此湯非肉湯,是像牛奶一樣的湯。湯面雪白,里面顆顆花生粒,或仰頭露面,或俯首沉睡,量也是不多的。照例是用湯匙舀起,送進嘴里,有點兒花生牛奶的熟悉感,甜、香、膩。吃完芋泥的我,只得怪罪花生湯了,得罪得罪!
所以,我斗膽妄言:福州嗜甜,有跡可循。但嗜甜之人或許是吃得慣且樂得很的,若來福州,不妨一嘗。
夏季吃冰,更是一大樂事。冰飯是我來福州才知道的。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覺得并無特別之處。直到見了實物,才覺得賣相實在“怪異”,怎么可以在“吃”的飯上面加“喝”的東西?
大三奔大四那年,我留校備考,舍友實習。周末,她騎了小電動載著我出門覓食,夜晚熱氣散去,暮色籠罩,夜市也開張了。說是夜市,無非就是大馬路和商店間的人行道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擺了攤子,分散兩旁,中間就留了個過人的道。有大排檔,約莫三四家,聚攏在一塊,油氣四濺,霧燈朦朧。有烤冷面的,磕個雞蛋在一片已經(jīng)結(jié)塊的冷面上,四下攪和而后翻面往上加料。
有煎土豆塊的,店家舉著孜然粉在那揮灑幾番,撩起幾粒就往紙盒里送。此類多多,不勝枚舉。我只感嘆了一句:唁,真嗆!趕緊逃開了,我們倆是有目標的。
冰飯的位置難找,藏在夜市盡頭,老板是一對夫妻。不知舍友如何發(fā)現(xiàn)這家隱蔽之店,實在佩服。夏季口生厭氣,胃口也不好,冰飯真乃解救良藥。既能解饞生津,也能稍填餓腹。第一次吃,顯得生疏,逮著阿姨問七問八。阿姨答:既有蜂蜜底,也有奶茶底,還有椰漿底。我當時著實目瞪口呆,“嚇”得不輕。實在不忍看白花花的糯米飯被覆蓋,最后點了一份蜂蜜底冰飯,輔料加了西瓜、紅豆和仙草凍。
冰飯冰飯,其實很像四果湯下面還藏著一層糯米飯。日常糯米飯用油翻炒,吃了難免生膩,而冰飯則不會。掀來一層冰沙,先把加的輔料吃點兒,再把最下層的糯米飯翻攪至上層,搭配蜂蜜糖水吃,軟糯清甜,帶有嚼勁。夏天輔料少不了西瓜、仙草、紅豆等,在福州也可以加點兒芋圓,既可嘗鮮也能懷舊。冰飯發(fā)源于閩地,常冠“長樂冰飯”的名號,下了飛機不妨也多邁個步子,吃吃正宗的長樂冰飯。
除了冰飯,福州吃冰的地也不少。有家叫暮雪亭的連鎖冰店,我曾慕名前往,確實不賴。照著菜單點了一份紅豆冰,友人點了泰茶冰。店里人多,只剩下角落的高腳凳還無人“占領(lǐng)”,可見大家的喜愛程度。
冰沙細膩,是一大亮點。冰沙或刨冰在福建談不上特別,四果湯上頭也有堆積的冰沙,卻不是細膩綿綿的口感。這家冰店的冰沙夠細,夠綿,帶著甜甜的后勁。紅豆冰的冰沙上覆蓋著一層黃豆粉,一圈紅豆,幾顆丸子。黃色脆麥片的泰茶冰上則覆蓋一層濃漿奶蓋,甜香而不厚重,細膩而不生厭。我們拿著勺子,從碗沿開始吃起,不忍心立馬破壞了這冰的造型和吃冰的氣氛,慢慢悠悠,細細品味,呆在店里,吹著空調(diào),又覺得到了“天堂”。
外頭熱氣逗人,坐在冰店也是一種“逃離”。
除了坐在店里享用,我時常買了幾個粿類,邊走邊吃。粿這種米食品,也是點綴福州的一顆明星。只要在城里晃蕩幾圈,總能發(fā)現(xiàn)幾家老字號還在賣著這類傳統(tǒng)小吃。或是小店柜臺,或是大店柜臺,總能望見一層層、一摞摞的粿類,碼得整整齊齊,外面人來人往,里頭卻還穩(wěn)坐泰山,讓人迷失了眼。
福州古剎故居眾多,古樸幽靜,在大廈高樓聞你卻能窺見不高的磚墻,或青灰色或淡鯉色,今古相融,錯落有致,一種恍惚而又慶幸的感覺涌上心頭。新舊間,總能看到城市的嬗變痕跡;新舊間,也能看到那新式快餐的角逐和傳統(tǒng)小吃的堅守,或許這也是榕城的另一種意味吧。
我時常這樣想,不知再過10年,這榕城是否又換了模樣。來這里,或許會融到城市氛圍里,也會陷入鄉(xiāng)里親切中,且看大家如何品嘗了。來看看,總是不賴的。
編輯/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