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芳
明清及民國時期,山西商人在中國商業(y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甚至國外,影響深遠,這其中還涌現出了許多富商大族,他們財力雄厚,留下了許多諸如宅院、票號、會館等珍貴的歷史遺產,為今天研究山西商人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近年來,有關晉南商人的史料開始大量涌現,如碑刻、書信、賬本、合同、契約等,其中有一類文獻文書內容較為獨特,稱為“行規(guī)”“會規(guī)”“規(guī)程”或“規(guī)序”。本文所說的《沃邑煙行規(guī)序》指的是曲沃煙行的經營制度,通過對此規(guī)序的解讀,進而可以了解曲沃煙業(yè)當時的發(fā)展情況。
近日,筆者在收集有關論文的相關資料時,發(fā)現劉建民先生主編的《晉商史料集成》中收集了一冊手抄本,名為《沃邑煙行規(guī)序》。全書共13頁,通過閱讀文本,可知是清朝時期曲沃縣經營煙草生意的商人制定的曲沃煙草行業(yè)的規(guī)章制度。
通過對該文本的仔細分析,可知《沃邑煙行規(guī)序》的內容大致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主要闡述曲沃煙業(yè)稅務的由來,煙草的傳入、以及煙行成立的緣由;第二部分為煙行規(guī)序的具體內容,豐富詳盡,涉及到商業(yè)經營的各個方面。
《沃邑煙行規(guī)序》第一部分內容如下:
沃邑煙稅之設由來久矣,自元明之季,沃邑即有煙稅,而本地并不出煙,惟是南煙北行,收其稅稞而已,故充辦者人恒苦之。及明末時,因無人充辦,曾煙稅額散于□內,□輪間或累邑令填賠□我。
《沃邑煙行規(guī)序》部分原文
清順治二年,周邑令見糧內散稅亦非良法,乃為申司達部乞請辦稅妥方,后蒙部文移司,著該縣招募殷實之家充帖輪稅。是時沃邑始有煙行,然本地煙貨猶未有也。又數年,沃人靳姓在閩中帶來煙種,教人種煙,做成刷皮煙貨發(fā)于北路,此沃邑煙莊所由始也。嗣后煙貨日多,馬頭漸盛,各路客商發(fā)運者往來云集,猗歟盛哉上充。
國帑下利民用煙行所關良非淺鮮,所以迄今一百六十余□,其稅額帖務以及行事規(guī)矩,前人但有定例,載諸簡篇,轉行行內。但歷年久遠,譜籍殘闕,我等念煙行系馬頭所關,何可令條規(guī)冺滅。甲子秋七月,糾集闔行重新訂冊,各照舊規(guī)抄錄,傳簿以為永遠之計,因將稅務由來以及行事根底并序簿首,以志不忘。
據《沃邑煙行規(guī)序》載:“自元明之季,沃邑即有煙稅,而本地并不出煙,惟是南煙北行,收其稅稞而已?!鼻直镜夭]有種煙的歷史,但是有南方的煙運輸到北方進行售賣,并且收取煙稅,所以經辦煙草的人深受其害,到了明末時就無人經辦這一事項了,致使煙稅處于混亂之中,直到順治二年(1645年),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該縣開始“招募殷實之家充帖輪稅”。此時,曲沃縣才有了煙行,但是本地并沒有煙貨,依然是從南方輸入。文中記載,順治二年之后的數年,“沃人靳姓在閩中帶來煙種,教人種煙,做成刷皮煙貨發(fā)于北路,此沃邑煙莊所由始也。”這與《曲沃縣志》中的記載有所不同。據康熙《曲沃縣志》卷十三《方產》記載:“沃省無此種,鄉(xiāng)民張士英自閩中帶來,明季兵災踵至,民窮財盡,賴此頗有起色?!庇纱丝芍獰煵輦魅肭值幕厩闆r,以及傳入后所帶來的影響。雖然沒有明確記載煙草傳入曲沃的時間,但是從中也可以看出,明末時,曲沃縣就已經種植煙草了。另外,《明清山西商人研究》中記載:“曲沃最早的煙坊,是產生于明天啟年間的永興和,創(chuàng)始人鄭世寬。開設在曲村鎮(zhèn)下塢村?!彪m然永興和煙坊起初只是自產自銷,并沒有形成商業(yè)化的大規(guī)模生產模式,但從中可以看出,在明天啟年間,曲沃煙業(yè)就有了初步的發(fā)展。雖然《沃邑煙行規(guī)序》中所記與現如今較為普遍的說法存在差異,但兩者也有共同之處,煙草明末清初由閩中傳入曲沃,并開始大規(guī)模種植。
清代煙坊門面
《沃邑煙行規(guī)序》的第二部分內容主要是煙行的經營制度和條例行規(guī)。隨著曲沃煙草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煙業(yè)逐漸成為曲沃的經濟命脈,它的快速發(fā)展自然也帶動了其他行業(yè)的繁榮,如典當、雜貨、車馬店、油店等。為了使煙行能夠繼續(xù)向好的方向發(fā)展,當時的煙商就對稅額帖務以及行事規(guī)矩制有定例,并在行內流傳,但因年代久遠,譜籍殘缺,煙商不忍其條例行規(guī)泯滅,故“將其照舊規(guī)抄錄,代代相傳,以志不忘?!?/p>
條例行規(guī)列于該文書的后面,內容豐富詳盡,涉及到煙行經營的方方面面,比如煙草如何計數,多少包裝一車,如何定價,如何運輸,以及納稅的相關事宜等等,同時還列有處罰條例。具體可分為如下幾類:
煙數一千零八十包為一車子。以五百四十包為一擔,兩擔為一車子。先言□腳并無騾馬大車,俱是手把小車。小車一車子推煙兩擔,每一擔裝煙□蓆包,一蓆包裝煙二百七十包,故兩包為一擔,兩擔為一車子,此一千零八十包為一車子,亙古之定數也。每一車子煙房加吃煙三包,一包存于店,二包存于客人,□腳吃煙客人所出,以規(guī)之定規(guī)也。
定價之期自古以來以每年十月初一日為準定價之日,客人、煙房、行家三面計議,以定一年之價。
煙用以車子論,每一車子用銀或錢,永無增減,如有私為增減者,一經查出,罰戲三天。
煙葉用以銀數而論每月用□二分,永無增減,如有私為增減者,照增減煙用條規(guī)同罰。
□腳每擔貨,車戶出定銀一文,本店出錢二文,行頭每月查收不得徇情隱漏,倘有徇情舞弊隱漏,隱漏每一擔貨罰銀□□,行頭賠罰。
逢納稅之期,同到一處攢銀,交于行頭去納,行頭不得推辭。
納稅有正稅,有帖稅二項,各店均攤,如有買賣停止者,預先說知,本年行頭舉帖辭行,以后只納其帖稅,稅一概行事不應。
每年舉行頭二位,辦理行事,稽查私買私賣。
□□本地集貨每店/擔出店,用銀伍分,本店收。
每車子煙客人出定價銀一分,煙房出定價銀一分。
起煙葉包朝邑每包銀三分,襄邑每包銀二分,清化每包銀一分,俱系起主所出。
因每一車子煙,客人、煙房各出定價銀一分者,以備三九月
敬神演戲費用三天
敬神演戲三天定價
敬神每年十月演戲三天
以前所□厘頭定錢,除使下余銀兩公中存放,以備異日備□會館費用。
雖說《沃邑煙行規(guī)序》內容不多,形式簡單,但它卻是曲沃煙商留存下來的最原始的關于煙草貿易的文獻資料,是煙草行業(yè)的經營規(guī)則,它的制定是曲沃煙草貿易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曲沃煙葉
曲沃種植煙草為山西之始。明末縣人張士英自閩中攜回種子試種成功,由于曲沃一帶的氣候、土壤等條件適合煙草的生長、發(fā)育、成熟,所以當地人種煙草由開始時的自給自足到后來的大規(guī)模種植,逐步形成商業(yè)化生產。曲沃煙葉葉片大小均勻,顏色黃綠新鮮,油性大,燃性好,彈力強,柔而韌,加壓揉搓仍是顆粒狀,氣味濃郁醇和,不辣嘴。隨著煙草種植的普及,煙草加工業(yè)應運而生,從旱煙到卷煙,迄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曲沃煙分為生煙、皮煙、香料煙三大類,清代曲沃煙坊先后有百余家,年產煙絲4000至5000噸。隨著商人資本的不斷注入,煙草成為商品,并且廣泛流通,當時的曲沃作為煙草的生產地,憑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古驛道(商道)、水陸碼頭,交通便利,各地的商人紛紛來此進行貿易、貨物中轉,從而造就了曲沃商賈云集、熙來攘往、繁榮一時的景象,使其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商埠重鎮(zhèn)。在曲沃開設煙坊的不僅僅只有本地人,外地的一些富商大戶也到曲沃投資籌建煙坊。據《曲沃縣志》載,“清朝中葉,煙草加工業(yè)鼎盛時期,平遙、榆次、祁縣一帶商賈到曲沃籌建煙坊,獨資自建或與本地富戶合營,先后大小百余家。清末,魁泰和、祥云集、興隆昌、隆興以及東、西、南、北四謙亨是縣內八大煙坊。”他們在曲沃籌建煙坊,生產煙絲,然后將煙絲從曲沃運到平遙集中分發(fā),再運輸到各地市場。
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曲沃煙坊建成了完善的銷售網絡,這也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曲沃旱煙由各煙坊自產自銷,各銷一路,各據一方,很少發(fā)生爭奪市場、互相排擠的現象。各煙坊曾分別在平遙、祁縣、榆次、太谷、太原、大同、沁源、霍縣、洪洞、臨汾、趙城、河北宣化、張家口、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設有總號或分號。”它的銷售地點開始在平遙,并且在平遙設有分號。之后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又在汾陽、忻州、大同等地設立專門售賣煙草的店鋪,并且指派專人進行管理、營銷。除了本省外,它的銷售地點還發(fā)展到了河北省的張家口、內蒙古的包頭,以及陜西、甘肅、寧夏等地。在占領國內市場的基礎上,曲沃煙坊繼而把銷售網絡延伸至蒙古、蘇聯等地。
面對如此龐大的銷售網絡系統(tǒng),如何將曲沃生產的煙草運送到各個分號、市場進行售賣,這是一個十分重要并且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在此情況下,曲沃馬車幫應運而生,其中強氏馬車隊最具盛名。曲沃煙坊生產的煙絲,除少部分在本地銷售以外,絕大部分是先運往平遙商號,然后從平遙再進行分銷。在交通不發(fā)達的年代,這些旱煙的運輸主要靠駱駝、騾馬馱運,曲沃煙坊起初雇用平遙的馬車來拉貨,后來曲沃馬車幫興起,就獨攬了煙坊運輸煙草的生意,直接從曲沃向各個分號運輸煙草。曲沃馬車幫不僅往省內和陜甘寧地區(qū)運輸煙草,還開始向口外運銷,遠到蒙古、蘇聯等地,他們將曲沃與國內外的世界連接起來,開辟了從山西南部到口外和西北地區(qū)乃至蒙古、蘇聯的黃金貿易通道。
《沃邑煙行規(guī)序》作為曲沃煙草行業(yè)的一種經營管理制度,其一,對當時從事煙草貿易的商人來說,具有操作性、指導性意義;其二,它的內容體現了曲沃商人經商的風格與特征,體現了商人自律、自覺、自我約束、誠實守信的精神。曲沃商人在經商的過程中重信守諾,他們的經商原則,第一便是守信,他們用誠信的態(tài)度、好的產品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其三,它是山西煙商留存下來的最原始的有關煙草貿易的文獻資料,為曲沃煙業(yè)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曲沃煙草的種植,帶動了煙業(yè)的發(fā)展,同時也帶動了運輸業(yè)、典當業(yè)等其他行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曲沃煙商與曲沃縣其他行業(yè)的商人一起,組成了明清時期曲沃最重要的工商業(yè)社會群體,成為當時山西商人中的一支勁旅。他們憑借善于經營的智慧和才能,乘勢崛起,努力經營,共同書寫了曲沃工商業(yè)史上最為燦爛的一頁。他們在長期從事工業(yè)生產和商業(yè)貿易的活動中積累而成的經驗教訓、管理制度、商業(yè)道德和商業(yè)文明,匯總起來形成了曲沃豐富的商業(yè)文化,這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是晉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研究山西商人增添了新的內容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