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
一個朋友問我,在你的人生中,有沒有特別關鍵的時刻,做對了關鍵的決策?
我想了想,想起高二暑假的事。
我記得,暑假前公布成績,我的數學是29分,滿分150分。暑假開始,有一次補課,我借后座男生的作業(yè)抄,他只有一個最終答案,問他解題過程,他當著很多人的面笑了:“說了你也聽不懂?!?/p>
那就是少女的至暗時刻。
我直到今天都記得那一瞬間的難堪、崩塌、自卑、慚愧、無能為力、無法反駁。
我在痛哭一場后,認真研究了如何讓那些感覺都消失,答案是:你得自己強大。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我要為將來做打算了。
我列舉出未來能做的事,發(fā)現每一件,都要通過高等教育才能實現。
我又分析了我的成績,分科后,其實只有數學是最核心的難題。怎么解決呢?我根本看不懂數學書,但是我記性好,要是把它們全部背掉呢?
憑直覺,我這么做了。我在廚房的煤油燈下一夜一夜一頁一頁抄數學書時,沒人告訴我對不對,但那是我能想到的唯一辦法。
那個暑假,我一會兒小聲對自己說:沒問題。 一會兒又冒出一個聲音:怎么可能? 一會兒流淚,一會兒流汗。
事實上,暑假過去,當我把那6本數學書默寫完、吃透,我發(fā)現所有題都是例題變化、組裝而成。
新學期開始,我的數學已經能及格了,高考時,我數學考了118分,比前一年的摸底考試,多了近90分。
命運是公平的,沒有更多奇跡,也不會辜負每一份努力。
這件事起碼后來產生一個結果:在背數學書并驗證方法有效的過程中,自己判斷、自己執(zhí)行、自我激勵、磨煉意志,并從此,我相信自己。
(余娟選自《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