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叢蕙 Mikhail Sinyutin 葛見珠 李明華
(1.南京體育學院 江蘇南京 210014;2.圣彼得堡國立大學 俄羅斯圣彼得堡 193060)
Hans Westerbeek等人認為,國際體育賽事是指那些賽事規(guī)模非常大以至于影響到整個經濟并產生全球媒體反響的比賽活動[1]。在民眾參政議政意識的日益增強,大眾體育及競技體育不斷融合發(fā)展的趨勢下,主辦地民眾的體育意識與大型賽事態(tài)度對賽事的舉辦及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這也切實關乎政府決策及行動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是否成功落地。
中外學者都有關于公眾對體育賽事態(tài)度的研究。Kim等指出本地居民對賽事綜合影響感知將會直接影響他們在賽事舉辦期間的行為意向[2]。廉濤和黃海燕就上海居民對本市國際體育賽事感知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了他們的支持態(tài)度及影響因素[3]。李佳以第十三屆全運會為例,從正面效應與負面效應論述了大型賽事對國民經濟的重要影響[4]。張靜、羅建英從研究范式的改進、國際體育賽事與人民幸福生活關系及體育賽事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營造等視角提出未來研究方向[5]。
上述研究豐富了該文的研究視角,該文在吸收其經驗基礎上,對中俄的兩個城市開展調查研究,以對比城市居民對國際體育賽事的態(tài)度并做分析。
在中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中,政府決策日益重視民意,一方面以充分提升政府效能,一方面吸引更多公眾的參與。其重要性在社會公共事業(yè)中尤為顯現,體育事業(yè)作為重要的公共事業(yè),有著最為廣泛的群眾基礎。
中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之初較多參照前蘇聯的發(fā)展模式,中俄兩國體育事業(yè)的總體運行模式有許多共同之處。因此,對比研究中國和俄羅斯城市居民對國際體育賽事的態(tài)度可以促進雙方了解彼此存在的問題及成功經驗,為兩國建設體育強國、發(fā)展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事業(yè)提供國際化視野與參照。
近年來,俄羅斯學者對通過全球規(guī)模的體育比賽來觀察和研究體育運動在公共領域的表現的興趣有所增加。在俄羅斯舉行的2014年索契冬奧會、2018年國際足聯世界杯上,興奮劑丑聞及公眾媒體的大量報道更是大大促進學者對這一主題的關注。Bobina[6]關注的是索契冬季奧運會如何影響當地城市空間的社會和經濟進程。Davydova等提供了有關2018年俄羅斯FIFA世界杯的公眾期望的信息[7]。Dimitrov和Frolovsky嘗試對2018年俄羅斯FIFA世界杯進行經濟評估,為讀者提供了大型活動基礎設施有效性的知識[8]。Dukin[9]側重于舉辦2018年FIFA世界杯的媒體相關問題。
此次調查由南京體育學院與圣彼得堡大學研究團隊分別在南京和圣彼得堡兩地進行。2018年英國體育市場情報研究和數據服務機構SPORTCAL發(fā)布的年度全球體育影響力100強城市排行榜上,圣彼得堡市排名16,比上一年上升了8位;南京排名第10位,比上一年上升了9位。從城市體育影響力來說,兩市具有較高的同位度,作為調查對象,彼此可互相參照。
另外,SPORTCAL的全球體育城市影響力指數評分中,權重最大的是賽事部分[10]。說明國際體育賽事仍然是評估體育城市影響力的最主要因素。
考慮到大型賽事影響力因子眾多,基于相關權威文獻和中俄雙方反復論證,選取了粉絲、媒體、政治和經濟4個主要影響因子來設計調查框架及選題,又經專家修改,剔除部分文化、體制差異影響因素后最終定稿。通過基本同步的問卷調查和比較研究,了解并分析公眾視野下的國際體育賽事影響力,發(fā)現和總結中俄兩國在國際體育賽事中的異同、優(yōu)越性及不足,也希望為進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礎。
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社會學系Mikhail Sinyutin教授研究團隊于2018年對圣彼得堡市民進行了問卷調查。該團隊在圣彼得堡市采用電話調查,由圣彼得堡大學的“社會學和互聯網研究中心”資源中心借助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系統(tǒng)進行。
南京的調研于2019年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結合的方式進行。18~49歲年齡段占87%,這可能由于南京常住人口中近10%為在校大學生,在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在內的五大科教中心城市中位列首位[11],年輕人對體育的關注度普遍高于其他年齡群體,較樂意填寫問卷并推送問卷。
一個地區(qū)粉絲人數及所占比例決定了該地區(qū)體育事業(yè)整體發(fā)展狀況與成長空間,并積極影響著該地區(qū)文化、休閑、健身、旅游、商業(yè)、培訓等各種業(yè)態(tài)。
3.1.1 市民對大型賽事本身的態(tài)度及對體育運動的參與度
(1)粉絲占比情況。
64.3%的圣彼得堡受訪者認為自己是粉絲,其中男性中有69.8%的人認為自己是粉絲,女性中有60.2%的持相同觀點。64.5%的南京受訪者認為自己是粉絲,其中男性中有78.6%、女性中有48.9%的持相同觀點。圣彼得堡市男性、女性對體育的熱愛程度較為接近,而南京市男性要比女性更熱愛體育。
對粉絲身份的認同與參與體育運動密切相關。在圣彼得堡,94.3%的專業(yè)從事體育運動的受訪者和86.3%經常從事體育運動的受訪者視自己為粉絲。在南京,61.6%的專業(yè)從事體育運動的受訪者和58.9%經常從事體育運動的受訪者視自己為粉絲。相比之下,俄羅斯人絕大多數體育從業(yè)者是十分熱愛體育的,體育既是事業(yè),也是愛好。
兩市都有過半受訪者認為自己是體育迷,調查數據充分表明圣彼得堡和南京擁有較大比例的體育人口,作為體育名城是名副其實的。
(2)市民對本市舉辦國際體育賽事的態(tài)度。
在圣彼得堡,認為國際體育比賽在俄羅斯受歡迎的約占89.8%。在南京,認為國際體育比賽在中國受歡迎的占88%。
(3)市民體育運動參與情況。
圣彼得堡受訪者中不運動者占28.2%,偶爾運動的占39.2%,經常運動的占20.8%,本人是運動員的占3.3%。南京受訪者中不運動者占3.8%,偶爾運動的占44.0%,經常運動的占46.8%,本人是運動員的占3.2%。
2018年,FIFA世界杯在俄羅斯舉辦,因此俄版問卷中有特別針對該著名賽事的調查。在圣彼得堡,26.8%的受訪者僅在有俄羅斯隊參賽時觀看比賽,9.8%的受訪者僅在另一個(非俄羅斯)團隊的參與下觀看比賽,15.7%的受訪者給出了不同的答案,47%的受訪者沒有特別關注的隊伍,有0.8%的受訪者覺得很難回答。
近3年,南京未舉辦頂級賽事,為此,南京版問卷設置了“您是否只觀看國際體育賽事中某一隊伍(或某幾個隊伍)的比賽,或者您有沒有特別關注的隊伍?”類似題目。調查顯示:只觀看涉及中國隊比賽的占25.8%,觀看另一個(或者幾個)隊伍的比賽的占33.6%,其他的占2.7%,沒有特別關注的隊伍的占22.8%,不想回答或很難回答的占15.1%。
3.1.2 粉絲對本國運動員在國家賽事上表現的滿意度
圣彼得堡市民對2018年俄羅斯運動員在以下國際體育賽事中的表現感到滿意:世界杯(81.3%),冬季奧運會(74%),世界曲棍球錦標賽(59.2%)。
南京市民對中國運動員在以下國際體育賽事中的表現感到滿意:奧運會(89.8%),排球(84.2%),羽毛球(85.9%),而對中國運動員在足球世界杯的滿意度最低(21.2%)。
總體上看,受訪者分別對本國運動員在近年舉行的國際體育賽事中的表現滿意度較高。特別南京市民對奧運會上運動員的滿意率高達89.8%,只有足球賽事例外。
傳播體育文化,提升體育的社會功能和綜合效應,促進全民共享體育發(fā)展成果,這一切都離不開媒體的合作支持。
3.2.1 圣彼得堡市民通過電視關注國際體育賽事情況
32.2%的圣彼得堡受訪者經常在電視上觀看體育節(jié)目,35.8%的人偶爾觀看,19.3%的人很少觀看,12.7%的人從不觀看。觀看體育電視最多的為60歲以上人群(43.5%)。
3.2.2 南京市民通過媒體關注國際體育賽事情況
由于中國網絡媒體非常普及,顛覆了電視機等傳統(tǒng)媒介體育賽事傳播的單向性特點,使體育賽事傳播從單向傳輸轉變?yōu)殡p向互動,深受民眾喜愛。媒體融合恰恰滿足了受眾隨時隨地全方位接受比賽信息、參與互動交流的需要[12]。因此,南京版問卷把傳媒途徑從電視放大到所有媒體。
22%的南京受訪者經常在各類媒體上觀看體育節(jié)目,52.5%的人偶爾觀看,21.7%的人很少觀看,3.8%的觀眾不看。經常觀看的觀眾中男性(32.8%)遠多于女性(9.9%),不經常觀看的觀眾中女性(37.7%)多于男性(14.6%),觀賞體育賽事的男性要遠高于女性,這與圣彼得堡的情況相同。觀看賽事比例最高的為經常運動的人群,占33.5%;最低的為不運動人群,占4.7%。
3.2.3 圣彼得堡、南京兩市市民對媒體賽事報道質量的態(tài)度
80.5%的圣彼得堡受訪者對媒體大型賽事活動報道質量感到滿意。認為媒體沒有向觀眾隱瞞任何事情的占47.1%,認為報道體育賽事時媒體能盡量客觀公正的占50.8%,不過,認為報道體育事件時媒體經常最大程度地關注丑聞和挑釁行為的占66.7%。
南京受訪者對媒體體育大型活動報道質量的評價也比較高,75.9%的人對比賽的報道感到滿意。認為報道體育賽事的媒體沒有向觀眾隱瞞任何事情的占34.7%,認為報道體育賽事時媒體能盡量客觀公正的占82%,而認為報道體育事件時媒體經常最大程度地關注丑聞和挑釁行為的占45.7%。
媒體傳播是彰顯國際體育賽事綜合效應的主要途徑。國際體育賽事與現代媒體相互依存、相互聯系、共促發(fā)展,已經形成一種休戚相關的共生效應。體育媒體公信力是體育媒體傳播活動的結果,同時也影響著下一個媒體傳播活動的進行[13]。以上數據顯示,在“大平臺”加“大賽事”的背景下,中俄兩城市民眾對媒體在國際體育賽事報道中的表現總體滿意,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體育與政治有著密切的聯系,作為一種文化,體育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14]。其中國際大型賽事以其巨大的影響力行塑著國家形象,彰顯著國家的綜合實力[15]。國際大型賽事可體現國家意志、展示國家風貌,同時還可以在國際上獲得國家身份認同[16]。
3.3.1 舉辦大型賽事與國家影響力之間的關系
在圣彼得堡有73.8%的受訪者認為國際體育賽事與政治有關。80%的人認為體育盛事是國家之間的競爭。82.9%的人支持在俄羅斯舉辦國際比賽。認為在俄羅斯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可以提升俄羅斯國際影響的占83.9%,認為在俄羅斯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對政府制定政策方針有積極影響的占51.3%。
南京受訪者中認為國際體育賽事與政治有關的占61.7%,把大型體育活動視為國家間競爭的占64.9%。支持在中國舉辦國際性賽事的占87.9%。認為在中國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可以提升中國國際影響的高達95.4%,認為在中國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對政府的政策方針有積極影響的占82.2%。
可見新興國家耗費巨資和人力、物力申辦、舉辦國際體育賽事,是有廣泛民意基礎的,能夠有效提升國家榮譽感、民族自豪感、國民凝聚力。
3.3.2 本國運動員是否獲勝與國家榮譽間的關系
在圣彼得堡,認為俄羅斯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上的成績好壞絕對重要的占84%。當來自另一個國家的運動員與俄羅斯運動員競爭時,明確表示可以接受或容許為對方加油的占31.5%。
在南京,認為中國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上的成績好壞絕對重要的占65.3%。當來自另一個國家的運動員與中國運動員競爭時,明確表示可以接受或容許為對方加油的占70.1%,相比下,中國人對對手更為寬容。
3.3.3 對體育事業(yè)與國家支持等方面關系的認識
圣彼得堡受訪者認為,一個國家在體育事業(yè)上取得成功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體育培訓的質量(52%)、國家支持水平(45.1%)、體育傳統(tǒng)(41%)。
巧合的是,南京受訪者也認為,國家體育事業(yè)的成功也分別與上述因素相關,但比例相應的更高于圣彼得堡受訪者:體育培訓的質量(72.42%)、國家支持水平(75.09%)、體育傳統(tǒng)(52.72%)。
調查表明,民眾認為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國家層面的強力組織與支持,這一點在南京的調查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中俄同為市場經濟轉型國家,也都在對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進行改革,以不斷適應市場經濟規(guī)律。實踐表明,國際體育賽事雖然是一項高投入活動,但其成功舉辦會給國家尤其是舉辦地帶來更大的、直接的經濟利益,并形成長期的產業(yè)輻射。
3.4.1 國際體育賽事對舉辦國經濟影響
圣彼得堡市民認為在俄羅斯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對經濟和旅游發(fā)展有積極影響的分別占70.4%和90.3%。在南京,認為在中國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對經濟和旅游發(fā)展有積極影響的分別占91.2%和95.2%。兩市市民態(tài)度基本一致。
3.4.2 體育事業(yè)與體育產業(yè)發(fā)展責任主體
對于“誰應該出資籌辦國際體育賽事?”這道多選題,圣彼得堡受訪者認為政府出資籌辦國際體育賽事的占67%,認為體育協會出資的占44.8%,認為私人或企業(yè)贊助的占60.8%??梢?,體育產業(yè)化戰(zhàn)略正逐漸被民眾接受。而對于政府應該在哪些支出項目上分配資金這一問題,認為應該在國家隊經費(包括運動員工資)上支出資金的占77.6%,應該在訓練年輕運動員上支出資金的占96.3%,應該在體育基礎設施(體育場館和其他體育設施)上支出資金的占90.7%,應該在組織舉辦國際比賽項目上支出資金的占83.5%。
南京受訪者認為政府出資籌辦國際體育賽事的占79.07%,認為體育協會出資的占65.09%,認為私人或企業(yè)贊助出資的占58.24%。體育產業(yè)化戰(zhàn)略同樣被南京市民接受。而對于政府應該在哪些支出項目上分配資金這一問題,認為應該在國家隊經費(包括運動員工資)上支出資金的占88%,應該在訓練年輕運動員上支出資金的占92.3%,應該在體育基礎設施(體育場館和其他體育設施)上支出資金的占93.7%,應該在組織舉辦國際比賽項目上支出資金的占87.4%。
數據表明,兩市市民都認為政府應該是大型賽事出資的主體;在運動員訓練比賽、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上,政府更應該承擔絕大多數的經費支出,以確保體育事業(yè)的良好開展。概括地說,競技體育應該由國家操辦。這個結果可能與中國與蘇聯長期執(zhí)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形成的國有思想密切相關,與歐美體育事業(yè)高度市場化理念迥異。中俄體育事業(yè),尤其是競技體育事業(yè)的市場化改革需要在思想理念上破冰。對中俄兩國來說,體育事業(yè)、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需要政府與市場雙重力量的協調與配合。
以上受國際體育賽事影響最大的4個因素中,針對影響力大小的調查顯示,圣彼得堡受訪者認為影響最大的是政治(56.1%),第二是經濟(21.9%),第三是粉絲(16.5%),第四是媒體(10.7%)。南京受訪者認為:第一是政治(39.87%),第二是粉絲(25.54%),第三是經濟(19.13%),第四是媒體(15.46%)。
隨著體育價值觀的逐步轉變,公眾在體育賽事決策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公眾的支持態(tài)度對未來體育賽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將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型賽事的成功舉辦又反過來影響公眾,在急速擴大體育人口尤其是粉絲的基礎上,催化社會各項事業(yè)、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因此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公眾對國際體育賽事的態(tài)度,進而了解公眾視野下的國際體育賽事影響力非常有意義。
社會學研究揭示了圣彼得堡和南京兩市市民對國際體育賽事的主要態(tài)度趨勢。此次調查將對國家和地方政府積極申辦國際大型賽事、制定并調整體育發(fā)展政策、努力培育體育人口、塑造健康科學的體育觀及國家榮譽觀、引導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并大力支持體育事業(yè)等多個方面做出更加深入的探討與更加務實的實踐。