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方遲遲未就核潛艇在南海發(fā)生事故作出詳細說明,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10月26日再次表示,美方作為當事方,有責任有義務詳細說明事件相關情況,回應地區(qū)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關切疑慮。
在北京香山論壇專家視頻會期間,軍事科學院副研究員劉琳表示,美軍遲遲不愿意公開核潛艇碰撞事件的原因有三方面,首先,美國核潛艇發(fā)生碰撞事故和美英澳建立三邊安全伙伴關系,開展核潛艇合作幾乎是在同一時期,這是一個敏感的時間點。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已經(jīng)引發(fā)澳周邊國家高度關注和擔憂。核動力潛艇畢竟是核軍事運用的一種方式,敏感度很高,而且根據(jù)《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核動力潛艇中的反應堆在軍事使用期間不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監(jiān)管,澳大利亞在此過程中,是否有機會獲得相關核技術尚存疑問。
其次,美國核潛艇事故發(fā)生地點在南海海域,長期以來,美國打著“航行自由”旗號,在南海興風作浪,如果對外公開事件調查結果可能會暴露美軍在南海行動航跡,美國想要掩藏其威脅中國主權安全、破壞地區(qū)和平的真相。也正因此美軍對于在南海海域潛艇的行動和部署高度保密,不會輕易對外公布。
第三,美軍還有一個擔憂,即事實真相會對美國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聲譽有所損害。因此,劉琳表示,即便美國未來對外公布此次核潛艇碰撞事故調查報告,那也會是內外有別,對外公布內容可能會比較有限。
(據(jù)環(huán)球網(wǎng) 10.27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