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修
“今天又帶了什么好吃的?”廣麗一大早上問我。
“豬肉燉豆角!”
“又是豆角?好香??!”
單位食堂師傅因為家里有事,請了長假,沒人“投喂”的編輯們除了懷念他手下的美食,中午也只能另謀“生路”?!皬埩谅槔睜C”“沈老頭包子”“過橋米線”……大家每天中午三五組團去桂林路小吃街逛吃逛喝。然而時間長了,路遠(yuǎn)不說,關(guān)鍵是……貴啊,每餐沒有十幾塊下不來!小編語嫣已經(jīng)開始自帶口糧了,她的理由是“免得中午不知道吃什么”,好吧,有媽的孩子就是幸福。那沒媽的孩子當(dāng)自強——咱自己做!可是做什么呢?
我想到了早年母親做的燉豆角。
那時,母親去菜地摘豆角總會帶上年幼的我。菜地離家不足千米,穿過兩邊高高的玉米地、高粱地,路過矮矮的大豆地、水稻田,遠(yuǎn)遠(yuǎn)地就看見了我家的菜地。豆角架有兩米多高,它們像兩堵綠色的墻——豆角是藤本蔬菜,要纏繞攀爬在人工搭建的支架上。豆角開淡紫色小花,花形只有拇指般大,小巧得像孫猴子的臉兒,也像活潑的小蝶;長成的豆角三五一組掛在藤上,有的藏在寬大細(xì)密的葉片后面。母親挎著筐摘,我沒有筐,摘下后用小手捧,捧不下了,就放到母親的筐里。家里人口多,母親每次都要摘半筐豆角?;丶液螅诖箦伬镆粺?,鍋邊貼上玉米面大餅子,雖沒有肉,但兄弟姐妹們卻吃得分外香甜。
如果有時光機就好了,那樣我就可以穿越時光,再次品嘗母親的廚藝了。朋友說,時光機是有的,那便是我們深藏的回憶。
那天去早市買菜,豆角比往年貴了不少,買一斤油豆角、半斤五花肉,再來一穗新鮮的玉米。
回家后,將豆角去筋洗凈掰斷(便于入味),五花肉切成小塊,玉米切成兩三厘米長的小段。鍋熱后倒入適量花生油,依次倒入肉塊、蔥花、蒜片、姜片、八角和醬油翻炒,待肉變色后,加入豆角和玉米段繼續(xù)翻炒。待豆角經(jīng)熱油的浸潤變得翠綠鮮亮?xí)r,加入清水、少許鹽,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燉半小時。等待的時間,翻開一本書,書香、菜香徐徐襲來。開鍋的一瞬,盛宴開啟:豆角的清香、五花肉的醇香、玉米的甜香一同向你撲來……配上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迪不及待地嘗上一口,在晨早的暖陽里,你定會像電視上的美食記者那樣一臉陶醉地發(fā)出長長的、夸張的贊嘆:“嗯……真的是太好吃了!”
這道菜有如下特點:肉香而不膩;飽滿的豆角裹滿濃郁的汁水,清香中帶著肉味;浸潤了肉菜汁的玉米粒飽滿瑩潤,軟糯Q彈……
其實,豆角不僅營養(yǎng)美味,還有降血脂、促進脂肪代謝、排毒養(yǎng)顏、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怎么樣,動心了吧?而且這道菜做法簡單,不妨你也試著做一次吧……
編輯/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